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昂扬迎盛会 踔厉奋发谱新篇 | 静宁:下好苹果产业“先手棋”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核心。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乡村聚集。党的十八大以来,静宁县将苹果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适应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结构升级为方向,以打造全国优质苹果生产核心区为目标,稳定面积、改进模式、调优品种、提高品质,推进三产融合和“苹果+”创新发展,让静宁苹果品牌更加亮丽。
金秋时节的成纪大地,处处弥漫着浓郁的果香。记者走进静宁县城川镇吴庙村,放眼远眺皆是果园,枝繁叶绿,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吴庙村是城川镇苹果生产重点村,也是全县160个果品专业村之一。被村民称为“务果能手”的吴庙村果农吴三桥一边取袋一边滔滔不绝地给记者介绍他的务果经验。
静宁县城川镇吴庙村村民 吴三桥:我家有6亩果园,以前就是通过这6亩果园脱贫致富,增加收入,近两年,因为果树老化,效益也不行.去年镇上通过老果园改造,我把我这6亩果园(已经)全部改到位,我相信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新技术(不断提升),以后(我家)在果业上会会增加更好的收入。
为了帮助更多像吴三桥一样的果农选择好品种,卖出优果优价,近年来,静宁县针对部分果树老化、品种落后、效益低下的突出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低产老果园进行全面更新改造,为广大果农增收致富提供苗木技术等服务保障。
静宁县林草局果业办公室主任 贾军平:在改造工程中全面推行集约化承包、契约化委托、股份制合作、互助化租赁4种经营方式,采取“大苗建园、密植栽培、宽行窄株、水肥一体、数字管控”的模式,调运抗重茬脱毒富士、维纳斯黄金等苗木130余万株、地膜1500吨,完成老果园改造2万亩。
静宁县坚持立足产业办企业、办好企业兴产业。培育壮大苹果加工增值、包装配套、储藏营销型企业161家,年储藏能力60万吨,加工转化果品12万吨,生产纸箱3.5亿平方米,带动以采摘体验、果园观光为主的特色旅游逐渐兴起,初步构建起“一业主导、三产融合、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值提升、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学育苗、有机种植、冷链储存、终端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眼下正是静宁早熟苹果上市的好时节,德美有机苹果示范园的早熟苹果也迎来了丰收季。
甘肃德美地缘集团副总经理 郭双子:我们公司通过示范园、育苗园以及物流园,来带动周边农民的就业,每年差不多涉及500多人次,未来我们公司将继续在苹果提质增效以及育苗的扩建方面,还有冷库的分选设备提升方面,进一步来推动苹果产业链的发展。
产业兴则农民富,产业稳则经济稳。静宁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盯“一基地六中心”发展目标,聚力打造“静宁苹果”百亿级引领型产业链,全力推动全县果品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静宁苹果已先后荣获8张国家级名片、17项大奖。2022年,静宁苹果品牌价值达到160.54亿元。
【记者手记】从“一树芬芳引春潮”,到“硕果飘香铸辉煌”。静宁苹果,不仅延伸出了巨大的产业链,造就了绿水青山,更带来了“金山银山”。如今,无论是在澳大利亚、俄罗斯还是京津冀的大商超,个头大、颜色红、水分够的“静宁苹果”,满足着各地人们的味蕾,也带给平凉老百姓红火火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