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凉文艺 > 文学 > 佳作欣赏 > 其他

蔡挺建柳湖

  • 时间:2017-04-17 10:13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蔡挺被派到平凉(渭州)当知府。后来有人说,蔡挺是名声很坏的太师蔡京的族人关系户,是靠蔡京的门路当了知府的。这是关公战秦琼一类的笑话,蔡挺是河南宋城人,蔡京是福建兴化仙游人。蔡挺是英宗赵曙时的官,来平凉当知府时蔡京还是个布衣秀才。蔡京是神宗熙宁年间考上进士,到徽宗崇宁年间才当上太师的。英宗当完皇帝神宗当,神宗当完哲宗当,哲宗当完徽宗当,英宗时的蔡挺当知府,怎么会由三十六年后徽宗时的太师委派呢?把蔡挺蔡京往一块扯,可见官场中关系户的恶劣影响有多深!

  说实在的,蔡挺在平凉的口碑很不错哩!建柳湖就是明证之一。 

  蔡挺当知府后,一次到城西的甘沟巡视,发现有一道水和甘沟河里的水不一样。 

  甘沟河里的水混浊,而这道水清澈无比。下马后再作比较,甘沟河水冰凉,而此水温热。当时正是冬末春初,流水竟然温热,这引起了蔡挺极大兴趣。他顺着这道水走了约三里,水流入一片沙地再不见流出来。回府后,他当即派人去查这水到底流到何处去了。很快,查清楚了,这道水潜入地下流了几里,在城外的西北角出了地面,但不是流出来的,而是喷出来的。蔡挺亲自去查看,只见水咕嘟嘟、咕嘟嘟地冒出地面三尺多高后,分成无数水花水柱从容不迫地落下,落下的水滴溅出一个三尺方圆的泉,泉中的水溢出泉沿,并不四面流去,而是形成一股溪道,自自然然地向东流去。 

  回来后,蔡挺就和部下商量,在暖泉周围盖建一座避暑阁如何?部下随即陪阴阳去看风水,回来报告说,阴阳先生讲,那是一块风水宝地。那地在城西北,西为金为白有麒麟,北为水为黑有神龟。金生水,主运昌。白黑分明,昼夜有别。有毛之虫三百六十,麒麟为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神龟为长。麒麟引吉祥;神龟引永久,真是一块难得的好地方呀。 

  蔡挺高兴极了,决定天稍一暖和就动工,并指示,不能只建一座避暑阁,要造成游园,泉旁有阁,阁旁有湖,湖内有亭。要掘湖纳暖泉的水,绕湖移栽柳树,这座游园就叫柳湖。 

  柳湖避暑阁建好后,正好朝廷派人来平凉视察,蔡挺就带着大小官员和一群妓女陪朝廷来使到柳湖娱乐。官员们饮酒,妓女奏乐歌舞,要画面有画面,要动感有动感,气氛好极了。高潮过了就有转折,一阵秋风吹来,蔡挺有了人生感慨,借着四五分醉意,提笔填出一阙《喜迁莺》…… 

  霜天秋晚,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声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东,尽囊犍锦带,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尽,烽火一把,时报平安耗。圣主忧边,戚怀邈远,骄寇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倾倒。 

  填好后,递给朝廷来使,说:“见笑了,见笑了。”朝廷来使看后没有笑,只是看的过程中点了几次头,捋了几次胡子。朝使看完便让众官传读。众官看后,这边的叫好,那边的称妙,一位妓女不失时机地抚琴,柔声娇调地唱起了《喜迁莺》。听着听着,蔡挺心头打了个寒颤:这《喜迁莺》调子悲凉,况且词中有怨朝廷把他派到这穷困的边陲之嫌,传到朝廷,皇上说他借词泄愤,怪罪下来咋办?这一想,额上出了冷汗,连忙制止妓女不要再唱了,借口《喜迁莺》还要改,便把写着黑字的白纸收到自己手里。 

  谁知朝使是个眼看山川心绘地图的人,把《喜迁莺》看了一遍,就一字不错半字不落地记在了心中,回朝后,就把这词写出来呈给皇帝看。神宗一看,虽然觉得意境悲凉中含有怨气,但词中“尽道君恩须报”、“圣主忧边,戚怀邈远”,使神宗心中甜滋滋的。尤其“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倾倒”更合了神宗及时享乐的心意,便连说“好词!好词!” 

  皇上金口玉牙叫了好,一时间,《喜迁莺》在京城火爆走红,大官小官争相拜读,大小妓院争相传唱。不久,蔡挺就调回京城,升到枢密院任统管全国军事和边防的副使。看来写文章也是一条当官的路,只是一定要把准皇上的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蔡挺建柳湖
时间:2017-04-17 10:13

  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蔡挺被派到平凉(渭州)当知府。后来有人说,蔡挺是名声很坏的太师蔡京的族人关系户,是靠蔡京的门路当了知府的。这是关公战秦琼一类的笑话,蔡挺是河南宋城人,蔡京是福建兴化仙游人。蔡挺是英宗赵曙时的官,来平凉当知府时蔡京还是个布衣秀才。蔡京是神宗熙宁年间考上进士,到徽宗崇宁年间才当上太师的。英宗当完皇帝神宗当,神宗当完哲宗当,哲宗当完徽宗当,英宗时的蔡挺当知府,怎么会由三十六年后徽宗时的太师委派呢?把蔡挺蔡京往一块扯,可见官场中关系户的恶劣影响有多深!

  说实在的,蔡挺在平凉的口碑很不错哩!建柳湖就是明证之一。 

  蔡挺当知府后,一次到城西的甘沟巡视,发现有一道水和甘沟河里的水不一样。 

  甘沟河里的水混浊,而这道水清澈无比。下马后再作比较,甘沟河水冰凉,而此水温热。当时正是冬末春初,流水竟然温热,这引起了蔡挺极大兴趣。他顺着这道水走了约三里,水流入一片沙地再不见流出来。回府后,他当即派人去查这水到底流到何处去了。很快,查清楚了,这道水潜入地下流了几里,在城外的西北角出了地面,但不是流出来的,而是喷出来的。蔡挺亲自去查看,只见水咕嘟嘟、咕嘟嘟地冒出地面三尺多高后,分成无数水花水柱从容不迫地落下,落下的水滴溅出一个三尺方圆的泉,泉中的水溢出泉沿,并不四面流去,而是形成一股溪道,自自然然地向东流去。 

  回来后,蔡挺就和部下商量,在暖泉周围盖建一座避暑阁如何?部下随即陪阴阳去看风水,回来报告说,阴阳先生讲,那是一块风水宝地。那地在城西北,西为金为白有麒麟,北为水为黑有神龟。金生水,主运昌。白黑分明,昼夜有别。有毛之虫三百六十,麒麟为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神龟为长。麒麟引吉祥;神龟引永久,真是一块难得的好地方呀。 

  蔡挺高兴极了,决定天稍一暖和就动工,并指示,不能只建一座避暑阁,要造成游园,泉旁有阁,阁旁有湖,湖内有亭。要掘湖纳暖泉的水,绕湖移栽柳树,这座游园就叫柳湖。 

  柳湖避暑阁建好后,正好朝廷派人来平凉视察,蔡挺就带着大小官员和一群妓女陪朝廷来使到柳湖娱乐。官员们饮酒,妓女奏乐歌舞,要画面有画面,要动感有动感,气氛好极了。高潮过了就有转折,一阵秋风吹来,蔡挺有了人生感慨,借着四五分醉意,提笔填出一阙《喜迁莺》…… 

  霜天秋晚,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声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东,尽囊犍锦带,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尽,烽火一把,时报平安耗。圣主忧边,戚怀邈远,骄寇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倾倒。 

  填好后,递给朝廷来使,说:“见笑了,见笑了。”朝廷来使看后没有笑,只是看的过程中点了几次头,捋了几次胡子。朝使看完便让众官传读。众官看后,这边的叫好,那边的称妙,一位妓女不失时机地抚琴,柔声娇调地唱起了《喜迁莺》。听着听着,蔡挺心头打了个寒颤:这《喜迁莺》调子悲凉,况且词中有怨朝廷把他派到这穷困的边陲之嫌,传到朝廷,皇上说他借词泄愤,怪罪下来咋办?这一想,额上出了冷汗,连忙制止妓女不要再唱了,借口《喜迁莺》还要改,便把写着黑字的白纸收到自己手里。 

  谁知朝使是个眼看山川心绘地图的人,把《喜迁莺》看了一遍,就一字不错半字不落地记在了心中,回朝后,就把这词写出来呈给皇帝看。神宗一看,虽然觉得意境悲凉中含有怨气,但词中“尽道君恩须报”、“圣主忧边,戚怀邈远”,使神宗心中甜滋滋的。尤其“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倾倒”更合了神宗及时享乐的心意,便连说“好词!好词!” 

  皇上金口玉牙叫了好,一时间,《喜迁莺》在京城火爆走红,大官小官争相拜读,大小妓院争相传唱。不久,蔡挺就调回京城,升到枢密院任统管全国军事和边防的副使。看来写文章也是一条当官的路,只是一定要把准皇上的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