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2025年第1期(总第46期)出刊
目 录
每期话题
001 一觉醒来波澜起/马宇龙
名家有约
005 天空划过一道白线(短篇小说)/东西
小说看台
012 哈发亚原野上的蒲公英(短篇)/未末
026 乡村故事(短篇)/宋亚平
035 铁皮胡同(中篇)/王永峰
050 信任(短篇)/张宏睿
散文长廊
056 龙泉寺的神/尚元
062 一条河的秘密/梁慧君
066 关于玉米的往事/王毅
071 又见石磨/张学峰
075 一抹青苔/马元雄
079 遇见狼/郭俊林
新诗空间
083 归来的蜜蜂都有甜蜜的身体(组诗)/包苞
085 短歌(组诗)/白麟
087 左右之身(组诗)/富永杰
089 劳动者(组诗)/李明亮
091 张著村笔记(组诗)/刘永琦
093 春天,我有无数个幸福的理由(组诗)/孙黎
095 一首诗
梅 子 刘永军 崔荣德 王桂花 李婷婷
戴小兵 贺 兰 王 娟 李旭斌 任妮娜
古韵新声
098 封占邦 段怀柱 李高牢 冯兴科 车文杰 赵 昕
市州文学展厅·宁夏石嘴山市
101 回家(小说)/杨立功
107 离开矿山的日子(散文)/赵玉林
111 伤疤(散文)/张成吉
113 家在贺兰山下(组章)/王跃英
115 沸腾的群山(三章)/张正民
117 在芙蓉园,和几尊石雕相遇(外二章)/马慧萍
119 风过之处(外二章)/李建军
121 男孩的想象力(五章)/全佳
123 贺兰山之光(组诗)/常越
125 遇见(组诗)/陈斌
127 光阴书(组诗)/杨贵林
封面摄影:杨 昕 封二:文艺人生 封三:文艺动态
每期话题
一觉醒来波澜起
马宇龙
每逢新年,人们的心绪总会发生一些变化,就像一句祝福语:新年快乐。其实快乐之下是有一些凄清在的。凄清逝者如斯夫,快乐山河又一年。作为一个把写作当作日常的人,常常会不自觉沉浸在遣词造句、起承转合的自得其乐中,忽一日,这种自得其乐遭遇了外来事物的迎头打击,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大浇块垒和心事凝结被“它者”凑了热闹,心绪不由变得异常复杂起来。
这“它者”,就是蛇年春节期间突然横空出世的DeepSeek,它以强大的文字生成功能迅速攻占了写作者的阵地。一首首让人眼前一亮的诗歌,一篇篇规整铺成、文辞华丽的赋文,甚至一篇篇速成的命题散文、小说走红网络。文学创作的神秘性,貌似一瞬间被瓦解。写作者、期刊编辑等文字从业者们,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惶恐和焦虑之中。人工智能的到来,AI,特别是DeepSeek,烂漫如三月桃花盛开,红红火火,再大的心气魄力,也拾不起覆水,过去的岁月走远了,新的时代必须面对,秋风落叶,大地风雨雷电阴晴,人生何尝不是,顺应天道,顺应自然,一如既往地遣自己的词、造自己的句,浇自己的块垒,谁又能取代了你?适值新一年新一期《崆峒》扑面来,沉稳欢喜一如往常。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会把大家推进到均值水平,解决对共性的把握,但个性化的东西仍需要个人经验、情感等来完成。个性化是写作者个人生命基因的表现。每个诗人、作家眼中应该有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世界,而不是追求价值、审美的整齐划一。东西是中国作家中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为数不多的“双料”获奖者,读过他的小说的人都知道,无论是《没有语言的生活》《篡改的命》,还是茅奖获奖作品《回响》,东西总是擅长从小处落笔,把人世间的俗事百态,架构起一个个看似荒诞却又冷峻到惊心动魄的世界。本期名家有约栏目,有幸约到了东西的小说《天空划过一道白线》,这篇小说同样如此,看似荒诞表象之下隐秘的情感和人性的挣扎让人唏嘘,使人共情。作品中或隐或显的孤独、焦虑与荒诞等,就是东西独具的标签。
文学是人学,小说更不例外,一个成功的小说一定要写出人类灵魂深处那些不可言说的部分来。紧随东西小说之后的未末、宋亚平、王永峰等几位本土作者的小说作品,在人性的开掘和社会生活的深度挖掘上不同程度地下了一些功夫,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差距和不足,但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就值得鼓励和肯定。尚元、梁慧君、王毅等人的散文或写身边熟悉的泾河,或写陪伴作者长大的龙泉寺,或者记录过去艰苦的岁月中关于玉米的点滴往事,无不印满个人生活的印记。诗歌栏目,既有全省“诗歌八骏”包苞的加持,又有不少基层新面孔的出现。文脉像一湾水,从小溪出发到银亮亮的河流,再入茫茫大江,不管是刚刚形成小溪,还是已成渐阔之势,都有波光,有霞影,有芦荻和水鸟,都一样让人欢喜让人安静。这是《崆峒》存在并长期坚持的价值之一。
编辑《崆峒》多年,熟面孔居多,因为平凉人口基数少,文学队伍单薄,且后续跟进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只有开门编稿,扩大交流,才能保持住以往的阅读量和影响力。本期市州文学展厅,编发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的作品,交流互鉴,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美的交往是灵魂的交往,而文字的交往才算得上灵魂的交往。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我们迎来了新的写作时代,文学创作不再是作家的专利,人人都可以写作、都可以发表。但是如何保持人类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再次说给大家: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不可替代无法复制,凭着自己独有的感官系统,去细察、去感受,去重建万物之间的文化联系,书写属于你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不管是人工智能时代,还是其他什么时代,只要带着属于你的独特气息,就一定能展现出长新不衰的创造力。让我们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