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基层党组织巡礼】白草坡村:治理“强起来” 乡村“兴起来”

  • 时间:2021-11-25 18:32
  • 来源:平凉日报 贾芳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党支部持续强化政治功能,不断提升组织力,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带领党员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好路子,使支部找到了位置,党员找到了平台,群众找到了标杆,画出了全村共谋发展的“同心圆”。

抓强产业促增收

  2008年,灵台县果产业刚起步,白草坡村党支部抓住机遇,找准了全村产业发展的“发力点”,全力推动苹果种植。村干部自己种,党员带头种,当年全村就流转土地460多亩。同时,带动周边5村种植果树1000多亩。

  近几年,苹果收益越来越好,务果的村民心里踏实了,白草坡村人发展果产业的劲头更足了。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要求,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成立了白草坡村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果园40亩,引导全村发展果园1320亩,亩均实现收入6000元以上。

  如今,村党支部已成为引领村民发展产业的“主心骨”,多元富民产业之花遍地开。果园里,果农务果忙;牛场里,红牛长得壮;艾草基地里,艾飘香;煤矸石烧结砖建材厂里,村民们变成“上班族”……

引领文明树新风

  说起儿子任涛的婚礼,白草坡村村民杨烈秀开心极了:“女方彩礼要得少,我们的婚礼也会按照村里婚丧嫁娶统一标准举办,现在,过个事,既省钱又省心。”

  白草坡村是如何抵制天价彩礼,树立文明新风的呢?原来“红白理事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些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结婚彩礼互相攀比之风在白草坡村盛行。于是,村里通过党员会、群众会等方式,对整治天价彩礼、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等文明新风加强宣传,并写进《村规民约》大力提倡。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引导成立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专门负责村域范围内的婚丧嫁娶事宜,村支书和村里一些威望高的乡贤负责主持此事。

  村支书任银珠坦言,红白理事会是一个乡村自治组织,只有群众自觉接受了,文明新风才能得以树立,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增强,村里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才能顺畅。

  白草坡村党支部坚持将德治、自治和法治有机融合,全面深化乡村治理,不断培树文明新风,在农户中广泛开展“致富星、孝爱星、守法星、诚信星、新风星”的“和谐五星”创评活动。现在,村里谁家有“星”无“星”,谁家“星”多“星”少,成了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镜子。

  此外,还试点开展了“评最美乡村,树文明新风;评最美家庭,树良好家风;评最美村民,树淳朴民风”三评三树活动。开展“晒家规家训,讲家风故事”活动,促进村民树立人人崇尚良好家风、户户争创“最美家庭”的良好新风尚。组建了秦腔自乐班、健身舞队和“红色年轮”“八般舞艺”“土专家”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达到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目的。

  村民李小琴说:“没学广场舞以前,白天劳动完,也没啥干的,日子过得很无聊。现在不一样了,农闲后,晚上和村里的姐妹一起跳广场舞,这样也加深了大伙的感情。”

  打造“阳光村务”

  为确保村民监督公开透明,白草坡村党支部积极打造“阳光村务”,围绕便民服务、三资管理、项目工程建设、强农惠农政策、社会保障救助、精准扶贫攻坚等六个方面,制定了村级35项小微权力清单和流程图,对村组织、村干部的职责和权力运行流程进行了公开,让村干部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同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论评低保、贫困户,还是领取民政困难救济、危房改造补助,村里大小事都要讨论,结果要投票,全程要公示,拓宽了党员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有效保障了群众监督权和知情权。

  现在,村民们对村务政务心里更亮堂,参与村集体各种事务管理的热情明显高了。

  构筑法治“宣讲台”

  为了提升村民素质和村党支部的凝聚力,白草坡村党支部每月不定期以“农民夜校”的形式,从驻村干部、农技人员、“土专家”“田秀才”中,选聘理论水平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当兼职教师,邀请市、县、乡镇领导干部作为客座教师,建立“农民夜校”师资库,让闲下来的村民学知识,长见识。

  同时,村党支部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三官一律”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全面推行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定点联系制度,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组建“五老调解队伍”,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代表“五老”人员的优势和作用,实现从过去的“管群众”到现在的“群众管”,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通过法治教育,带头致富、带头发展的人多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少了,遵纪守法、互相谅解的人多了,违法乱纪、邻里纠纷的人少了……”村民王小兰这样总结村里的变化,“如今不光物质条件好,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村子里,大家的精神也是富足的,这就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优秀基层党组织巡礼】白草坡村:治理“强起来” 乡村“兴起来”
时间:2021-11-25 18:32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党支部持续强化政治功能,不断提升组织力,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带领党员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好路子,使支部找到了位置,党员找到了平台,群众找到了标杆,画出了全村共谋发展的“同心圆”。

抓强产业促增收

  2008年,灵台县果产业刚起步,白草坡村党支部抓住机遇,找准了全村产业发展的“发力点”,全力推动苹果种植。村干部自己种,党员带头种,当年全村就流转土地460多亩。同时,带动周边5村种植果树1000多亩。

  近几年,苹果收益越来越好,务果的村民心里踏实了,白草坡村人发展果产业的劲头更足了。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要求,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成立了白草坡村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果园40亩,引导全村发展果园1320亩,亩均实现收入6000元以上。

  如今,村党支部已成为引领村民发展产业的“主心骨”,多元富民产业之花遍地开。果园里,果农务果忙;牛场里,红牛长得壮;艾草基地里,艾飘香;煤矸石烧结砖建材厂里,村民们变成“上班族”……

引领文明树新风

  说起儿子任涛的婚礼,白草坡村村民杨烈秀开心极了:“女方彩礼要得少,我们的婚礼也会按照村里婚丧嫁娶统一标准举办,现在,过个事,既省钱又省心。”

  白草坡村是如何抵制天价彩礼,树立文明新风的呢?原来“红白理事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些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结婚彩礼互相攀比之风在白草坡村盛行。于是,村里通过党员会、群众会等方式,对整治天价彩礼、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等文明新风加强宣传,并写进《村规民约》大力提倡。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引导成立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专门负责村域范围内的婚丧嫁娶事宜,村支书和村里一些威望高的乡贤负责主持此事。

  村支书任银珠坦言,红白理事会是一个乡村自治组织,只有群众自觉接受了,文明新风才能得以树立,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增强,村里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才能顺畅。

  白草坡村党支部坚持将德治、自治和法治有机融合,全面深化乡村治理,不断培树文明新风,在农户中广泛开展“致富星、孝爱星、守法星、诚信星、新风星”的“和谐五星”创评活动。现在,村里谁家有“星”无“星”,谁家“星”多“星”少,成了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镜子。

  此外,还试点开展了“评最美乡村,树文明新风;评最美家庭,树良好家风;评最美村民,树淳朴民风”三评三树活动。开展“晒家规家训,讲家风故事”活动,促进村民树立人人崇尚良好家风、户户争创“最美家庭”的良好新风尚。组建了秦腔自乐班、健身舞队和“红色年轮”“八般舞艺”“土专家”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达到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目的。

  村民李小琴说:“没学广场舞以前,白天劳动完,也没啥干的,日子过得很无聊。现在不一样了,农闲后,晚上和村里的姐妹一起跳广场舞,这样也加深了大伙的感情。”

  打造“阳光村务”

  为确保村民监督公开透明,白草坡村党支部积极打造“阳光村务”,围绕便民服务、三资管理、项目工程建设、强农惠农政策、社会保障救助、精准扶贫攻坚等六个方面,制定了村级35项小微权力清单和流程图,对村组织、村干部的职责和权力运行流程进行了公开,让村干部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同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论评低保、贫困户,还是领取民政困难救济、危房改造补助,村里大小事都要讨论,结果要投票,全程要公示,拓宽了党员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有效保障了群众监督权和知情权。

  现在,村民们对村务政务心里更亮堂,参与村集体各种事务管理的热情明显高了。

  构筑法治“宣讲台”

  为了提升村民素质和村党支部的凝聚力,白草坡村党支部每月不定期以“农民夜校”的形式,从驻村干部、农技人员、“土专家”“田秀才”中,选聘理论水平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当兼职教师,邀请市、县、乡镇领导干部作为客座教师,建立“农民夜校”师资库,让闲下来的村民学知识,长见识。

  同时,村党支部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三官一律”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全面推行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定点联系制度,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组建“五老调解队伍”,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代表“五老”人员的优势和作用,实现从过去的“管群众”到现在的“群众管”,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通过法治教育,带头致富、带头发展的人多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少了,遵纪守法、互相谅解的人多了,违法乱纪、邻里纠纷的人少了……”村民王小兰这样总结村里的变化,“如今不光物质条件好,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村子里,大家的精神也是富足的,这就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