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智能光电产业 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 时间:2023-11-29 20:01
  • 来源:平凉工信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撑性产业,是工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工业实力。“十四五”以来,全市装备制造产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2026年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和规模发展,努力打造质量品牌,加大资金投入和创新研发力度,持续实施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和技术改造,已初步形成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矿用机械、智能终端四大产业集群。

在建设规划方面:依据《平凉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平凉市强工业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编制了《关于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实施意见》《强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行动计划(2022-2025)》,确定了以促进提质增效为重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发展方向,聚焦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优势装备产业集群,构建特色鲜明、功能明确、梯度有序、运行高效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

在产业布局方面:依托现有装备制造基础优势,围绕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矿用机械、智能终端等领域,加快技术创新,重点支持重大成套装备、通用和专用设备及核心部件、基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研发制造及应用,努力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水平。以红峰、虹光、丰收、泓盛达、老兵科技等现有企业为依托,多元推进蒸汽疏水阀智能化改造及产业化、磁控管与高频无极灯军民融合、JB-Z6、S6型自动单面减薄机及产业化;以华煤集团、丰收公司公司为依托,大力开发以高性能智能化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薄煤层采煤机、液压支架、煤机配件为重点的矿用机械和电缆桥塞、减速机等石油配套机械;立足平凉智能光电产业园项目建设,逐步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集约高效的智能光电产业生态链基地。

在项目扶持方面:“十四五”期间,为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我局多渠道争取国、省专项资金达到1710万元,其中:2021年,静宁工业园区获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海螺水泥、红峰公司、泾昇机械等企业获专项补助资金340万元;2022年,华亭工业园区获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虹光公司、泓盛达公司、静宁恒达等企业获专项补助资金610万元;2023年上半年,红峰公司、新鹏机械等企业获专项补助资金230万元。

在招商引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紧盯东部产业转移和光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机遇,引进扶持首个集群式全产业链项目平凉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该项目概算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面积400亩,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计划通过7年时间培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电产业体系。至2022年底,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85亿元,其中土建投资10.74亿元,企业自筹11.11亿元。目前共入驻企业14户,累计实现工业产值8.21亿元。2023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8亿元。

虽然近年来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增长缓慢,近年来新增装备制造企业均为光电信息企业,传统装备制造业无论从数量、规模来看变化均不明显。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除崆峒区、平凉工业园区外,大部分县区及工业园区(集中区)装备制造业结构依然过于分散,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链条短,缺乏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制造企业,合理分工秩序尚未形成,专业化水平仍然较低。三是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受资金不足、市场形势变化以及利润下滑等因素制约,制造类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数量少,投资总量偏小,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带动,潜力发挥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四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目前,多数装备制造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研发机构,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大部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研发推广力度不大,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质量和品牌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实施意见》,立足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围绕做大做强传统装备制造,大力发展新兴装备制造,通过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大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打造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矿用机械、智能终端、智能制造5个装备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以平凉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平凉工业园区创新引领核心作用,建设绿色工业创新示范区,重点布局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以平凉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为载体,通过招引智能终端制造企业,聚集生产要素,优化服务保障,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光电信息产业。崆峒区重点以科技研发为主,加快推进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等装备产业发展。  

(二)提高创新能力建设。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创新,支持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业态,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应用,促进企业研发、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再造,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制造。

(三)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围绕装备制造重点产业链,增强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遴选若干试点示范项目,培育系统集成、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加大智能制造推广力度。依托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导装备制造企业提升装备硬件、网络基础、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等工业新基础能力,形成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主导发展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体系。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加强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出厂检验和产品标准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积极研制先进团体标准。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品牌培育、保护和发展机制,实施工业质量品牌创建行动,提升企业品牌实力和知名度。

(五)全力推进“三化改造”。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更高附加值和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2023年,计划实施“三化改造”重点项目40项,总投资31.1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8.09亿元,力争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0%, 高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

(六)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推进装备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提升现有服务业务,培育拓展新型服务业。鼓励装备制造企业提升产品个性化解决能力,积极开发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装备产品。鼓励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矿用机械等领域的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应用试点,提高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大力发展智能光电产业 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3-11-29 20:0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撑性产业,是工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工业实力。“十四五”以来,全市装备制造产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2026年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和规模发展,努力打造质量品牌,加大资金投入和创新研发力度,持续实施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和技术改造,已初步形成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矿用机械、智能终端四大产业集群。

在建设规划方面:依据《平凉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平凉市强工业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编制了《关于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实施意见》《强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行动计划(2022-2025)》,确定了以促进提质增效为重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发展方向,聚焦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优势装备产业集群,构建特色鲜明、功能明确、梯度有序、运行高效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

在产业布局方面:依托现有装备制造基础优势,围绕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矿用机械、智能终端等领域,加快技术创新,重点支持重大成套装备、通用和专用设备及核心部件、基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研发制造及应用,努力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水平。以红峰、虹光、丰收、泓盛达、老兵科技等现有企业为依托,多元推进蒸汽疏水阀智能化改造及产业化、磁控管与高频无极灯军民融合、JB-Z6、S6型自动单面减薄机及产业化;以华煤集团、丰收公司公司为依托,大力开发以高性能智能化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薄煤层采煤机、液压支架、煤机配件为重点的矿用机械和电缆桥塞、减速机等石油配套机械;立足平凉智能光电产业园项目建设,逐步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集约高效的智能光电产业生态链基地。

在项目扶持方面:“十四五”期间,为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我局多渠道争取国、省专项资金达到1710万元,其中:2021年,静宁工业园区获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海螺水泥、红峰公司、泾昇机械等企业获专项补助资金340万元;2022年,华亭工业园区获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虹光公司、泓盛达公司、静宁恒达等企业获专项补助资金610万元;2023年上半年,红峰公司、新鹏机械等企业获专项补助资金230万元。

在招商引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紧盯东部产业转移和光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机遇,引进扶持首个集群式全产业链项目平凉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该项目概算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面积400亩,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计划通过7年时间培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电产业体系。至2022年底,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85亿元,其中土建投资10.74亿元,企业自筹11.11亿元。目前共入驻企业14户,累计实现工业产值8.21亿元。2023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8亿元。

虽然近年来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增长缓慢,近年来新增装备制造企业均为光电信息企业,传统装备制造业无论从数量、规模来看变化均不明显。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除崆峒区、平凉工业园区外,大部分县区及工业园区(集中区)装备制造业结构依然过于分散,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链条短,缺乏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制造企业,合理分工秩序尚未形成,专业化水平仍然较低。三是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受资金不足、市场形势变化以及利润下滑等因素制约,制造类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数量少,投资总量偏小,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带动,潜力发挥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四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目前,多数装备制造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研发机构,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大部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研发推广力度不大,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质量和品牌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实施意见》,立足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围绕做大做强传统装备制造,大力发展新兴装备制造,通过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大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打造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矿用机械、智能终端、智能制造5个装备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以平凉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平凉工业园区创新引领核心作用,建设绿色工业创新示范区,重点布局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以平凉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为载体,通过招引智能终端制造企业,聚集生产要素,优化服务保障,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光电信息产业。崆峒区重点以科技研发为主,加快推进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等装备产业发展。  

(二)提高创新能力建设。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创新,支持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业态,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应用,促进企业研发、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再造,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制造。

(三)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围绕装备制造重点产业链,增强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遴选若干试点示范项目,培育系统集成、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加大智能制造推广力度。依托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导装备制造企业提升装备硬件、网络基础、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等工业新基础能力,形成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主导发展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体系。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加强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出厂检验和产品标准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积极研制先进团体标准。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品牌培育、保护和发展机制,实施工业质量品牌创建行动,提升企业品牌实力和知名度。

(五)全力推进“三化改造”。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更高附加值和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2023年,计划实施“三化改造”重点项目40项,总投资31.1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8.09亿元,力争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0%, 高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

(六)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推进装备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提升现有服务业务,培育拓展新型服务业。鼓励装备制造企业提升产品个性化解决能力,积极开发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装备产品。鼓励节能环保、电工电气、矿用机械等领域的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应用试点,提高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