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消费扶贫架桥梁 脱贫增收出新招——华亭市创新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华亭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消费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农特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统购统销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农特产品“有量无市,有市无价”等外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户增收致富能力,通过多方开发、多措并举、全力扶贫,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中介协作、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国有龙头公司+电商+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合作运营模式,全力开展消费扶贫大推广、大促进活动。
一、寻载体,强服务,确立消费扶贫带贫主体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多样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农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市委、市政府深入调研,深度谋划,紧盯消费群体理念升级,决定以华亭市嘉禾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公司)为消费扶贫的带贫主体,在全面推进构树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建立全市农特产品统购统销服务体系。历时3个月时间统筹建设完成了嘉禾农特产品电商扶贫服务中心,于2020年9月3日盛大开业,通过注册统一的“关山农萃”农特产品品牌,采取“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服务,旨在紧跟绿色消费市场,全力解决疫情影响下,全市经济下滑、农特产品滞销的问题,确保华亭农特产品品质有保障、销的直接、用的放心,构建消费扶贫发展新格局。
二、建机制,强管理,促进消费扶贫再上新台阶
为了进一步推进消费扶贫升级,延伸农业产业扶贫链条,强化电商扶贫管理,华亭市建立了电商消费扶贫带贫机制。一是平台带贫。由企业搭建销售推广平台,采取“企业带村店、村店带农户”的模式,与贫困村户结对帮销,形成“企业带多村、一村设一店、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带贫体系;二是产业带贫。通过企业化运营,推动贫困乡村农业产业及手工业逐步向市场化、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脱贫增收门路;三是信息带贫。探索推行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两轮驱动”发展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帮助群众销售农特产的同时,借助县乡村三级融媒体平台,发布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劳务输转、安全生产等信息,实现电子商务富民、电子政务便民、电子农务惠民;四是就业带贫。通过驱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延伸,在打造农村电商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营销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三、出实招,快推进,消费扶贫初显实效
电商扶贫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消费扶贫各项工作快速有序推进,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运营模式,已收购、加工、包装全市构树茶、土蜂蜜、黑木耳、生态果蔬、土鸡蛋、五谷杂粮、胡麻油、菜籽油、中药材饮片等各类农特产品22类、37种,并搭借电商扶贫服务中心开业之际,采取进店送好礼、促销搞特价、关注有大奖、充值就打折等促销方式和活动,倡导广大消费者提高绿色消费理念,增加参与扶贫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电商服务中心知名度和影响力,切实为“城市、乡村”架起了一条农特产品畅通供销桥梁。截止9月8日,通过电商扶贫中心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共代销贫困乡村农特产品32种11200余件,创收7.84万元,营业额不但平稳增加,贫困户收入也逐渐增多,切实实现了消费扶贫与电商带贫双赢,切实为助农增收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下一步,华亭市将依托嘉禾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消费扶贫带动主体,充分让其发挥示范、引领、承接、推广等职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农特产品统购统销服务体系,着力培育优质、生态、安全、有机、绿色的“关山农萃”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关山农萃”华亭农特产品更响亮、更畅销,全力助推华亭消费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华亭市嘉禾农特产品电商扶贫服务中心,将承载“扶贫、增收、致富”的重任,插上助力脱贫和振兴乡村的双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