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协同”激活助农增收强引擎——“静宁苹果”库存销售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 时间:2025-06-16 09:49
  • 来源:平凉市林业和草原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苹果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壮骨夯基、转型领跑”主线,统筹推进苹果生产、库存管理与市场销售,以“科学谋划筑基、数字赋能增效、品牌招商拓市”组合拳,将库存苹果转化为增收活水。2024产季,全市苹果总产量254万吨,较2023年增长12.9%;果品一产产值150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7300元,增长9.7%。销售库存苹果94.59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36%;销售额86.55亿元,增长67%。

产业链筑基:从“种得好”到“存得优”。制定印发《2025年度全市“静宁苹果”产业链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实施标准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品牌化营销三大提升行动,细化14条推进措施,建立“挂图作战”责任机制,推动任务清单化、落实可视化。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苹果产业协会,编制“静宁苹果”产业布局、产品布局、市场布局三个中长期规划和“静宁苹果”(红富士)系列团体标准,明确采后预冷、分级包装、冷链仓储等储存技术指标,为果品保鲜能力提升定向领航。选派果业技术专家深入重点乡镇,围绕果品贮藏、科学保鲜、节能减耗、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品质提升、质量安全等提质增效技术,开展专题培训507期,培训果农7.665万人次,全市苹果生产、贮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24产季,平均单产达到1.7吨/亩,同比增长13%;优果率提升至76%;全市收储苹果102.85万吨,其中农户自贮58.69万吨,同比增长31.36%,果农人均果品贮存增值超过2000元。

数字链赋能:从“线下等”到“云端推”。深化产销数据对接,产季累计发布新华・静宁苹果价格指数26期,依托该“市场风向标”,指导果农果企精准把握“卖价窗口”,科学制定销售策略,适时适价销售,走出了一条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实践的“静宁发展路径”,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积极搭建“展销推介+电商销售”双轮驱动体系,精心组织果企、合作社参与各类展销活动,全力打造集产品展示、在线交易、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线上销售闭环,拓展线上渠道,激活平台经济动能。全市线上销售库存苹果12.8万吨,销售额11.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5%、31.86%,线上销售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加快数字化平台与“基地+企业+商超(客户)”订单销售模式的创新融合,推动经销模式从“采后被动销售”向“采前主动预销”转变。2025年,崇信县、灵台县借助视频看园、实景图片等数字化展示场景,搭建客商与产地的“云桥梁”,实现远程看园订货。截至目前,崇信县龙泉源公司采前已签订2800万元销售订单、灵台县钰圣有机农业、齐翔农业和皇甫生态等公司4000亩果园提前锁定买家,“云端推”取得初步成效,为全市果品销售探索了新路径。

品牌链拓市:从“地头售”到“全国销”。以打造“静宁苹果”国家级产业集群为目标,紧扣国、省政策投资导向,谋划储备2025年产业链重点项目111项,计划投资47亿元。开工建设高标准矮砧果园、有机果汁生产线、苹果数字化储选中心等重点项目85项,开复工率81.7%,完成投资19.8亿元。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招商“三图谱”“三清单”,3月11日—13日组织链主企业赴北京参加“京津冀产业链招商暨文旅推介和农特产品展销大会”,成功签约静宁产地冷链物流园等3个项目,签约金额6.5亿元。积极开展甘味出陇销区行活动,4月11日—14日,由市政府副市长何鹏峰带队,赴四川省成都市雨润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重庆市双福国际农贸城,考察调研了静宁苹果市场销售情况,在彭州市举办了“静宁苹果”甘味出陇成渝行暨产业链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重点推介了冷链物流产业园、精深加工生产线、高标准矮砧果园、果品智能分选线、农林废弃物转化利用等招商引资项目19个,现场签约合作项目9项,签约金额5.2亿元。与重庆广增商贸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签订果品销售订单8.18万吨,进一步推动了库存苹果销售,拓展了市场空间,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撰稿:郭兴跃、翟建春  编辑:柳文玉  审核:王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三链协同”激活助农增收强引擎——“静宁苹果”库存销售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时间:2025-06-16 09:49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苹果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壮骨夯基、转型领跑”主线,统筹推进苹果生产、库存管理与市场销售,以“科学谋划筑基、数字赋能增效、品牌招商拓市”组合拳,将库存苹果转化为增收活水。2024产季,全市苹果总产量254万吨,较2023年增长12.9%;果品一产产值150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7300元,增长9.7%。销售库存苹果94.59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36%;销售额86.55亿元,增长67%。

产业链筑基:从“种得好”到“存得优”。制定印发《2025年度全市“静宁苹果”产业链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实施标准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品牌化营销三大提升行动,细化14条推进措施,建立“挂图作战”责任机制,推动任务清单化、落实可视化。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苹果产业协会,编制“静宁苹果”产业布局、产品布局、市场布局三个中长期规划和“静宁苹果”(红富士)系列团体标准,明确采后预冷、分级包装、冷链仓储等储存技术指标,为果品保鲜能力提升定向领航。选派果业技术专家深入重点乡镇,围绕果品贮藏、科学保鲜、节能减耗、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品质提升、质量安全等提质增效技术,开展专题培训507期,培训果农7.665万人次,全市苹果生产、贮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24产季,平均单产达到1.7吨/亩,同比增长13%;优果率提升至76%;全市收储苹果102.85万吨,其中农户自贮58.69万吨,同比增长31.36%,果农人均果品贮存增值超过2000元。

数字链赋能:从“线下等”到“云端推”。深化产销数据对接,产季累计发布新华・静宁苹果价格指数26期,依托该“市场风向标”,指导果农果企精准把握“卖价窗口”,科学制定销售策略,适时适价销售,走出了一条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实践的“静宁发展路径”,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积极搭建“展销推介+电商销售”双轮驱动体系,精心组织果企、合作社参与各类展销活动,全力打造集产品展示、在线交易、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线上销售闭环,拓展线上渠道,激活平台经济动能。全市线上销售库存苹果12.8万吨,销售额11.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5%、31.86%,线上销售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加快数字化平台与“基地+企业+商超(客户)”订单销售模式的创新融合,推动经销模式从“采后被动销售”向“采前主动预销”转变。2025年,崇信县、灵台县借助视频看园、实景图片等数字化展示场景,搭建客商与产地的“云桥梁”,实现远程看园订货。截至目前,崇信县龙泉源公司采前已签订2800万元销售订单、灵台县钰圣有机农业、齐翔农业和皇甫生态等公司4000亩果园提前锁定买家,“云端推”取得初步成效,为全市果品销售探索了新路径。

品牌链拓市:从“地头售”到“全国销”。以打造“静宁苹果”国家级产业集群为目标,紧扣国、省政策投资导向,谋划储备2025年产业链重点项目111项,计划投资47亿元。开工建设高标准矮砧果园、有机果汁生产线、苹果数字化储选中心等重点项目85项,开复工率81.7%,完成投资19.8亿元。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招商“三图谱”“三清单”,3月11日—13日组织链主企业赴北京参加“京津冀产业链招商暨文旅推介和农特产品展销大会”,成功签约静宁产地冷链物流园等3个项目,签约金额6.5亿元。积极开展甘味出陇销区行活动,4月11日—14日,由市政府副市长何鹏峰带队,赴四川省成都市雨润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重庆市双福国际农贸城,考察调研了静宁苹果市场销售情况,在彭州市举办了“静宁苹果”甘味出陇成渝行暨产业链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重点推介了冷链物流产业园、精深加工生产线、高标准矮砧果园、果品智能分选线、农林废弃物转化利用等招商引资项目19个,现场签约合作项目9项,签约金额5.2亿元。与重庆广增商贸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签订果品销售订单8.18万吨,进一步推动了库存苹果销售,拓展了市场空间,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撰稿:郭兴跃、翟建春  编辑:柳文玉  审核: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