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看发展丨灵台:生态环保产业链 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环保产业链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保项目加速落地,一幅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画卷正在灵台大地徐徐展开。
我县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出台《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完善补偿机制、健全监管体系,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将生态保护责任层层压实,创新司法模式,为绿水青山筑起法治屏障。
漫步达溪河畔,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小流域治理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近年来,我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累计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5处,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7%以上。近三年来,全县地表水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在空气治理方面,“六大攻坚行动”成效显著,县城区道路湿法清扫率达9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584.1平方公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实现100%,生态基底更加牢固。
走进灵台电厂,智能化厂房与葱郁绿植相映成趣,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火电厂的印象。这座投资78.82亿元的现代化电厂,采用国际领先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成为我县产业绿色转型的生动范例。围绕“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全县着力打造六条重点产业链。邵寨煤矿获评省级绿色矿山,优然牧业牧光互补项目效益显著;全县牛饲养量达13.87万头,矮砧苹果种植面积9.5万亩,两张“国字号”示范县名片熠熠生辉;文旅产业增加值达3.02亿元,390多个皇甫谧文化商标让生态品牌越发闪亮。
在新开乡华掌村安置点,护坡修复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今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链建设,实施重大生态项目29个,总投资44.62亿元。通过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年均新增造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9%,成功摘得“国家森林城市”桂冠。
如今的灵台,达溪河碧水荡漾,荆山公园绿树成荫,美丽乡村如诗如画。“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中国绿色名县”等荣誉,见证着这片土地绿色发展的坚实足迹。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县正以更坚定的步伐,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马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