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平凉 > 历史沿革

  • 时间:2022-05-16 13:49
  • 来源:市政府办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废陕西行太仆寺和陕西苑马寺。同年,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为巩昌布政使司(治今陇西县城),七年(1668)改称甘肃布政使司,移治兰州。八年(1669),平凉改属甘肃。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泾州为直隶州,领灵台、崇信、镇原3县。次年,将庄浪县省入隆德县。平凉府领有固原、静宁2州及平凉、华亭、隆德3县。

清顺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凉)庆(庆阳)兵备道,治平凉,后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为平庆道;咸丰九年(1859),改为分巡平庆泾固道,辖平凉、庆阳2府、泾州直隶州和固原州、静宁州(系“散州”)及平凉、华亭、隆德、崇信、灵台、镇原6县(庆阳府所辖县从略)。同治八年(1869),改称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凉、固原、华亭、隆德所属边地,置化平川直隶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易名为分巡平庆泾固化道,所辖府、州、县未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中华民国

下一篇:

时间:2022-05-16 13:49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废陕西行太仆寺和陕西苑马寺。同年,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为巩昌布政使司(治今陇西县城),七年(1668)改称甘肃布政使司,移治兰州。八年(1669),平凉改属甘肃。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泾州为直隶州,领灵台、崇信、镇原3县。次年,将庄浪县省入隆德县。平凉府领有固原、静宁2州及平凉、华亭、隆德3县。

清顺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凉)庆(庆阳)兵备道,治平凉,后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为平庆道;咸丰九年(1859),改为分巡平庆泾固道,辖平凉、庆阳2府、泾州直隶州和固原州、静宁州(系“散州”)及平凉、华亭、隆德、崇信、灵台、镇原6县(庆阳府所辖县从略)。同治八年(1869),改称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凉、固原、华亭、隆德所属边地,置化平川直隶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易名为分巡平庆泾固化道,所辖府、州、县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