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火种 收获光芒“老师·您好”——平凉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文艺晚会侧记
动人的音乐穿越夜空,叩响黎明。绚烂的舞台上,一面巨幅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开场舞蹈《老师您好》中,孩子们用轻盈的舞姿表达着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9月6日晚,“老师·您好”——平凉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文艺晚会在市人民剧院倾情上演。此次活动由平凉市委、市政府主办,旨在庆祝第39个教师节,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表达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恩。
晚会共分《耕耘》《沃土》《未来》三个篇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舞台上,是用舞蹈、歌曲等艺术形式塑造的教师形象;舞台下,坐着当天获得教师节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在现场观看了晚会。
这是他们的节日,这是他们的光荣,也是所有辛勤工作在平凉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的节日与光荣。
晚会诠释了人民教师默默坚守的高贵品质和大爱情怀。
诗朗诵《筑梦教育》
“崆峒群山,苍苍茫茫,造化神秀,培育栋梁;先生之风,高山仰止,是光是火,引领我们向上;泾水如带,浩浩汤汤,滋润万物,创造未来;先生之德,景行行止,爱和被爱,教化我们真善……”来自市幼儿园、华亭市神峪回族乡草窝小学、平凉七中等5所学校的老师,深情演绎由李旭勤创作的诗歌《新·师说》,吟诵出教师的辛勤耕耘和执著无悔。
舞蹈《桃李芬芳》
大地一片桃红。伴随着平缓抒情的音乐,一名身着长裙的园丁在孩子们的簇拥中翩然起舞,演绎出园丁呵护幼苗茁壮成长的动人画面。老师将学生培养成人,是教授知识之外、更深刻的教育内容。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挑战,饱含着责任心、意志力,面对挫败的勇气……在市实验小学师生表演的舞蹈《桃李芬芳》中,师生们用腾挪的舞姿,深情的讲述,展现了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将观众们的心深深打动。
晚会传递着师生间最真的情感,温暖的氛围在空气中流动。
舞蹈《绣影叠香》
来自平凉特教学校的一群古风女子,用舞蹈《绣影叠香》将女性在日常刺绣中如捋线、捻线、挑花等动作形态用舞蹈语言表现出来,生动地展示了一群绣娘浪漫的艺术感受力。如果没有看到舞台旁指导老师的动作,会以为这是一群健全的孩子在演出。她们随着音乐节奏展示曼妙舞姿,但其实她们听不到任何声音,是特教老师们用爱心和耐心陪她们开启了一扇瞭望艺术的窗子。掌声雷动,为孩子们出色的表演,更为特教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校园剧《薪火》
人皆有师,都曾沐浴师恩。女声独唱《老师我想你》唱出了对老师的深情厚谊,童声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生动展现了当代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
晚会展现了学子们昂扬的精神风貌,用艺术之美展示了思政教育成果。
原创舞蹈《四坡记忆》
泾川三中学生带来的舞蹈《四坡记忆》,以写实的叙事风格,突出表现了吴焕先身先士卒,掩护战友,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烈场景,生动表现了英雄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情景剧《薪火》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现了平凉一中荡气回肠的红色历史,“我们零零后是有担当的少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学子们青春的宣言激荡人心;静宁三中师生倾情奉献的管乐合奏《钢铁洪流进行曲》,奏出了青年人勇于担当、不惧风浪的青春品格和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的美好追求……这些节目来自于各学校日常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几乎涵盖了舞台艺术的主要类型,在内容上将历史的厚度、时代的广度、思想的深度、生活的温度汇聚成青春的力度,通过舞台艺术这一载体,展现出“艺术+思政”的独有魅力。观众的掌声不息,为艺术精品致敬,为老师以艺术之美丰富育人实践的做法致敬。
教育是一片广袤天空,教师就是点点繁星。一代又一代,平凉许多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凝聚成辉,感动岁月。晚会带给现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是感动,更是激励。
获得“2023年度平凉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静宁一中老师王晶晶观看了晚会后深受感动,他说,“晚会主题鲜明,气氛热烈,催人奋进,作为一个在县级中学工作了12年的班主任,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以饱满的工作态度为静宁的教育事业和平凉市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陈振念获得“2023年度平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说,“作为一名教研人员,我要珍惜荣誉,努力工作,今后我们将聚焦制约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策略研究,要聚焦教育评价改革和高考统考改革,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确保明年的新高考平稳落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平凉一中荣获“2023年度平凉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平凉一中校长李生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凉一中全体师生将秉承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创建全国文明学校、全省卓越高中和全省新教材示范学校为契机,加快改革,加快发展,为早日把平凉一中建成西北名校而做出不懈努力,为平凉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台教师节晚会,是一次全市师生们的节日聚会,更是一次感念师恩的全民表达。
平凉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几代教育工作者为平凉各领域、各行业培养的无数人才。今天,人们怎会不感念师恩?晚会现场,观众眼含热泪,用手机向老师发送“节日快乐”的祝福短信;互联网上,网民通过晚会直播平台留言,书写怀念恩师的心灵感悟。
晚会落幕,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所有的掌声都化作浓情的问候,向全市的教育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本报记者 柳娜/文 王亮亮 张树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