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泾川:代家村变了样

  • 时间:2020-12-17 16:08
  • 来源:平凉日报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近年来,泾川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施策,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53岁的李安银是高平镇代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他靠山居住了30多年,房屋年久失修,出行极为不便,去一趟县城要到十里外的董家村坐车,孩子在三里外的草滩小学上学。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搬进了新居,还种上了大棚蔬菜,今年收入近5万元。

  “搬到新院子后,我们通上了自来水,门前有油路和水渠,还建了洗澡间。”李安银说。

  代家村位于泾川县黑梁河贫困片带,全村有93户283人,2014年以来脱贫76户244人,共搬迁贫困群众39户,危房改造28户,修建幸福大院一处,安置孤寡老人13户23人。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水过面桥,硬化村组道路,配套建设水渠、蔬菜钢架大棚及日光温室,大力培育富民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基础。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实施,让昔日贫困山村旧貌换新颜。广大贫困群众搬新居、兴产业,脱贫致富有盼头,生活安稳又踏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泾川:代家村变了样
时间:2020-12-17 16:08

  近年来,泾川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施策,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53岁的李安银是高平镇代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他靠山居住了30多年,房屋年久失修,出行极为不便,去一趟县城要到十里外的董家村坐车,孩子在三里外的草滩小学上学。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搬进了新居,还种上了大棚蔬菜,今年收入近5万元。

  “搬到新院子后,我们通上了自来水,门前有油路和水渠,还建了洗澡间。”李安银说。

  代家村位于泾川县黑梁河贫困片带,全村有93户283人,2014年以来脱贫76户244人,共搬迁贫困群众39户,危房改造28户,修建幸福大院一处,安置孤寡老人13户23人。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水过面桥,硬化村组道路,配套建设水渠、蔬菜钢架大棚及日光温室,大力培育富民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基础。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实施,让昔日贫困山村旧貌换新颜。广大贫困群众搬新居、兴产业,脱贫致富有盼头,生活安稳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