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华亭:“五聚焦五着力”凝聚决战脱贫合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关键时期,华亭市坚持以提升组织引领力为重点,以“五聚”促“五力”为抓手,突出政治功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合力优势。
聚焦顶层设计 着力提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引领力
各级党组织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聚焦“六个精准”总要求,聚力实施“十全工程”,创新开展“十大活动”,依托“脱贫攻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的改革创新思想,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协调、农林部门统筹、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的强大合力。通过做实“三级书记”抓脱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守战斗岗位、拿出过硬举措,一线指挥、一线督导、一线推进,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全身心抓落实、抓调度、抓推进。同时,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分季度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集中督查调研,采取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结合“三考排位”,推动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工作新格局。
聚焦组织设置 着力提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动力
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紧扣“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要求,着力创新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互动工作措施,围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开展“先进带后进、强村帮弱村、支部1+1帮带提升”活动,培育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广“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模式和“四链”引领产业发展模式,探索构建“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链条,创新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等党组织组建形式,构建“一核多元”扶贫组织体系,为脱贫攻坚持续增加动力。同时,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采取“党带群、富带贫、强带弱”的方式,不断创新“党建+旅游”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群众因村制宜发展田园风光型、农事体验型、红色纪念型等乡村旅游业,有效推动特色产业互融互促互进发展,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活力。
聚焦作用发挥 着力提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斗力
围绕坚定农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定力,增强党员干部领导能力和履职能力,通过定目标、晒业绩、兑承诺,岗位“赛马”,激励村党组织书记在脱贫一线干事创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民主评议党员和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注重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培养发展党员,深入挖掘脱贫攻坚一线典型,广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脱贫攻坚的鲜活事例和生动事迹,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主动作为,带头参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坚持把党员作用发挥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党员“参合”发展,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创新开展党员“1+2+1”引领模式,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上稳步脱贫增收。
聚焦队伍建设 着力提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执行力
持续开展村干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优化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落实任职资格联审机制,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产业组织负责人、退伍军人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对没有合适人选的村,采取上级党组织选派、公开考聘等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稳步推进村干部专职化管理试点工作,建立专职党组织书记信息库和档案,公开招录行政村专职化党支部书记13名、大学生村文书37名,储备后备优秀人才514名,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力素质有效提升。持续壮大农村“三个带头人”队伍,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等帮带机制,通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农村经营实体、发展特色产业,示范带领农户增收致富。为35个贫困村选派精心选派105名驻村帮扶干部,严格落实常态化巡查、信息化监控、动态化管理等机制,促使帮扶干部下足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功夫,全力配合乡镇开展“一户一策”计划制定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同时,引导非公经济组织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支持贫困村发展富民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帮扶力量发挥最大化,脱贫攻坚工作最优化。
聚焦产业带动 着力提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力
按照“县级领导定点联系、组工干部定点指导、党组织委员定点包抓、党建指导员定点落实”的四级联动机制,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保障脱贫攻坚和提振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脱贫攻坚工作载体、激发脱贫攻坚工作活力,有力有序推动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根据全市“五大三特”产业发展情况,积极衔接落实各类产业补助政策,鼓励“带动型”“技能型”致富带头人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全市10个乡镇、城市社区、工业园区按照“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组织党员“土专家”“田秀才”成立先锋服务队,突出抓好中药材栽培、核桃标准化果园管理、设施蔬菜发展、养殖小区建设等产业基地建设,为农村发展出力献策,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一盘棋”工作和“一场硬仗”,对标清扫保洁“六无六净”标准,以农村公共区域、农村主干道路两侧、农户庭院、宅前屋后为重点,突出抓实“三清一改”和农村“三大革命”,严格落实“河长制”,彻底消除人居环境视觉贫困,实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舒适美观,切实提振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和精气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