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凉文艺 > 文学 > 佳作欣赏

追梦还需赤子心——阎真长篇小说《沧浪之水》读后

  • 时间:2023-09-22 09:50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沧浪之水》是阎真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清高孤傲的主人公池大为一路崛起奋斗的故事。这部作为23年再版66次畅销百万册的名作,很多人只看到书中的人情世故,却未看到这其实是一部鼓励理想主义者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奋斗指南。

池大为毕业于高等学府的医学院,起点很高,刚参加工作时总幻想着大展拳脚,然而现实却一再给他狠狠打击。他参加工作没多久就从省里被调去当时不受人关注的学会当科员,一待就是五年,但在这五年坐冷板凳的时间里,他并没有放任自暴自弃,依旧钻研专业技能,还经常发表论文。正是这种坚持对专业能力的巩固与提升,才让池大为在工作中渐渐积累了无人可替的竞争力,最终被领导赏识。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哪怕没背景没财力,池大为靠着过硬的专业能力,最终寻得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受父亲影响,池大为以屈原、陶渊明这样的先贤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希望如他们一样高洁大义,一度看不上同事们的功利做派,自恃清高,不屑与“俗人”为伍。直到他为给儿子治病,转变观念,融入集体。后来,遇上洪灾时,池大为主动请缨冲到抗洪一线,发觉受灾群众没有卫生意识,直接饮用灾区的湖水,凭借自己的医疗知识为灾区设置临时厕所,宣传饮水安全,避免了受灾群众染上灾后疫病。在堤坝上池大为“三十多个小时没有睡觉,却精力旺盛”,他第一次体验到自己做的事情里有“一种有意义的感觉”。单纯地抱怨或清高避世并不能改善现状,他意识到只有走进真实世界,与社会和他人建立联结,才能实现理想。

拥有更多话语权和能力之后,池大为靠着理想主义的信念和赤子之心,不忘自己贫苦出身,想着底层老百姓的难处,立志做个好官。因为地方传染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救治,池大为就借助媒体和民众的呼声,重新启动对地方传染病的筛查,申请专款专用的防治资金。为防止钱到不了病人手里,他还亲自带医疗队去县里跑了半个月,坐诊看病,为无助的乡民争取救助。

空谈理想不得志,未付行动暗自伤。在大家都关注的人情世故之外,我更愿看池大为通过一生奋斗所昭示出的人生启迪:唯有以赤子之心,坚守信念,脚踩大地,勇敢追梦,才终有梦想成真的一天。(李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追梦还需赤子心——阎真长篇小说《沧浪之水》读后
时间:2023-09-22 09:50

《沧浪之水》是阎真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清高孤傲的主人公池大为一路崛起奋斗的故事。这部作为23年再版66次畅销百万册的名作,很多人只看到书中的人情世故,却未看到这其实是一部鼓励理想主义者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奋斗指南。

池大为毕业于高等学府的医学院,起点很高,刚参加工作时总幻想着大展拳脚,然而现实却一再给他狠狠打击。他参加工作没多久就从省里被调去当时不受人关注的学会当科员,一待就是五年,但在这五年坐冷板凳的时间里,他并没有放任自暴自弃,依旧钻研专业技能,还经常发表论文。正是这种坚持对专业能力的巩固与提升,才让池大为在工作中渐渐积累了无人可替的竞争力,最终被领导赏识。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哪怕没背景没财力,池大为靠着过硬的专业能力,最终寻得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受父亲影响,池大为以屈原、陶渊明这样的先贤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希望如他们一样高洁大义,一度看不上同事们的功利做派,自恃清高,不屑与“俗人”为伍。直到他为给儿子治病,转变观念,融入集体。后来,遇上洪灾时,池大为主动请缨冲到抗洪一线,发觉受灾群众没有卫生意识,直接饮用灾区的湖水,凭借自己的医疗知识为灾区设置临时厕所,宣传饮水安全,避免了受灾群众染上灾后疫病。在堤坝上池大为“三十多个小时没有睡觉,却精力旺盛”,他第一次体验到自己做的事情里有“一种有意义的感觉”。单纯地抱怨或清高避世并不能改善现状,他意识到只有走进真实世界,与社会和他人建立联结,才能实现理想。

拥有更多话语权和能力之后,池大为靠着理想主义的信念和赤子之心,不忘自己贫苦出身,想着底层老百姓的难处,立志做个好官。因为地方传染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救治,池大为就借助媒体和民众的呼声,重新启动对地方传染病的筛查,申请专款专用的防治资金。为防止钱到不了病人手里,他还亲自带医疗队去县里跑了半个月,坐诊看病,为无助的乡民争取救助。

空谈理想不得志,未付行动暗自伤。在大家都关注的人情世故之外,我更愿看池大为通过一生奋斗所昭示出的人生启迪:唯有以赤子之心,坚守信念,脚踩大地,勇敢追梦,才终有梦想成真的一天。(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