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乡宣言——郑天敏诗集《履印心痕》序之一
郑天敏的诗集《履印心痕》对我的触动很强烈,因为怀乡。
惦念故乡,这是每个时代游子的心声。对诗人而言,这恰是人文主题。从土炕的温热到崎岖的山路,故乡给诗人的灵感总是带着刻刀,一道道划在了心上,划成了岁月磨不去的记忆年轮。
悠悠的乡愁
被一生念想挂牵
那痴情的呼唤
岁月染尽
我来了
——《乡愁,也叫怀乡》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尖端。从日常生活的民俗入手,郑天敏尽可能地用诗歌来展示一个地域的民情与民风,展示底层
蕴藏着的亲情、温馨与美好。这一点,恰跟我的写作立场吻合。唤起人们的乡土记忆,是传承千百年来民族基因最好的方式。本着这样的理念,我写随笔与小说。去年,我有幸成为了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文字统筹,让我的足迹和视角更广更远地遍布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记住乡愁》是一部看得见的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旨在梳理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发掘那些传承千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等。在纪实真切的镜头下,尘封的被淡忘的传统文化也得以延续和发扬。异曲同工,聚焦乡土,初衷一样。只不过,郑天敏以诗歌的方式来阐释。
夕阳,蹲在西山之巅
用回眸的眼神,给
洄泉洒下金黄色光芒
——《睡在牛背上的童年》
洄泉是郑天敏的故乡,是他诗歌灵感的源泉。写童年,牛背驮起的幸福如同金黄色的阳光,通透敞亮。郑天敏的诗极富质感,动词的使用灵活多变,有回味的韧性。一个蹲字,形神兼备,令人叫绝。
在郑天敏的诗集《履印心痕)中,对故乡和亲人眷恋的章节几乎涵盖了全篇。写庄稼,写农具,写季节,或风或雨或雪,都成为了诗人笔下怀乡的载体,抒情的道具。在《同题抒怀》章节中,诗人的足迹虽然走远,但记忆的音符还是没有离开对故乡的眷念和怀旧。可以说,诗集《履印心痕》是诗人郑天敏广而告之的怀乡宣言。
昨夜,一滴泪痕
将异乡的枕巾打湿
带有盐度的味道,把
思念浸渍得隐隐作痛
于是,借皎皎月色
让寒蝉伴着挂牵上路
翅翼煽起家乡炊烟
——《家春秋》
在郑天敏的诗稿中,这种激情迸发的作品很多,读来生动。记忆故乡是文学的核,聚集着持久不衰的正能量。为故乡而歌,诗人的脑海里永远映射着艺术的斑驳亮点。
何为故乡?心如种子般落下去的地方。
故乡是父辈们物质的载体,是诗人们精神的归宿。为故乡而歌,郑天敏的诗有根!
上一篇: 提升孩子专注力——读《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下一篇: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