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凉文艺 > 文艺动态

画笔绘人生——王海成的艺术之路

  • 时间:2024-04-24 10:18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一双手,灵动而有力;一支笔,轻盈而富有韵律;一砚墨,浓郁而深邃。在这墨香与纸韵的交融中,情感流淌,思绪翩跹;在画卷之上,意境舒展,神韵飞扬。对于王海成而言,绘画不仅是他毕生的热爱,更是他灵魂的寄托;而传承传统文化,则是他矢志不渝、毕生追求的使命与荣光。

王海成是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副教授、甘肃画院国画院画家、兰州青少年书画协会主席。他以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近年来甘肃画坛的知名画家,同时在美术史论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出版了专著,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其理论水平被省城美术界普遍认可。

上世纪60年代末,王海成出生在灵台县什字塬上一个宁静的小村庄。他的童年,虽家境贫寒,却充满了无拘无束的快乐。少年时代的他,一边协助家中农事,一边孜孜不倦地求学。那时的村庄,偶尔会有县放映队带来电影,而看电影成了王海成最向往的时刻,尤其是《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后来,他得到了一张潘冬子的剧照画报,便用稚嫩的手,一次次地描摹,那份热爱与执着,为日后的艺术之路播下了种子。

小学至初中,王海成对书籍有着深厚的喜爱,这或许受到了他哥哥的熏陶。他的哥哥,一位出类拔萃的“学霸”,不仅是他心中的偶像,更是他求学的引路人。哥哥在高中毕业后考入兰州大学,后又远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深造,他的鼓励与资助,成为王海成求学的坚实后盾。那时的王海成,常常一边品味着饭香,一边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而绘画,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十岁起,他便自学绘画,哥哥在兰州大学时,为他购置了石膏像、铅笔及绘画书籍,其中《徐悲鸿素描》与《顾生岳速写》更是成为他艺术道路上的启蒙之作。

1987年,王海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宁本溪冶金专科学校,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那个竞争激烈的高考年代,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成就。199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兰州市第十三中学任教,虽初为人师,教授语文仅一年多,但因学校缺乏美术教师,他毅然转行至美术教育。1998年7月,王海成考入兰州市教育学院美术系,正式开启了系统的绘画学习之旅,他选择了写意人物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任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课教师时,他常常为学生示范,与学生共同创作人物画,这种教学相长的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技艺,更助长了他的创作灵感。

如同少年时期对书籍的痴迷,王海成对绘画的热情从未减退。1999年,他进入西北民族大学进修美术教育专业,获本科学历。2015年,他又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万成导师的人物画高研班,深造技艺。自此,他在美术教学与绘画的道路上已走过了三十余载,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王海成在教学之余,一直坚持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作。他的人物画创作,一类是乡土人物,主要以陇东人物为素材;还有一类是藏族人物,主要以甘南和四川藏区的人物为创作素材。2015年7月,王海成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学习时,在导师王万成(甘肃画院院长,曾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人物画高研班导师)的工作室系统接受中国写意人物画的训练。在这期间,他曾7次进入四川阿坝州、甘南草原等地采风写生,这对他后来在专业方面的提高帮助很大,也是他真正创作写意人物画的开始。为了搜集素材和创作灵感,他每年寒暑假期间都会深入甘南和四川藏区,甚至独自一人驱车数百公里去牧民家写生,用自己的画笔和心灵跟那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近距离地交流,用心去感悟那些飘扬的经幡、肃穆的寺庙、安静的河流,正因为有了这些长期的积累,王海成笔下的藏族人物才具有了生活的深度和感人的力量。

“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严酷的自然环境养成他们坚韧的性格与宽广的胸怀,在和困难做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又养成了他们乐观、浪漫的气质。我在画戏曲人物和藏族人物时,主要考虑如何去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对画中人物形体的提炼与概括,画出我心中的形象。这是一个快乐且有挑战的过程,要融入文化思考,就如同写一篇文章,除过通顺流畅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画人物也是一样,这两种题材的人物画,在主题表现上都带着挑战性,但都很让我享受创作的过程。”王海成告诉记者。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比如秦腔,早在秦朝就有,号称梆子戏的开山鼻祖,自发端至今流传了几千年,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戏曲元素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包含了释、道、儒等中国古代朴素哲学的内容。戏里戏外展现的都是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达欢意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等重要内容。戏曲的服饰、道具、人物造型等外部形式,又很适合用国画人物去表现。戏曲人物这一题材有很广泛的挖掘价值,因此,王海成也将戏曲艺术作为人物画的表现题材之一。

近10年来,王海成的画作参加省市级展览30余次,入编各种画集就20余本。2017年7月,由北京、兰州两地10位书画家组团的中国画联展,在日本广岛吴市立美术馆展出。王海成是参展画家之一,参展作品为国画《藏族人物》,受到了日本友人的好评。2018年5月,兰州市文联主办的“黄河之都·金城兰州——兰州市美术书法作品展”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他以陇东地区热爱秦腔艺术的戏迷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中国人物画作品《戏迷春秋》,经组委会严格选拔后入展,这幅画既展现民间艺术的魅力,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王海成不仅在绘画和教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积极投身于美术史论的研究。他凭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以及多年不懈的读书积累,为绘画艺术注入了独特的思考深度。这种深厚的学养使王海成的思想更加深邃,而这种深刻性又不自觉地反映在他的画作之中。他的中文功底不仅使绘画思考更加厚重,也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自2018年起,王海成倾注大量心血撰写了专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赏析》,该书于2022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他对春秋至晚清时期的古代绘画作品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赏析,共计117篇,全书字数高达23万,充分展现了他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当时,我给兰州的一些画家写美术评论文章,后来发现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在学术、意趣、境界等方面,更具深入挖掘的价值,于是将精力转入对古画的研究。”王海成向记者讲述专著创作的初衷及经过。这本书主要从春秋时代的墓室壁画写起,一直到晚清“海上会画派”结束,共选了一百一十七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进行评析。评析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古代的墓室壁画,二是他喜欢的部分古画,三是对历史上从五代十国至晚清时期的主要画派进行了归纳评析。所有评析作品,均以挖掘作者的生平及画作的历史背景为出发点,以典籍记载中历代评论家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感受,形成赏析文章,注重自我观点与学术感受。王海成坦言,这本书因为体量大,涉及的历史知识与专业知识点非常多,所以撰写的过程很艰难。面对一张古画,首先得查阅资料,将各种文献中记载的信息收集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个整体印象,然后带着情感去写赏析文章,这样写成的文字,才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情感高度,其中画派的归纳与梳理难度较大,主要是画派的历史成因、历史价值、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的定位较难把握,王海成因此在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市图书馆,还有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的图书馆,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最后经过分析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从而使赏析文章显得饱满厚重。

“中国古代画论内容丰厚庞杂,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里面所涉及的文史哲方面的内容很丰富,尤其与中国古代释、道、儒三家的哲学体系联系紧密,古代以及近、当代对于中国画论的研究很成功。但面对中国绘画目前的繁荣景象,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画论的学者还是相对较少,尤其是适合于画家群体阅读的画论相对较少,我想写一部完整的画论解读著作,适合美术工作者阅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突出我的观点。”王海成表示。

除此,他也是《敦煌一脉——甘肃美术创作理论文集》的编委,参与主编兰州市第一届美术作品集。为甘肃、山东、新疆等地的画家写评论30余篇,共计8万余字。

目前,王海成一边创作一边研究中国画论。他的第二本专著《中国画论品鉴》,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约稿,正在写作中,预计2027年完成,大约35万字。

对于王海成而言,他的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及美术史论研究之路艰辛而漫长,但他正乐此不疲地奋斗着。(柳静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画笔绘人生——王海成的艺术之路
时间:2024-04-24 10:18

一双手,灵动而有力;一支笔,轻盈而富有韵律;一砚墨,浓郁而深邃。在这墨香与纸韵的交融中,情感流淌,思绪翩跹;在画卷之上,意境舒展,神韵飞扬。对于王海成而言,绘画不仅是他毕生的热爱,更是他灵魂的寄托;而传承传统文化,则是他矢志不渝、毕生追求的使命与荣光。

王海成是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副教授、甘肃画院国画院画家、兰州青少年书画协会主席。他以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近年来甘肃画坛的知名画家,同时在美术史论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出版了专著,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其理论水平被省城美术界普遍认可。

上世纪60年代末,王海成出生在灵台县什字塬上一个宁静的小村庄。他的童年,虽家境贫寒,却充满了无拘无束的快乐。少年时代的他,一边协助家中农事,一边孜孜不倦地求学。那时的村庄,偶尔会有县放映队带来电影,而看电影成了王海成最向往的时刻,尤其是《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后来,他得到了一张潘冬子的剧照画报,便用稚嫩的手,一次次地描摹,那份热爱与执着,为日后的艺术之路播下了种子。

小学至初中,王海成对书籍有着深厚的喜爱,这或许受到了他哥哥的熏陶。他的哥哥,一位出类拔萃的“学霸”,不仅是他心中的偶像,更是他求学的引路人。哥哥在高中毕业后考入兰州大学,后又远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深造,他的鼓励与资助,成为王海成求学的坚实后盾。那时的王海成,常常一边品味着饭香,一边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而绘画,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十岁起,他便自学绘画,哥哥在兰州大学时,为他购置了石膏像、铅笔及绘画书籍,其中《徐悲鸿素描》与《顾生岳速写》更是成为他艺术道路上的启蒙之作。

1987年,王海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宁本溪冶金专科学校,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那个竞争激烈的高考年代,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成就。199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兰州市第十三中学任教,虽初为人师,教授语文仅一年多,但因学校缺乏美术教师,他毅然转行至美术教育。1998年7月,王海成考入兰州市教育学院美术系,正式开启了系统的绘画学习之旅,他选择了写意人物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任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课教师时,他常常为学生示范,与学生共同创作人物画,这种教学相长的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技艺,更助长了他的创作灵感。

如同少年时期对书籍的痴迷,王海成对绘画的热情从未减退。1999年,他进入西北民族大学进修美术教育专业,获本科学历。2015年,他又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万成导师的人物画高研班,深造技艺。自此,他在美术教学与绘画的道路上已走过了三十余载,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王海成在教学之余,一直坚持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作。他的人物画创作,一类是乡土人物,主要以陇东人物为素材;还有一类是藏族人物,主要以甘南和四川藏区的人物为创作素材。2015年7月,王海成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学习时,在导师王万成(甘肃画院院长,曾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人物画高研班导师)的工作室系统接受中国写意人物画的训练。在这期间,他曾7次进入四川阿坝州、甘南草原等地采风写生,这对他后来在专业方面的提高帮助很大,也是他真正创作写意人物画的开始。为了搜集素材和创作灵感,他每年寒暑假期间都会深入甘南和四川藏区,甚至独自一人驱车数百公里去牧民家写生,用自己的画笔和心灵跟那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近距离地交流,用心去感悟那些飘扬的经幡、肃穆的寺庙、安静的河流,正因为有了这些长期的积累,王海成笔下的藏族人物才具有了生活的深度和感人的力量。

“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严酷的自然环境养成他们坚韧的性格与宽广的胸怀,在和困难做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又养成了他们乐观、浪漫的气质。我在画戏曲人物和藏族人物时,主要考虑如何去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对画中人物形体的提炼与概括,画出我心中的形象。这是一个快乐且有挑战的过程,要融入文化思考,就如同写一篇文章,除过通顺流畅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画人物也是一样,这两种题材的人物画,在主题表现上都带着挑战性,但都很让我享受创作的过程。”王海成告诉记者。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比如秦腔,早在秦朝就有,号称梆子戏的开山鼻祖,自发端至今流传了几千年,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戏曲元素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包含了释、道、儒等中国古代朴素哲学的内容。戏里戏外展现的都是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达欢意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等重要内容。戏曲的服饰、道具、人物造型等外部形式,又很适合用国画人物去表现。戏曲人物这一题材有很广泛的挖掘价值,因此,王海成也将戏曲艺术作为人物画的表现题材之一。

近10年来,王海成的画作参加省市级展览30余次,入编各种画集就20余本。2017年7月,由北京、兰州两地10位书画家组团的中国画联展,在日本广岛吴市立美术馆展出。王海成是参展画家之一,参展作品为国画《藏族人物》,受到了日本友人的好评。2018年5月,兰州市文联主办的“黄河之都·金城兰州——兰州市美术书法作品展”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他以陇东地区热爱秦腔艺术的戏迷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中国人物画作品《戏迷春秋》,经组委会严格选拔后入展,这幅画既展现民间艺术的魅力,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王海成不仅在绘画和教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积极投身于美术史论的研究。他凭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以及多年不懈的读书积累,为绘画艺术注入了独特的思考深度。这种深厚的学养使王海成的思想更加深邃,而这种深刻性又不自觉地反映在他的画作之中。他的中文功底不仅使绘画思考更加厚重,也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自2018年起,王海成倾注大量心血撰写了专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赏析》,该书于2022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他对春秋至晚清时期的古代绘画作品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赏析,共计117篇,全书字数高达23万,充分展现了他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当时,我给兰州的一些画家写美术评论文章,后来发现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在学术、意趣、境界等方面,更具深入挖掘的价值,于是将精力转入对古画的研究。”王海成向记者讲述专著创作的初衷及经过。这本书主要从春秋时代的墓室壁画写起,一直到晚清“海上会画派”结束,共选了一百一十七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进行评析。评析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古代的墓室壁画,二是他喜欢的部分古画,三是对历史上从五代十国至晚清时期的主要画派进行了归纳评析。所有评析作品,均以挖掘作者的生平及画作的历史背景为出发点,以典籍记载中历代评论家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感受,形成赏析文章,注重自我观点与学术感受。王海成坦言,这本书因为体量大,涉及的历史知识与专业知识点非常多,所以撰写的过程很艰难。面对一张古画,首先得查阅资料,将各种文献中记载的信息收集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个整体印象,然后带着情感去写赏析文章,这样写成的文字,才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情感高度,其中画派的归纳与梳理难度较大,主要是画派的历史成因、历史价值、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的定位较难把握,王海成因此在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市图书馆,还有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的图书馆,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最后经过分析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从而使赏析文章显得饱满厚重。

“中国古代画论内容丰厚庞杂,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里面所涉及的文史哲方面的内容很丰富,尤其与中国古代释、道、儒三家的哲学体系联系紧密,古代以及近、当代对于中国画论的研究很成功。但面对中国绘画目前的繁荣景象,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画论的学者还是相对较少,尤其是适合于画家群体阅读的画论相对较少,我想写一部完整的画论解读著作,适合美术工作者阅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突出我的观点。”王海成表示。

除此,他也是《敦煌一脉——甘肃美术创作理论文集》的编委,参与主编兰州市第一届美术作品集。为甘肃、山东、新疆等地的画家写评论30余篇,共计8万余字。

目前,王海成一边创作一边研究中国画论。他的第二本专著《中国画论品鉴》,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约稿,正在写作中,预计2027年完成,大约35万字。

对于王海成而言,他的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及美术史论研究之路艰辛而漫长,但他正乐此不疲地奋斗着。(柳静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