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凉文艺 > 文艺评论 > 网说平凉

把“侧卧式”干部扶起来

  • 时间:2023-11-03 17:45
  • 来源:崆峒区委组织部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近日,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徐文秀的评论文章《谨防“侧卧式”干部》。文章提出了一个新词“侧卧式”干部,指的是那些见风使舵、见机行事、规避风险、趋利避害的党员干部。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部门,要高度重视,从加强思想淬炼、推进能上能下、突出正向激励三个方面入手,根治“侧卧式”干部顽疾,把“侧卧式”干部扶起来。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侧卧式”干部“侧”的是责任和使命,对责任侧目而视、对使命侧身而过;“卧”的是担当和作为,让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奋斗精神和敢闯、敢冒、敢试的精气神“卧床不起”。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政绩观的偏离,导致精神缺“钙”,养成“摆烂”心态。组织部门要从源头出发,强化理想信念,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督促党员干部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精思细悟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汲取思想活水、淬炼政治灵魂、补足思想之钙。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干是本分,更是职责。“铁饭碗”思想的根深蒂固和“能下”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个别干部安于现状,面对工作更多的是不作为、当看客,遇到矛盾和困难甚至装聋作哑,出现问题和责任不积极不主动。组织部门要严格推进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树立鲜明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畅通“下”的渠道,加大“下”的力度,从根源上打通“能上不能下”的“中梗阻”,用好干部选拔指挥棒,注重把勇挑重担、成绩突出的干部识别出来、提拔上来、重用起来,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待扬鞭自奋蹄。

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理应树标杆、作表率,然而,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却成为“侧卧式”干部的人生信条。“侧卧式干部”的出现,不乏“洗碗效应”在作祟,工作中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致使许多干部想做事,但不敢做,因为谁做谁“粘包”,谁做谁“担责”。想要扶端“侧卧式”干部,找准病因对症施药才是关键。各级党组织应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破除多干事多出错、不干事不出事的“洗碗效应”,突出正向激励,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保护,让实干者得实惠,让投机者没机会,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壮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把“侧卧式”干部扶起来
时间:2023-11-03 17:45

近日,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徐文秀的评论文章《谨防“侧卧式”干部》。文章提出了一个新词“侧卧式”干部,指的是那些见风使舵、见机行事、规避风险、趋利避害的党员干部。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部门,要高度重视,从加强思想淬炼、推进能上能下、突出正向激励三个方面入手,根治“侧卧式”干部顽疾,把“侧卧式”干部扶起来。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侧卧式”干部“侧”的是责任和使命,对责任侧目而视、对使命侧身而过;“卧”的是担当和作为,让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奋斗精神和敢闯、敢冒、敢试的精气神“卧床不起”。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政绩观的偏离,导致精神缺“钙”,养成“摆烂”心态。组织部门要从源头出发,强化理想信念,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督促党员干部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精思细悟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汲取思想活水、淬炼政治灵魂、补足思想之钙。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干是本分,更是职责。“铁饭碗”思想的根深蒂固和“能下”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个别干部安于现状,面对工作更多的是不作为、当看客,遇到矛盾和困难甚至装聋作哑,出现问题和责任不积极不主动。组织部门要严格推进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树立鲜明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畅通“下”的渠道,加大“下”的力度,从根源上打通“能上不能下”的“中梗阻”,用好干部选拔指挥棒,注重把勇挑重担、成绩突出的干部识别出来、提拔上来、重用起来,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待扬鞭自奋蹄。

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理应树标杆、作表率,然而,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却成为“侧卧式”干部的人生信条。“侧卧式干部”的出现,不乏“洗碗效应”在作祟,工作中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致使许多干部想做事,但不敢做,因为谁做谁“粘包”,谁做谁“担责”。想要扶端“侧卧式”干部,找准病因对症施药才是关键。各级党组织应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破除多干事多出错、不干事不出事的“洗碗效应”,突出正向激励,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保护,让实干者得实惠,让投机者没机会,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壮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