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凉文艺 > 文艺动态

寻找王小波

  • 时间:2024-04-12 11:13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二十多年前,办校报的师兄问我:“你喜欢王小波吗?”我不知道王小波是谁。他说看看吧,很好的。

初次看王小波,已是一年之后的2004年秋。从此数年,王小波和潘军的作品成了我的枕边书。

很难想象,当时距离王小波去世仅仅只过去7年时间。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自己的寓所里孤独去世。几个月前,他捏着一把哗啦作响的钥匙跟朋友说,写书不行了,他要开大卡车去谋生。

王小波生前的愿望是能有2万个读者,生前没有完成,后来读者无数。

王小波的得意之作《黄金时代》在香港地区出版时,将名字改为《王二风流史》;《唐人》系列故事在内地出版,叫《唐人秘传故事》,都要加点低俗化的噱头。为了能侧着身子走过逼仄的瓶颈,王小波忍受了多少妥协?

王小波去世一个月后,《时代三部曲》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王小波热延续至今。

去年四月,借北京学习之机,终于有了宽松的时间,也有从容的心态。于是挑了春和景明的4月8日(周六)早晨去,先后乘坐公交、地铁,转了5趟车,到中午才抵达后白虎涧村,步行穿越村落,来到昌平区佛山陵园,用时大约4个小时。

陵园位于京西北山麓佛山脚下,绵长石山像是一把镇尺,稳稳地压在西边。大老远看见,山脉高大峥嵘,给人很强的压迫感,走到山前,压迫感更加强烈。

一区新八区入口距离陵园大门口不远,进到新八区,就能看到树荫笼罩下,错落的阶梯石台上,高高低低林立的墓碑。没有固定的窄道可走,只能攀爬而上,颇费力。好不容易爬到小山顶部,却未能看见王小波墓,只好又撤下来,自下而上重新张望。结合日常了解掌握,知道王小波墓靠山而建,前面还有金属的栅栏,于是我便在山腰上寻找山头和栅栏,最后在山包的西南边终于找到。

李银河在自传《人间采蜜记》里写道,王小波去后,她跑遍北京,给王小波找了这块地儿。她直接找到一块巨石,在石根儿上凿洞,把王小波的骨灰放进去,又彻底封堵起来。

王小波墓跟王小波一样,也跟他笔下的“王二”们一样,特立独行,自由野蛮。我靠石壁放下一把白菊花,看着石体上凿出的“王小波之墓 1952—1997”一行端庄潇洒的字,不禁双手合十,有点意外自己终于站到了这里。一个乡镇小说家,居然有机会拜谒到王小波,了却了20年的心愿,何其幸运。

墓前应该来过很多人,有人献花,也有人放下苹果、橘子之类的水果,还有人写了信,但我没拆开看。有好多口罩(看来疫情期间的拜谒依然频繁),人们在白色一面上写了东西就留在这里,表达追思之情。最现眼的,是一本翻开的《黄金时代》,正是王小波自序《我的师承》的第一页。这个有心人想必在人生的某个重要时刻,有赖王小波提起了一盏灯,于是照亮了一个答案。是的,王小波也是我的提灯人。

我的师承里必然缺少不了王小波,他给我教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我学到了在社会固化规训形态之下,如何追求心灵自由的人间清醒,如何尊重常识、作讲道理的人,也知道了人活着并不是单纯是为了活着,还需要形而上的诗意永久摇曳。

我只能把脚下那些别人留下的东西重新摆布整齐,把每把菊花上面的塑料纸都拆下,揉成一大团,好带出陵园,我只能做到这些。

在山上待了大致20多分钟,就下了山。到了陵园大门口,几位北京老人正说这山上埋了一个叫王小波作家,我就给他们边走边介绍。

步行到后白虎涧村的村口(村口到陵园1.7公里,折返共3.4公里),我在路边等车。这趟“临客”是4月1日至11月15日才有,其余的月份是不发车的,而且发车的频次很长,一直等了40多分钟才来了车,回到16号线地铁的起点站北安河站。

没有计划,临时起意,顺路又去了万寿寺,王小波的长篇小说《万寿寺》和这里有关。

万寿寺里红墙彩瓦,古木处处,粗壮肃穆,一些开花的树被人围观着咔嚓拍照。走了一圈,《万寿寺》中记载的已经彻底破旧了的寺院跟着王小波走了,“……房檐下的檩条百孔千疮,成了雨燕筑巢的地方,燕子屎把房前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地带,只在门前留下了黑色的通道……”如今寺院修葺得颜色鲜艳,到处干干净净,唯有那“敕建护国万寿寺”的牌匾,沧桑地在现在和过去之间达成了某种欲说还休的联系。

王小波的作品读来总是让人快乐,那个貌似可乐的王二,一会一米九,一会一米五,可矬可高,可宽可窄,一会笑面虎,一会装面瘫,一会假正经,一会耍流氓,每一个王二的故事,都会让人笑着悲伤,悲伤完了又想发笑。“王二”们如此乐园,又如此忧伤,真正抵达了喜剧的精神内核。

王小波的小说里有很多熠熠生辉的片段,他用出类拔萃的想象力,构架了多个完整的、开放的世界,很像《盗梦空间》里的造梦师,恢宏唯美的唐朝长安、大雪弥漫的歌台舞榭、如棋盘工整的长安七十二坊……画面感极强,代入感极深,所谓诗意,正是如此。在虚无的世界里做一个诗意的人,多少是一种安慰,我们凭空拥有了大晴天的白云朵,和细雨中的蔷薇花,这一些都很好。(曹鹏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寻找王小波
时间:2024-04-12 11:13

二十多年前,办校报的师兄问我:“你喜欢王小波吗?”我不知道王小波是谁。他说看看吧,很好的。

初次看王小波,已是一年之后的2004年秋。从此数年,王小波和潘军的作品成了我的枕边书。

很难想象,当时距离王小波去世仅仅只过去7年时间。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自己的寓所里孤独去世。几个月前,他捏着一把哗啦作响的钥匙跟朋友说,写书不行了,他要开大卡车去谋生。

王小波生前的愿望是能有2万个读者,生前没有完成,后来读者无数。

王小波的得意之作《黄金时代》在香港地区出版时,将名字改为《王二风流史》;《唐人》系列故事在内地出版,叫《唐人秘传故事》,都要加点低俗化的噱头。为了能侧着身子走过逼仄的瓶颈,王小波忍受了多少妥协?

王小波去世一个月后,《时代三部曲》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王小波热延续至今。

去年四月,借北京学习之机,终于有了宽松的时间,也有从容的心态。于是挑了春和景明的4月8日(周六)早晨去,先后乘坐公交、地铁,转了5趟车,到中午才抵达后白虎涧村,步行穿越村落,来到昌平区佛山陵园,用时大约4个小时。

陵园位于京西北山麓佛山脚下,绵长石山像是一把镇尺,稳稳地压在西边。大老远看见,山脉高大峥嵘,给人很强的压迫感,走到山前,压迫感更加强烈。

一区新八区入口距离陵园大门口不远,进到新八区,就能看到树荫笼罩下,错落的阶梯石台上,高高低低林立的墓碑。没有固定的窄道可走,只能攀爬而上,颇费力。好不容易爬到小山顶部,却未能看见王小波墓,只好又撤下来,自下而上重新张望。结合日常了解掌握,知道王小波墓靠山而建,前面还有金属的栅栏,于是我便在山腰上寻找山头和栅栏,最后在山包的西南边终于找到。

李银河在自传《人间采蜜记》里写道,王小波去后,她跑遍北京,给王小波找了这块地儿。她直接找到一块巨石,在石根儿上凿洞,把王小波的骨灰放进去,又彻底封堵起来。

王小波墓跟王小波一样,也跟他笔下的“王二”们一样,特立独行,自由野蛮。我靠石壁放下一把白菊花,看着石体上凿出的“王小波之墓 1952—1997”一行端庄潇洒的字,不禁双手合十,有点意外自己终于站到了这里。一个乡镇小说家,居然有机会拜谒到王小波,了却了20年的心愿,何其幸运。

墓前应该来过很多人,有人献花,也有人放下苹果、橘子之类的水果,还有人写了信,但我没拆开看。有好多口罩(看来疫情期间的拜谒依然频繁),人们在白色一面上写了东西就留在这里,表达追思之情。最现眼的,是一本翻开的《黄金时代》,正是王小波自序《我的师承》的第一页。这个有心人想必在人生的某个重要时刻,有赖王小波提起了一盏灯,于是照亮了一个答案。是的,王小波也是我的提灯人。

我的师承里必然缺少不了王小波,他给我教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我学到了在社会固化规训形态之下,如何追求心灵自由的人间清醒,如何尊重常识、作讲道理的人,也知道了人活着并不是单纯是为了活着,还需要形而上的诗意永久摇曳。

我只能把脚下那些别人留下的东西重新摆布整齐,把每把菊花上面的塑料纸都拆下,揉成一大团,好带出陵园,我只能做到这些。

在山上待了大致20多分钟,就下了山。到了陵园大门口,几位北京老人正说这山上埋了一个叫王小波作家,我就给他们边走边介绍。

步行到后白虎涧村的村口(村口到陵园1.7公里,折返共3.4公里),我在路边等车。这趟“临客”是4月1日至11月15日才有,其余的月份是不发车的,而且发车的频次很长,一直等了40多分钟才来了车,回到16号线地铁的起点站北安河站。

没有计划,临时起意,顺路又去了万寿寺,王小波的长篇小说《万寿寺》和这里有关。

万寿寺里红墙彩瓦,古木处处,粗壮肃穆,一些开花的树被人围观着咔嚓拍照。走了一圈,《万寿寺》中记载的已经彻底破旧了的寺院跟着王小波走了,“……房檐下的檩条百孔千疮,成了雨燕筑巢的地方,燕子屎把房前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地带,只在门前留下了黑色的通道……”如今寺院修葺得颜色鲜艳,到处干干净净,唯有那“敕建护国万寿寺”的牌匾,沧桑地在现在和过去之间达成了某种欲说还休的联系。

王小波的作品读来总是让人快乐,那个貌似可乐的王二,一会一米九,一会一米五,可矬可高,可宽可窄,一会笑面虎,一会装面瘫,一会假正经,一会耍流氓,每一个王二的故事,都会让人笑着悲伤,悲伤完了又想发笑。“王二”们如此乐园,又如此忧伤,真正抵达了喜剧的精神内核。

王小波的小说里有很多熠熠生辉的片段,他用出类拔萃的想象力,构架了多个完整的、开放的世界,很像《盗梦空间》里的造梦师,恢宏唯美的唐朝长安、大雪弥漫的歌台舞榭、如棋盘工整的长安七十二坊……画面感极强,代入感极深,所谓诗意,正是如此。在虚无的世界里做一个诗意的人,多少是一种安慰,我们凭空拥有了大晴天的白云朵,和细雨中的蔷薇花,这一些都很好。(曹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