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大棚“绿意浓” 乡村“产业旺”

  • 时间:2024-12-27 09:27
  • 来源:平凉日报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时下正值冬季,室外冷风萧瑟,而崆峒区的温室大棚里,白菜、卷心菜、油菜、菠菜等青绿鲜嫩,一派绿意盎然。

走进柳湖镇赵堡村的红心火龙果大棚,一个个紫红的火龙果浮于眼前,惹人喜爱。工人正忙着为电话订购的客户提前准备。只见工人手持剪刀,对准饱满圆润的火龙果轻轻一剪,一个个汁多皮薄的火龙果便采摘到手。

“我今年种了两棚火龙果,每棚占地面积1亩,单棚年产量近5000斤,年产值12万元左右。”柳湖镇赵堡村沐禾源农业公司负责人王晓钰自信满满地说道。

柳湖镇赵堡村不仅种植火龙果,还充分发挥近郊资源优势,合理利用现有温室资源,将设施蔬菜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截至目前,赵堡村建成设施蔬菜大棚440座,种植果园151.7亩,建成赵堡市民菜园一处。鲜果采摘品种有车厘子、火龙果、草莓等13种,蔬菜品种有白菜、蘑菇等30余种。进入秋冬季以来,通过借助田园综合体,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采摘产业,为市民开辟农事体验的同时,有效增加群众收入。”柳湖镇赵堡村党总支书记郭强说。

而在安国镇上李村,温室大棚同样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走进嫩绿清脆的油菜大棚,李雪琴和她的工友们正在弯腰忙碌着。李雪琴右手轻轻托起一束成熟的油菜,左手灵活地用皮筋将小油菜捆绑起来,再小心翼翼将菜束放在地上,等待下一步的淘洗、装车。

“去年,我种了6棚蔬菜,收入不错。今年承包了24个棚,种植芹菜、油菜等。”安国镇上李村村民李雪琴笑嘻嘻地说。

安国镇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主打产业,通过重点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目前,安国镇存量日光温室630座、拱棚1200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00余亩,年产出蔬菜1800吨,产值3000万元左右。

“安国镇采用‘轮作’模式全覆盖种植,确保冬季棚不空、四季循环种、全年有产量、多收两茬菜。常年吸纳周边农户200余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棚均收益2.5万元以上。”安国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强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崆峒区紧盯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通过政策支持和各方力量的注入,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大棚瓜果蔬菜,推动温室大棚产业逐步向高效化、精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周边农户的“钱袋子”,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市崆峒区:大棚“绿意浓” 乡村“产业旺”
时间:2024-12-27 09:27

时下正值冬季,室外冷风萧瑟,而崆峒区的温室大棚里,白菜、卷心菜、油菜、菠菜等青绿鲜嫩,一派绿意盎然。

走进柳湖镇赵堡村的红心火龙果大棚,一个个紫红的火龙果浮于眼前,惹人喜爱。工人正忙着为电话订购的客户提前准备。只见工人手持剪刀,对准饱满圆润的火龙果轻轻一剪,一个个汁多皮薄的火龙果便采摘到手。

“我今年种了两棚火龙果,每棚占地面积1亩,单棚年产量近5000斤,年产值12万元左右。”柳湖镇赵堡村沐禾源农业公司负责人王晓钰自信满满地说道。

柳湖镇赵堡村不仅种植火龙果,还充分发挥近郊资源优势,合理利用现有温室资源,将设施蔬菜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截至目前,赵堡村建成设施蔬菜大棚440座,种植果园151.7亩,建成赵堡市民菜园一处。鲜果采摘品种有车厘子、火龙果、草莓等13种,蔬菜品种有白菜、蘑菇等30余种。进入秋冬季以来,通过借助田园综合体,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采摘产业,为市民开辟农事体验的同时,有效增加群众收入。”柳湖镇赵堡村党总支书记郭强说。

而在安国镇上李村,温室大棚同样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走进嫩绿清脆的油菜大棚,李雪琴和她的工友们正在弯腰忙碌着。李雪琴右手轻轻托起一束成熟的油菜,左手灵活地用皮筋将小油菜捆绑起来,再小心翼翼将菜束放在地上,等待下一步的淘洗、装车。

“去年,我种了6棚蔬菜,收入不错。今年承包了24个棚,种植芹菜、油菜等。”安国镇上李村村民李雪琴笑嘻嘻地说。

安国镇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主打产业,通过重点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目前,安国镇存量日光温室630座、拱棚1200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00余亩,年产出蔬菜1800吨,产值3000万元左右。

“安国镇采用‘轮作’模式全覆盖种植,确保冬季棚不空、四季循环种、全年有产量、多收两茬菜。常年吸纳周边农户200余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棚均收益2.5万元以上。”安国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强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崆峒区紧盯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通过政策支持和各方力量的注入,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大棚瓜果蔬菜,推动温室大棚产业逐步向高效化、精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周边农户的“钱袋子”,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