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凉文艺 > 文联期刊

《晚晴》2025年第1期(总第98期)出刊​

  • 时间:2025-02-21 09:25
  • 来源:平凉市文联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目        录

卷 首 语

03  向往崇高 / 曹鹏伟

人 物 春 秋

04  杨柳老师和他的泾渭花儿 / 邸广平 

06  师心不移,笃行高尚——献给张琢老师 / 梁步喜 

孝 老 爱 亲

09  读懂父亲 / 安 琴

往 事 钩 沉

12  地软包子 / 唐静寻

16  庄浪人,岁月沉淀的眷恋 / 郭豁然

18  悠悠草辫情 / 柳晓妍

24  又是一年榆荚肥 / 曹 郁

风 景 游 记

26  秋游华亭市海龙山 / 徐军民

29  再登崆峒望前路 / 程 赟

文 学 园 地

36  我终于勇敢地爱上了冬天(组诗) / 郭 岚

37  一颗平凡杨树的见证 / 樊和平

养 生 保 健

41  古人的春游之趣 :唯有春风最相惜 / 徐成文

44  如何消除和减轻身上的“老人味” / 贺 源

历 史 文 化

46  藏身在简牍里的丝绸古道 / 景 颢

51  唱着曲儿望山梁 / 李新立

58  散文三题 / 郭进昆

征 稿 启 事

64  “我与《晚晴》的故事”——纪念《晚晴》创刊 100期征稿启事


目录旁边:古诗三首 / 张有志

封面:皮影·大象武官(清代) / 平凉市戏曲博物馆馆藏

封二:华笺妙迹——明清至民国平凉乡贤名宦书札展在丹鹤楼举办

封三:高丽娟作品选登

封四:万涓归淙(摄影) / 徐德才

彩页:华笺妙迹——明清至民国平凉乡贤名宦书札展作品选登 / 丹鹤楼美术馆供稿

卷首语

向往崇高

曹鹏伟

近几年的大年初一,我都会开车带着妻儿,一同到距离灵台县城 11 公里之外的独店镇张鳌坡,去“皇甫塚子”点一柱香。今年也不例外,虽然路上积雪十之四五还未消融。

这个旧称“皇甫塚子”的坟丘,就是皇甫谧的墓塚,位于皇甫谧文化园内。被称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的皇甫谧,在针灸医学界享有至尊无上的声誉。

皇甫谧 25 岁之前游手好闲,之后突然警醒,从此文史医哲样样上手,野蛮生长,低调做人,生把“黄金”捂成了“青铜”。

在我看来,知耻而后勇的皇甫谧近乎圣人,他独善其身却仁心爱人,枕山栖谷却关心朝野,身患沉疴却治病救人,他月白风清、和光同尘,对欲望的轻慢,让他面对上天交付的“命运邀请函”时,其作风比铁还硬。

公元 258 年,皇甫谧的风痹症骤然变重,导致左腿关节变形,左脚变小,疼痛难忍。皇甫谧开始阅读医书,学习药理,为自己治病,没想到却找到了济世的正途。熟读医典的皇甫谧对照《素问》《灵枢》等几种医学著作重新整理针灸理论体系,开始完成针灸医学系统著述《针灸甲乙经》,他以病躯开拓阡陌,一枚小针,既医自己,也救苍生。皇甫谧的卓越体现在方方面面,与命运的战斗交响曲只是其中一个篇章。

在皇甫谧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是今人在高度发展的“文明沃土”上生活时所缺失的,但多数人都忘记了补课。向往崇高,应该是人的基本追求,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在现实世界,名利似乎已经拔高到人性向往的最高处,很多时候,崇高往往显示出令人怀疑的无力感。

我喜欢皇甫谧,并以自己是他的同乡为荣。他是生活中的好人,学术中的顶端,更是把名利放两边、义字摆中间的奇人义士。

我很多次走过张鳌坡,总会想到 1700 多年前,皇甫谧看着西去的霞光慢慢暗淡,会不会也有“逝者如斯”的感叹?尤其身患沉疴的先生,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是不是也常有生之短暂而知也无尽的唏嘘?实际上,他以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德,完成了作为“人”的不朽,无论是济世与人的“术”,还是星辰高悬的“道”,皇甫谧都是跑赢了时间的胜利者,他以生之有涯完成了道与术恒久传递的无涯。

而作为文字创造者的我们,又该如何永葆对崇高的追逐?尘世嚣嚣,我们崇高一点,人类就崇高一点;我们猥琐一点,人类就猥琐一点,如果你向往崇高,恭喜,你涵养了自己,也保全了人类的精神家园。

万涓归淙(摄影) / 徐德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晚晴》2025年第1期(总第98期)出刊​
时间:2025-02-21 09:25

目        录

卷 首 语

03  向往崇高 / 曹鹏伟

人 物 春 秋

04  杨柳老师和他的泾渭花儿 / 邸广平 

06  师心不移,笃行高尚——献给张琢老师 / 梁步喜 

孝 老 爱 亲

09  读懂父亲 / 安 琴

往 事 钩 沉

12  地软包子 / 唐静寻

16  庄浪人,岁月沉淀的眷恋 / 郭豁然

18  悠悠草辫情 / 柳晓妍

24  又是一年榆荚肥 / 曹 郁

风 景 游 记

26  秋游华亭市海龙山 / 徐军民

29  再登崆峒望前路 / 程 赟

文 学 园 地

36  我终于勇敢地爱上了冬天(组诗) / 郭 岚

37  一颗平凡杨树的见证 / 樊和平

养 生 保 健

41  古人的春游之趣 :唯有春风最相惜 / 徐成文

44  如何消除和减轻身上的“老人味” / 贺 源

历 史 文 化

46  藏身在简牍里的丝绸古道 / 景 颢

51  唱着曲儿望山梁 / 李新立

58  散文三题 / 郭进昆

征 稿 启 事

64  “我与《晚晴》的故事”——纪念《晚晴》创刊 100期征稿启事


目录旁边:古诗三首 / 张有志

封面:皮影·大象武官(清代) / 平凉市戏曲博物馆馆藏

封二:华笺妙迹——明清至民国平凉乡贤名宦书札展在丹鹤楼举办

封三:高丽娟作品选登

封四:万涓归淙(摄影) / 徐德才

彩页:华笺妙迹——明清至民国平凉乡贤名宦书札展作品选登 / 丹鹤楼美术馆供稿

卷首语

向往崇高

曹鹏伟

近几年的大年初一,我都会开车带着妻儿,一同到距离灵台县城 11 公里之外的独店镇张鳌坡,去“皇甫塚子”点一柱香。今年也不例外,虽然路上积雪十之四五还未消融。

这个旧称“皇甫塚子”的坟丘,就是皇甫谧的墓塚,位于皇甫谧文化园内。被称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的皇甫谧,在针灸医学界享有至尊无上的声誉。

皇甫谧 25 岁之前游手好闲,之后突然警醒,从此文史医哲样样上手,野蛮生长,低调做人,生把“黄金”捂成了“青铜”。

在我看来,知耻而后勇的皇甫谧近乎圣人,他独善其身却仁心爱人,枕山栖谷却关心朝野,身患沉疴却治病救人,他月白风清、和光同尘,对欲望的轻慢,让他面对上天交付的“命运邀请函”时,其作风比铁还硬。

公元 258 年,皇甫谧的风痹症骤然变重,导致左腿关节变形,左脚变小,疼痛难忍。皇甫谧开始阅读医书,学习药理,为自己治病,没想到却找到了济世的正途。熟读医典的皇甫谧对照《素问》《灵枢》等几种医学著作重新整理针灸理论体系,开始完成针灸医学系统著述《针灸甲乙经》,他以病躯开拓阡陌,一枚小针,既医自己,也救苍生。皇甫谧的卓越体现在方方面面,与命运的战斗交响曲只是其中一个篇章。

在皇甫谧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是今人在高度发展的“文明沃土”上生活时所缺失的,但多数人都忘记了补课。向往崇高,应该是人的基本追求,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在现实世界,名利似乎已经拔高到人性向往的最高处,很多时候,崇高往往显示出令人怀疑的无力感。

我喜欢皇甫谧,并以自己是他的同乡为荣。他是生活中的好人,学术中的顶端,更是把名利放两边、义字摆中间的奇人义士。

我很多次走过张鳌坡,总会想到 1700 多年前,皇甫谧看着西去的霞光慢慢暗淡,会不会也有“逝者如斯”的感叹?尤其身患沉疴的先生,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是不是也常有生之短暂而知也无尽的唏嘘?实际上,他以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德,完成了作为“人”的不朽,无论是济世与人的“术”,还是星辰高悬的“道”,皇甫谧都是跑赢了时间的胜利者,他以生之有涯完成了道与术恒久传递的无涯。

而作为文字创造者的我们,又该如何永葆对崇高的追逐?尘世嚣嚣,我们崇高一点,人类就崇高一点;我们猥琐一点,人类就猥琐一点,如果你向往崇高,恭喜,你涵养了自己,也保全了人类的精神家园。

万涓归淙(摄影) / 徐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