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凉文艺 > 文艺动态

《泾河传》之二十八:南佐:蓬勃的谷粒

  • 时间:2024-03-26 17:34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第一次知道徐磊和他的南佐博物馆,是2017年底参加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年会的时候。我没想到,南佐这么文雅的名字,居然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更出人意料的是,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前2000年之间,一个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居然就悄悄地藏在黄土高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里。

南佐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西峰区后官寨镇,位于董志原西北塬畔,距西峰区5公里。站在村头俯视,就可以看到莽苍河川里蛇一样游动的蒲河。

南佐遗址首次被发现,始于1964年的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从1985年至1996年10年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科研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300多平方米。已探明的遗址总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7米不等。清理了多处房址、炕址和大型灰坑等,采集到不少陶、石、骨器标本,为研究原始社会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样貌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南佐遗址的基本形制是以一座大型夯筑祭祀性殿堂建筑为主,周围筑有小型房址,呈众星捧月状。这座大型夯筑祭祀性殿堂呈长方形,前堂后室,南北长33.5米,东西宽18.8米,室内面积630平方米,墙体为纯净的黄土平地板夹夯筑,墙体外侧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南部敞开无墙。室内抹有白灰面,室外三面墙基下有散水,明显是烧烤过的。周围小型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平面圆角长方形或吕字形,面积约为16平方米左右,居住面及四壁均抹白灰面。墙外堆积物杂乱无章,内有大量红烧土块及动物骨骼、炭化粮食等。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残片及石斧、石刀、纺轮、骨笄、匕、镞、针等。陶器主要有平沿小口尖底瓶、宽平沿盆、盘、罐、缸、瓮等,通常在宽沿盆内彩绘各种图案。纹饰多为横篮纹和绳纹,有少量为方格纹。陶色以红色为主,其次为灰色和少量黑色。

1996年,在对南佐遗址的第五次发掘中,考古人员采集到一批已经炭化的完整稻米样本。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喜的收获,他们精确地数出了稻米的数量:“完整炭化稻米2720粒,碎米约2000粒左右,炭化稻谷187粒。”如此大数量的稻谷出现,至少能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南佐所在的董志原就已经能种植水稻,董志原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其实,能够证明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四五千年以前,董志原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于水稻生长!四五千年以前的南佐聚居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已经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农业等等。

从地理位置上讲,南佐遗址居于董志原西北部的原边。四五千年前黄土大原上就有了人类大型聚居区,这在迄今为止黄土高原已发现的遗址中还是个特例。因为按照常识,大多数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要么选择在半山腰凿窑而居,要么选择在塬边水蚀风剥避风向阳的沟壑里,依据地势,斩削土崖,然后开凿窑洞,以洞穴作为藏身之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还不具备建造房屋的材料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不便于汲水。这样的情形延续了数千年,直到21世纪初都没有改变。离开土窑洞,住进新瓦房是近20年里的事情。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原始聚落中心,南佐遗址的典型性和独特性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南佐遗址最令人瞩目的是其中那座大型夯筑祭祀性殿堂建筑,及其周围的9处大型夯土台基。大型建筑基址结构宏伟,与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基址相近,表明它是泾河流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遗址,这对研究中国仰韶文化时期陇东先民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而同时发现的大量炭化粮食(稻、粟、稷等),是我国古代农业考古的重要材料,对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农业起源、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交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一座重要的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而且是陇东黄土大原地貌上发现的唯一遗址,200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在很长时间里竟然默默无闻,连庆阳当地人都知之甚少。让人隐隐有些担心的是,大型祭祀性殿堂周围的9处大型夯土人工台基,已被人为毁坏,现仅残存4处。多年以前的考古,至今未形成面向社会公布的发掘报告,对其进行的深层文化研究还很少。

直到2015年,一个44岁的陇东汉子出现在了南佐,南佐的名字才清晰而响亮地出现在世人的视野里。他就是徐磊,南佐遗址的义务文保员。其实,他真实的身份只是庆城县的一个农民,由于爱好庆阳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多年的潜心研究,让他成了一个民间的专家。没有人给他发文任命,也没有人给他一分钱的工资,他自己掏腰包,利用南佐遗址旁闲置的农家土窑洞,建成了南佐遗址文化展览馆,里面陈列的不仅有他多年来搜罗收集的陇东石雕、石器、陶器、陶片等实物,还有他专门请有关专家绘制的介绍南佐遗址的示意图及说明文字,以及各种图片。因为南佐,他成了陇东文物考古界的名人。体制内找不到他的名字,可在民间,徐磊馆长的大名尽人皆知。一年四季,常常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一些历史文化爱好者,四处打听,跑到南佐来找“徐馆长”,要看南佐,要听古今。于是,徐磊就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动情地向他们讲他的南佐故事。一年四季,一批又一批热心的来访者,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穿一身迷彩服的徐馆长,听他津津有味地讲他的南佐,这成了董志原上南佐村里最常见的风景。

在当下,一个四线五线城市根本养不了文化,也养不了文化人,这在西北地区是常态。政府财政一直处在焦渴状态,对只花钱不赚钱的文化事业便没有多少热情。建博物馆得有钱,没有人给,徐磊就自己做工程,挣了钱,就全部投入到馆里。多年来,没人给他发工资,也没人给他安排工作任务,他却比任何一个在编的拿工资的正式职工还敬业。多年来,他四处奔波,一直在呼吁,上兰州,与省城考古所的专家交流对接;去北京,向北大的考古专家咨询请教。他心心念念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早日对南佐遗址进行深度开发研究,建立遗址公园,争取正式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佐,了解四五千年前的陇东黄土高原。跑的次数多了,省文物局的领导都以为他是专职文保员,有关南佐的事情不找当地文管部门,指名道姓地要找他。还当着省市文旅部门领导和庆阳市的市长的面说,南佐的事情,你们这个文保员老上来找我们。

我见到徐磊的那天,大雪初霁。跟随徐馆长在他的院子里转上一圈,最令人震撼的是蹲踞在黄土窑院的那上百件古朴的陇东石雕,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狮子。积雪覆盖,狮阵威武,我望着那些头顶雪绒绒帽子的石狮子,那些像圣诞老人一样可爱的石狮子也望着我。它们憨态可掬,或蹲或坐,或趴或卧,面容生动,表情丰富,我甚至都不敢长久地与它们对视,真担心一不小心就让它们读透了心思。石狮子个头都不大,是陇东人常说的石狮娃:有的抱着头,托着腮,作沉思状,像思想者;有的仰着头,张着口,似乎是在仰望星空,质问苍穹;有的歪着脑袋,调皮地盯着我,似乎在发问:你是谁?它们的口,有方的,呲着牙,似乎在向你发威;有圆的,嘬着嘴,似乎要仰天长啸。我几乎要被这群活泼可爱的石狮娃逗笑了,我不知道当初那些没有一点生命的石头,经那些不知姓名的石工手中的錾子、凿子、锤子的鼓捣,竟然会呈现出这般鲜活的生命力来。看着是线条粗犷,刀工粗砺,甚至有点漫不经心,但就是在那看似随意的敲打錾凿下,这石头便有了生气,有了灵魂。

徐馆长告诉我:这些狮子都是他从庆阳那些荒圮的村子里,从马莲河边那些被人遗忘的窑庄、山神庙里拉来的,有的是买的,有的是捡的。看着眼前这一百多蹲石狮子组成的方阵,谁能不承认这是一支威风凛凛的军阵呢?似乎只等着一声令下,它们便会冲锋陷阵,大展雄风。

坐在徐磊的办公室——南佐原边一座半明半暗的地坑庄子的一孔原生态的黄土窑洞,深阔的窑洞脚地上,一条足有两米宽五六米长的原木条桌赫然在目,上面摆满了陶器、瓷器,彩陶片、瓷片,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老物件,全都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幽幽的古意。在温暖的黄土窑洞里,用不失雅致的粗瓷茶盏,喝着徐磊为我们煮的新茶,静静地听他讲他的南佐故事,平静,恬淡,感觉就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

6个年头2000多个日日夜夜,这个一身朴素又一脸沧桑的徐馆长,就植根在他的南佐里,为了一个执着的理想在笃定地坚守,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想起南佐,想起徐馆长,我的眼前一直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在满天繁星的湛蓝碧空下,在阳光灿烂的辽阔大原上,徐磊像个气宇轩昂的将军,每日巡视在他的这石狮子军阵中,充满威仪,自得又满足;想到他坐在偌大的黄土窑洞里,与三五知己一起,喝着茶,把玩着他的珍藏,如数家珍地说着他的南佐的桩桩件件,我的心里便充满莫名的感动和温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徐磊的付出,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2020年3月9日,甘肃省文物局公布了10处黄河文化史前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南佐遗址名列其中。在第一时间,他在微信上向我转达了他无以掩饰的喜悦。2021年3月中旬,一场持续了三四天的特大沙尘暴刚刚过去,徐馆长又发来微信,说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的韩建业教授将亲自带队,与甘肃省考古所、西北工业大学考古队联手,一起对南佐遗址进行新一轮的考古发拙。他的言语中透着明显的激动,我真的替他高兴。

美好的消息终于传来,2021年7月7日,在时隔25年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组成考古工作队,对南佐遗址展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勘探工作。这一次的考古发掘工作持续了3个月时间,发掘面积为1000平方米,期间运用新技术,利用多学科手段开展系统研究,确定南佐遗址的整体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重点对F1房址和周围房址的沟壕、夯土台基进行分析研究。

沉寂的南佐终于被世人关注,徐馆长欣喜的心情无以言表,他在微信圈里动情地说:“南佐记忆,每一步都值得铭记!努力过,便无悔,人间这一遭,值得!”2021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公布了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的最新进展:从初步调查和发掘情况看,南佐仰韶文化晚期环壕聚落遗址总面积大约600万平方米,仅“九台”围绕的核心区就有约30万平方米,是距今约5000年左右最大的中心聚落遗址之一。南佐遗址的新发现,对于客观认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对于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徐磊高兴地说,南佐的春天来了,这一天我盼到了!下一步国家文物局还有新思路,要完善南佐遗址的中长期考古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考古发掘工作,尽可能地全面搞清楚遗址的整体面貌。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南佐遗址在经历了长期的寂寞和被人遗忘以后,终于赶上了好时候。为期3个月的南佐考古发掘,揭开了南佐历史新的一页,也在徐磊的心头打开了一扇窗。

穿透幽暗的时空隧道,所有的目光终于都聚焦到南佐,南佐的神秘面纱一层层地被揭开,考古界对南佐遗址的探索在不断深化,南佐遗址的定义也在不断被刷新:南佐遗址的面积是二里头遗址的两倍,核心区域与另一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实证——良渚遗址的中心区域莫角山台城一样大。其中,主殿建筑面积超过800平方米,室内部分面积达630平方米。这座距今约五千年的房屋,被考古界认为是我国同时期室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遗址总体规模、核心面积、房子体量之大,均前所未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渭河流域的大地湾遗址和泾河流域的南佐遗址,是黄河文明耀眼的双璧。而且,南佐遗址呈现出来的强大王者气象,足以证明陇东地区在当时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或文明社会,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南佐文明,未来可期。目前,省市文物管理部门已经在行动,对遗址核心区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对核心区的民房进行搬迁,对遗址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徐磊盼望已久的南佐遗址公园,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出现。我们衷心期待这座记录5000年前泾河流域中华民族先祖生存史的遗址,能早日还原其真面目。

从蒙昧的远古走向现代文明,来时的路,我们不能忘记。(景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泾河传》之二十八:南佐:蓬勃的谷粒
时间:2024-03-26 17:34

第一次知道徐磊和他的南佐博物馆,是2017年底参加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年会的时候。我没想到,南佐这么文雅的名字,居然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更出人意料的是,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前2000年之间,一个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居然就悄悄地藏在黄土高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里。

南佐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西峰区后官寨镇,位于董志原西北塬畔,距西峰区5公里。站在村头俯视,就可以看到莽苍河川里蛇一样游动的蒲河。

南佐遗址首次被发现,始于1964年的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从1985年至1996年10年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科研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300多平方米。已探明的遗址总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7米不等。清理了多处房址、炕址和大型灰坑等,采集到不少陶、石、骨器标本,为研究原始社会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样貌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南佐遗址的基本形制是以一座大型夯筑祭祀性殿堂建筑为主,周围筑有小型房址,呈众星捧月状。这座大型夯筑祭祀性殿堂呈长方形,前堂后室,南北长33.5米,东西宽18.8米,室内面积630平方米,墙体为纯净的黄土平地板夹夯筑,墙体外侧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南部敞开无墙。室内抹有白灰面,室外三面墙基下有散水,明显是烧烤过的。周围小型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平面圆角长方形或吕字形,面积约为16平方米左右,居住面及四壁均抹白灰面。墙外堆积物杂乱无章,内有大量红烧土块及动物骨骼、炭化粮食等。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残片及石斧、石刀、纺轮、骨笄、匕、镞、针等。陶器主要有平沿小口尖底瓶、宽平沿盆、盘、罐、缸、瓮等,通常在宽沿盆内彩绘各种图案。纹饰多为横篮纹和绳纹,有少量为方格纹。陶色以红色为主,其次为灰色和少量黑色。

1996年,在对南佐遗址的第五次发掘中,考古人员采集到一批已经炭化的完整稻米样本。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喜的收获,他们精确地数出了稻米的数量:“完整炭化稻米2720粒,碎米约2000粒左右,炭化稻谷187粒。”如此大数量的稻谷出现,至少能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南佐所在的董志原就已经能种植水稻,董志原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其实,能够证明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四五千年以前,董志原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于水稻生长!四五千年以前的南佐聚居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已经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农业等等。

从地理位置上讲,南佐遗址居于董志原西北部的原边。四五千年前黄土大原上就有了人类大型聚居区,这在迄今为止黄土高原已发现的遗址中还是个特例。因为按照常识,大多数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要么选择在半山腰凿窑而居,要么选择在塬边水蚀风剥避风向阳的沟壑里,依据地势,斩削土崖,然后开凿窑洞,以洞穴作为藏身之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还不具备建造房屋的材料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不便于汲水。这样的情形延续了数千年,直到21世纪初都没有改变。离开土窑洞,住进新瓦房是近20年里的事情。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原始聚落中心,南佐遗址的典型性和独特性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南佐遗址最令人瞩目的是其中那座大型夯筑祭祀性殿堂建筑,及其周围的9处大型夯土台基。大型建筑基址结构宏伟,与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基址相近,表明它是泾河流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遗址,这对研究中国仰韶文化时期陇东先民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而同时发现的大量炭化粮食(稻、粟、稷等),是我国古代农业考古的重要材料,对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农业起源、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交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一座重要的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而且是陇东黄土大原地貌上发现的唯一遗址,200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在很长时间里竟然默默无闻,连庆阳当地人都知之甚少。让人隐隐有些担心的是,大型祭祀性殿堂周围的9处大型夯土人工台基,已被人为毁坏,现仅残存4处。多年以前的考古,至今未形成面向社会公布的发掘报告,对其进行的深层文化研究还很少。

直到2015年,一个44岁的陇东汉子出现在了南佐,南佐的名字才清晰而响亮地出现在世人的视野里。他就是徐磊,南佐遗址的义务文保员。其实,他真实的身份只是庆城县的一个农民,由于爱好庆阳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多年的潜心研究,让他成了一个民间的专家。没有人给他发文任命,也没有人给他一分钱的工资,他自己掏腰包,利用南佐遗址旁闲置的农家土窑洞,建成了南佐遗址文化展览馆,里面陈列的不仅有他多年来搜罗收集的陇东石雕、石器、陶器、陶片等实物,还有他专门请有关专家绘制的介绍南佐遗址的示意图及说明文字,以及各种图片。因为南佐,他成了陇东文物考古界的名人。体制内找不到他的名字,可在民间,徐磊馆长的大名尽人皆知。一年四季,常常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一些历史文化爱好者,四处打听,跑到南佐来找“徐馆长”,要看南佐,要听古今。于是,徐磊就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动情地向他们讲他的南佐故事。一年四季,一批又一批热心的来访者,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穿一身迷彩服的徐馆长,听他津津有味地讲他的南佐,这成了董志原上南佐村里最常见的风景。

在当下,一个四线五线城市根本养不了文化,也养不了文化人,这在西北地区是常态。政府财政一直处在焦渴状态,对只花钱不赚钱的文化事业便没有多少热情。建博物馆得有钱,没有人给,徐磊就自己做工程,挣了钱,就全部投入到馆里。多年来,没人给他发工资,也没人给他安排工作任务,他却比任何一个在编的拿工资的正式职工还敬业。多年来,他四处奔波,一直在呼吁,上兰州,与省城考古所的专家交流对接;去北京,向北大的考古专家咨询请教。他心心念念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早日对南佐遗址进行深度开发研究,建立遗址公园,争取正式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佐,了解四五千年前的陇东黄土高原。跑的次数多了,省文物局的领导都以为他是专职文保员,有关南佐的事情不找当地文管部门,指名道姓地要找他。还当着省市文旅部门领导和庆阳市的市长的面说,南佐的事情,你们这个文保员老上来找我们。

我见到徐磊的那天,大雪初霁。跟随徐馆长在他的院子里转上一圈,最令人震撼的是蹲踞在黄土窑院的那上百件古朴的陇东石雕,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狮子。积雪覆盖,狮阵威武,我望着那些头顶雪绒绒帽子的石狮子,那些像圣诞老人一样可爱的石狮子也望着我。它们憨态可掬,或蹲或坐,或趴或卧,面容生动,表情丰富,我甚至都不敢长久地与它们对视,真担心一不小心就让它们读透了心思。石狮子个头都不大,是陇东人常说的石狮娃:有的抱着头,托着腮,作沉思状,像思想者;有的仰着头,张着口,似乎是在仰望星空,质问苍穹;有的歪着脑袋,调皮地盯着我,似乎在发问:你是谁?它们的口,有方的,呲着牙,似乎在向你发威;有圆的,嘬着嘴,似乎要仰天长啸。我几乎要被这群活泼可爱的石狮娃逗笑了,我不知道当初那些没有一点生命的石头,经那些不知姓名的石工手中的錾子、凿子、锤子的鼓捣,竟然会呈现出这般鲜活的生命力来。看着是线条粗犷,刀工粗砺,甚至有点漫不经心,但就是在那看似随意的敲打錾凿下,这石头便有了生气,有了灵魂。

徐馆长告诉我:这些狮子都是他从庆阳那些荒圮的村子里,从马莲河边那些被人遗忘的窑庄、山神庙里拉来的,有的是买的,有的是捡的。看着眼前这一百多蹲石狮子组成的方阵,谁能不承认这是一支威风凛凛的军阵呢?似乎只等着一声令下,它们便会冲锋陷阵,大展雄风。

坐在徐磊的办公室——南佐原边一座半明半暗的地坑庄子的一孔原生态的黄土窑洞,深阔的窑洞脚地上,一条足有两米宽五六米长的原木条桌赫然在目,上面摆满了陶器、瓷器,彩陶片、瓷片,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老物件,全都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幽幽的古意。在温暖的黄土窑洞里,用不失雅致的粗瓷茶盏,喝着徐磊为我们煮的新茶,静静地听他讲他的南佐故事,平静,恬淡,感觉就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

6个年头2000多个日日夜夜,这个一身朴素又一脸沧桑的徐馆长,就植根在他的南佐里,为了一个执着的理想在笃定地坚守,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想起南佐,想起徐馆长,我的眼前一直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在满天繁星的湛蓝碧空下,在阳光灿烂的辽阔大原上,徐磊像个气宇轩昂的将军,每日巡视在他的这石狮子军阵中,充满威仪,自得又满足;想到他坐在偌大的黄土窑洞里,与三五知己一起,喝着茶,把玩着他的珍藏,如数家珍地说着他的南佐的桩桩件件,我的心里便充满莫名的感动和温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徐磊的付出,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2020年3月9日,甘肃省文物局公布了10处黄河文化史前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南佐遗址名列其中。在第一时间,他在微信上向我转达了他无以掩饰的喜悦。2021年3月中旬,一场持续了三四天的特大沙尘暴刚刚过去,徐馆长又发来微信,说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的韩建业教授将亲自带队,与甘肃省考古所、西北工业大学考古队联手,一起对南佐遗址进行新一轮的考古发拙。他的言语中透着明显的激动,我真的替他高兴。

美好的消息终于传来,2021年7月7日,在时隔25年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组成考古工作队,对南佐遗址展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勘探工作。这一次的考古发掘工作持续了3个月时间,发掘面积为1000平方米,期间运用新技术,利用多学科手段开展系统研究,确定南佐遗址的整体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重点对F1房址和周围房址的沟壕、夯土台基进行分析研究。

沉寂的南佐终于被世人关注,徐馆长欣喜的心情无以言表,他在微信圈里动情地说:“南佐记忆,每一步都值得铭记!努力过,便无悔,人间这一遭,值得!”2021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公布了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的最新进展:从初步调查和发掘情况看,南佐仰韶文化晚期环壕聚落遗址总面积大约600万平方米,仅“九台”围绕的核心区就有约30万平方米,是距今约5000年左右最大的中心聚落遗址之一。南佐遗址的新发现,对于客观认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对于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徐磊高兴地说,南佐的春天来了,这一天我盼到了!下一步国家文物局还有新思路,要完善南佐遗址的中长期考古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考古发掘工作,尽可能地全面搞清楚遗址的整体面貌。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南佐遗址在经历了长期的寂寞和被人遗忘以后,终于赶上了好时候。为期3个月的南佐考古发掘,揭开了南佐历史新的一页,也在徐磊的心头打开了一扇窗。

穿透幽暗的时空隧道,所有的目光终于都聚焦到南佐,南佐的神秘面纱一层层地被揭开,考古界对南佐遗址的探索在不断深化,南佐遗址的定义也在不断被刷新:南佐遗址的面积是二里头遗址的两倍,核心区域与另一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实证——良渚遗址的中心区域莫角山台城一样大。其中,主殿建筑面积超过800平方米,室内部分面积达630平方米。这座距今约五千年的房屋,被考古界认为是我国同时期室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遗址总体规模、核心面积、房子体量之大,均前所未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渭河流域的大地湾遗址和泾河流域的南佐遗址,是黄河文明耀眼的双璧。而且,南佐遗址呈现出来的强大王者气象,足以证明陇东地区在当时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或文明社会,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南佐文明,未来可期。目前,省市文物管理部门已经在行动,对遗址核心区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对核心区的民房进行搬迁,对遗址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徐磊盼望已久的南佐遗址公园,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出现。我们衷心期待这座记录5000年前泾河流域中华民族先祖生存史的遗址,能早日还原其真面目。

从蒙昧的远古走向现代文明,来时的路,我们不能忘记。(景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