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社区里的“全龄友好”
有序而热闹的街市、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整齐划一的空中缆线……走进崆峒区东关街道解放中路社区打造的花田小巷,信步流连,所见皆美景。
然而,半年前之久的境况并非如此。
“这里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应该划定停车场。”“沿街的墙面斑驳不堪,还有残损,要好好整修。”“下雨天,这条路走都走不成,到处是坑洼……”
在花田小巷的改造中,通过对沿街商铺门面门头的统一和沿街花箱、花卉的布设和种植,以及新增的创城宣传牌,让老旧街巷蝶变成文化街区。改造充分尊重居民意见,每一个细节都藏着用心,不仅重点对路面进行修补,对管道进行清淤处理,还对空中“飞线”进行整理、墙体重新粉饰一新……
“花田小巷的改造我们特别支持。这条小巷设施老化、路面破损严重,而且商店的门头零乱,缺乏文化气息,很难吸引客户。改造后,商铺外观环境直接上了一个档次,相信我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在这里开小超市的一位老板说。
一项项工程的实施,让街巷整体“颜值”跃升。“改造中,车辆乱停乱放这一最大难点,我们通过衔接住建、公安、执法等职能部门,将该片区道路纳入硬化工程序列,统一整修、规划停车位,对沿街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临时摊点进行全面整治管理,调整优化路侧空间,改善通行环境。”解放中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雯说道。
“以前的小区没物业、没监控、环境卫生脏又乱,时常还有偷盗事件发生,搞得人实在没有安全感!”元亨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朱志杰说道。现年65岁的他拥有40年党龄,是一名退休教师。凭借自身品德威望和校园管理经验,“朱老师”被邻里推选为业委会主任。三年来,他带着包括其他3名党员在内的7名业主负责业委会的日常工作。
作为元亨小区两幢住宅楼94户住户“意见领袖”的他,参与并见证了这个老旧小区的巨大变化。他细数着小区变美的“证据”:“楼道、外墙、院内的蜘蛛网线拆掉了;楼顶废旧太阳能、楼后杂物统统清理干净;楼道灯、路灯随灭随换;在确保消防通道的前提下规划了46个的停车位;以前几乎成为垃圾堆的三个小花园,如今种满了绿色植物,我们定期来修剪、浇水、拔草……”
“李爷爷,您年龄大了,上下楼梯不方便,我们来家里给您送学习资料来了”,像这样“上门送学”的场景时常发生在解放中路社区各小区的院落里。今年以来,东关街道解放中路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辖区老龄人口多、老党员多、老年人需求多样化等问题,打造“老党员工作室”品牌,紧紧围绕社区治理需求和老党员们的优势特长,聚力落实拓展资源“老有所学”、暖心互助“老有所乐”、为民办事“老有所为”惠民服务。同时,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高标准建成了“一家一巷两中心”全新阵地,以“邻里文化节”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亲子互动”“文明传诵”“写意书法”“健康义诊”“银龄课堂”等活动37次,构建起百姓身边的书香阅读角、文化充电站、精神栖息地。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突出特色,打造小巷深处、文明之花次第开的“花田小巷”等一批创城示范点,老街巷焕发出新生机,有效改善了辖区“脏乱差”旧貌,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据介绍,解放中路社区以打造全龄友好服务型社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一核三圈”基层治理工作法,建立了“民生档案”精准服务群众机制,织密了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网。同时也探索建立了“红色物业”党建联建服务点,搭建“邻里议事坊”协商议事有效平台,解决了群众家门口的实际问题25件,均衡提升14个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使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得到了升级。“下一步,我们将切实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满意度,用心描绘邻里融洽、守望相助、全民参与、人人享有的美好时代愿景。”杨晓雯表示。
下一篇: 文化基因为乡村振兴“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