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绿植绿换新颜 果香绿富促振兴

  • 时间:2025-04-17 09:14
  •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崇信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典型案例

平凉市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地处柏树镇几何中心,辖4社573人,下设2个党小组,有党员26人。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0亩,富民产业为苹果种植和乡村旅游,是崇信县苹果产业延链补链和果旅融合的核心区,历史资源禀赋优厚,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林果产业日趋壮大,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村集体经济超过70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和美乡村、全省美丽庭院示范村、全省文旅振兴样板村、荣获2022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兴旺成就奖。 

以“绿”为基    拓展生态产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产业”“生态+文旅”发展思路,依托资源禀赋优势,探索苹果产业党建联建模式,由木家坡村党支部牵头,与党洼等3村成立联合党委,实现果业组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4村共有矮化密植苹果园7100多亩,链主链员企业6家,年产值近1亿元。依托果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乡村游、周末游,促进农旅融合,建成了“木马”乐园和百亩果品采摘园,创办农家乐、民宿3处,策划举办美丽乡村马拉松、苹果文化诗词楹联大赛等活动20余场次,2024年累计吸引接待游客7.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多万元。

以“治”为要  扮靓乡村颜值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脏、乱、差”向“洁、美、齐”的转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定期组织村民及公益岗人员对村庄内外、道路两旁等区域的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清理,保持村庄整洁有序。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新)建农村户厕126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在村内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座(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敷设污水管道435米,安装钢筋混凝土集污池50立方米并配套抽排设施,新建污水检查井10座,配套建设木家坡村居民生活污水支管网260米,服务范围为木家坡村居民产生的全部污水,有效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整治;配备专职保洁人员(村公益岗人员),负责村庄日常保洁工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以路为弦  奏响乡村振兴曲

以“畅、安、舒、美”为目标,不断健全木家坡村“路长制”管理机制,建立农村道路公路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在主要干线公路醒目位置设置“路长”公示牌,通过“全路实名、路长有责、路格结合”的模式,极大提升了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充分发挥“公路+辐射”带动作用,村社道路、绿化亮化、基础设施等建设逐步完备,累计拆除危旧房屋43户118间,腾出发展用地156亩,硬化村社道路1600米,建成矮化密植苹果园500亩、珍珠枣桃园300亩,西瓜园200亩,新增村庄绿化面积4200平方米,打造景观小品24处,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公路与苹果产业、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串起美丽乡村、连通美丽景区、联动美丽产业、促进美丽经济、带动美好生活的联动发展新格局。

如今,木家坡初步实现了村庄美、产业强、群众富的目标,通过生态+、文旅+,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文旅产业,村庄生态环境质量、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不同程度得到提升,建成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路径,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撰稿:赵小成  编辑:朱瑞祥  审核:党秉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种绿植绿换新颜 果香绿富促振兴
时间:2025-04-17 09:14

—崇信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典型案例

平凉市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地处柏树镇几何中心,辖4社573人,下设2个党小组,有党员26人。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0亩,富民产业为苹果种植和乡村旅游,是崇信县苹果产业延链补链和果旅融合的核心区,历史资源禀赋优厚,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林果产业日趋壮大,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村集体经济超过70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和美乡村、全省美丽庭院示范村、全省文旅振兴样板村、荣获2022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兴旺成就奖。 

以“绿”为基    拓展生态产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产业”“生态+文旅”发展思路,依托资源禀赋优势,探索苹果产业党建联建模式,由木家坡村党支部牵头,与党洼等3村成立联合党委,实现果业组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4村共有矮化密植苹果园7100多亩,链主链员企业6家,年产值近1亿元。依托果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乡村游、周末游,促进农旅融合,建成了“木马”乐园和百亩果品采摘园,创办农家乐、民宿3处,策划举办美丽乡村马拉松、苹果文化诗词楹联大赛等活动20余场次,2024年累计吸引接待游客7.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多万元。

以“治”为要  扮靓乡村颜值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脏、乱、差”向“洁、美、齐”的转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定期组织村民及公益岗人员对村庄内外、道路两旁等区域的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清理,保持村庄整洁有序。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新)建农村户厕126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在村内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座(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敷设污水管道435米,安装钢筋混凝土集污池50立方米并配套抽排设施,新建污水检查井10座,配套建设木家坡村居民生活污水支管网260米,服务范围为木家坡村居民产生的全部污水,有效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整治;配备专职保洁人员(村公益岗人员),负责村庄日常保洁工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以路为弦  奏响乡村振兴曲

以“畅、安、舒、美”为目标,不断健全木家坡村“路长制”管理机制,建立农村道路公路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在主要干线公路醒目位置设置“路长”公示牌,通过“全路实名、路长有责、路格结合”的模式,极大提升了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充分发挥“公路+辐射”带动作用,村社道路、绿化亮化、基础设施等建设逐步完备,累计拆除危旧房屋43户118间,腾出发展用地156亩,硬化村社道路1600米,建成矮化密植苹果园500亩、珍珠枣桃园300亩,西瓜园200亩,新增村庄绿化面积4200平方米,打造景观小品24处,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公路与苹果产业、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串起美丽乡村、连通美丽景区、联动美丽产业、促进美丽经济、带动美好生活的联动发展新格局。

如今,木家坡初步实现了村庄美、产业强、群众富的目标,通过生态+、文旅+,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文旅产业,村庄生态环境质量、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不同程度得到提升,建成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路径,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撰稿:赵小成  编辑:朱瑞祥  审核:党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