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庄浪:绿智增色 发展提速

  • 时间:2025-07-28 09:09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盛夏入庄浪,满目皆锦绣。从智慧大棚的“指尖管理”到苹果分选线的“数字把关”,从乡村旅游的“生态变现”到工业园区的机器轰鸣——一幅绿智同频共振、质效比翼齐飞的发展图景正铺陈开来。庄浪这座陇东小城正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绿色发展为底色、产业融合为路径,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图片

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智能革命”

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里,负责人李英涛轻点手机,喷淋系统即刻启动。“360亩大棚,水肥、温湿度全靠手机调控,一个人就能管得明明白白。”物联网传感器实时传回的数据显示,这套智能系统让水肥利用率提升20%-30%,节水70%、节肥50%,蔬菜亩产跃升至9.3吨。

庄浪县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

科技的力量正重塑农业全链条。在雪原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法国迈夫第七代智能分选线每小时分拣苹果5吨,通过20余项指标精准分级,成本直降60%。“数字化给苹果办了‘身份证’。”公司总经理张凯说,去年5000吨分选苹果销往全国,创收4800万元。

如今,庄浪“牛果薯菜药”五大产业已实现全链条升级。年产76万吨苹果带来55亿元产值,16万头红牛撬动全产业链发展,36.5万亩马铃薯孕育出18种深加工产品,8.1万亩蔬菜托起8亿元产值。庄浪粉条摘得浙江农博会金奖,宏达淀粉、贡禾食品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牛果薯菜药”五大产业总产值达94.8亿元,正从“规模优势”加速迈向“品质优势”。

膘肥体壮的平凉红牛。

绿色引领:生态价值的“变现密码”

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区内,机械手精准抓取垃圾投入焚烧炉,蒸汽轮机转动产生的电流并入电网。庄浪海创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处处长李建军细数着项目的“绿色效益”,“这个由世界500强企业安徽海螺集团投资3.5亿元的项目,让全县生活垃圾处理从‘填埋时代’跨入‘发电时代’,年创税收800万元。”

庄浪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

绿色动能不止于此。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完成市级核准,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核准建设,紫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

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工业领域注入动能,也让生态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价值。

走进朱店镇吴沟村,白墙黛瓦的农舍与错落的梯田相映成趣,农家乐里的乡土美食吸引着八方游客。这个“省级和美乡村”依托1300亩山地梯田有机苹果,靠“农旅融合”走出了新路子。“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去年村集体收入增长30%,村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我们村还荣获了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吴天红高兴地说道。

庄浪河流域蔬菜种植基地。

生态优势的持续释放,让“绿色经济”多点开花。2024年,庄浪县全力打造庄浪河流域、水洛河流域和关山大景区沿线和美乡村示范带,高标准抓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8个,争创省市县级和美乡村40个。郑河乡上寨村的房车基地、吴沟村的篝火晚会、石桥村的星空酒店,葛峡村的萌宠乐园等文旅体验项目串起了“全域旅游”的珍珠链,2024年,庄浪县全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创收10.3亿元。

活力涌动:城乡共舞的“发展交响”

“在家门口的就业帮扶车间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在墨方渔具鱼饵销售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留守妇女王秀琴一边打包渔具,一边算起“幸福账”。

墨方渔具就业车间。

这家本土民营企业通过“公司+就业帮扶车间+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260人就业,年销售额达1600万元,产品覆盖全国32个省区市,仅线上直播单月销售额就超13万元。

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2024年,庄浪县全年实施招商项目54个,到位资金95亿元,同比增长47.5%。县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建成主体,顺遂干粉砂浆制砂提升改造、年产5000吨纯马铃薯湿粉皮(粉条)数字化车间全面投产,庄浪县获得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贡献县,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薪加柴。

冷链物流园。

从世界500强企业的落户,到本土民营企业的崛起,是庄浪县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包容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解,也让就业创业环境持续优化。327名高校毕业生通过考录聘用找到心仪工作,49名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50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者注入动能。“从部队退伍后,政府帮我申请了创业贷款,开了这家小超市,现在每月收入稳定。”退伍军人李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家门口的公益性岗位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又能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郑河乡上寨村村民王彦平说。今年,庄浪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8053个,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2.5亿元,让劳动力“出得去、挣得多、留得住”。

养老医疗保障同样坚实有力。2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建成投用,让老人安享晚年;“三重保障”报销医药费用4.3亿元,2.3亿元社会救助资金、5.3亿元养老金足额发放,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庄浪县工业集中区。

民生账单更见温度。80%以上财力投向民生,29件实事全部办结。恒温热源厂让2万多户居民告别“忽冷忽热”,引洮二期供水工程通水,40万人即将喝上甘甜洮河水。县医院跻身全国县级医院500强,72个无物业小区有了“管家”,“两项政策”并轨试点经验获民政部推广。

从孩子的欢声笑语到老人的安心笑容,从就业者的踏实奋斗到安居者的幸福满足,庄浪县用实打实的民生成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站在云崖寺远眺,梯田如金色五线谱,村庄似跳动的音符,工厂的烟囱与风电的扇叶共同奏响发展乐章。这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正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旋律,在陇东大地续写更加动人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庄浪:绿智增色 发展提速
时间:2025-07-28 09:09

盛夏入庄浪,满目皆锦绣。从智慧大棚的“指尖管理”到苹果分选线的“数字把关”,从乡村旅游的“生态变现”到工业园区的机器轰鸣——一幅绿智同频共振、质效比翼齐飞的发展图景正铺陈开来。庄浪这座陇东小城正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绿色发展为底色、产业融合为路径,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图片

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智能革命”

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里,负责人李英涛轻点手机,喷淋系统即刻启动。“360亩大棚,水肥、温湿度全靠手机调控,一个人就能管得明明白白。”物联网传感器实时传回的数据显示,这套智能系统让水肥利用率提升20%-30%,节水70%、节肥50%,蔬菜亩产跃升至9.3吨。

庄浪县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

科技的力量正重塑农业全链条。在雪原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法国迈夫第七代智能分选线每小时分拣苹果5吨,通过20余项指标精准分级,成本直降60%。“数字化给苹果办了‘身份证’。”公司总经理张凯说,去年5000吨分选苹果销往全国,创收4800万元。

如今,庄浪“牛果薯菜药”五大产业已实现全链条升级。年产76万吨苹果带来55亿元产值,16万头红牛撬动全产业链发展,36.5万亩马铃薯孕育出18种深加工产品,8.1万亩蔬菜托起8亿元产值。庄浪粉条摘得浙江农博会金奖,宏达淀粉、贡禾食品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牛果薯菜药”五大产业总产值达94.8亿元,正从“规模优势”加速迈向“品质优势”。

膘肥体壮的平凉红牛。

绿色引领:生态价值的“变现密码”

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区内,机械手精准抓取垃圾投入焚烧炉,蒸汽轮机转动产生的电流并入电网。庄浪海创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处处长李建军细数着项目的“绿色效益”,“这个由世界500强企业安徽海螺集团投资3.5亿元的项目,让全县生活垃圾处理从‘填埋时代’跨入‘发电时代’,年创税收800万元。”

庄浪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

绿色动能不止于此。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完成市级核准,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核准建设,紫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

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工业领域注入动能,也让生态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价值。

走进朱店镇吴沟村,白墙黛瓦的农舍与错落的梯田相映成趣,农家乐里的乡土美食吸引着八方游客。这个“省级和美乡村”依托1300亩山地梯田有机苹果,靠“农旅融合”走出了新路子。“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去年村集体收入增长30%,村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我们村还荣获了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吴天红高兴地说道。

庄浪河流域蔬菜种植基地。

生态优势的持续释放,让“绿色经济”多点开花。2024年,庄浪县全力打造庄浪河流域、水洛河流域和关山大景区沿线和美乡村示范带,高标准抓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8个,争创省市县级和美乡村40个。郑河乡上寨村的房车基地、吴沟村的篝火晚会、石桥村的星空酒店,葛峡村的萌宠乐园等文旅体验项目串起了“全域旅游”的珍珠链,2024年,庄浪县全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创收10.3亿元。

活力涌动:城乡共舞的“发展交响”

“在家门口的就业帮扶车间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在墨方渔具鱼饵销售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留守妇女王秀琴一边打包渔具,一边算起“幸福账”。

墨方渔具就业车间。

这家本土民营企业通过“公司+就业帮扶车间+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260人就业,年销售额达1600万元,产品覆盖全国32个省区市,仅线上直播单月销售额就超13万元。

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2024年,庄浪县全年实施招商项目54个,到位资金95亿元,同比增长47.5%。县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建成主体,顺遂干粉砂浆制砂提升改造、年产5000吨纯马铃薯湿粉皮(粉条)数字化车间全面投产,庄浪县获得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贡献县,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薪加柴。

冷链物流园。

从世界500强企业的落户,到本土民营企业的崛起,是庄浪县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包容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解,也让就业创业环境持续优化。327名高校毕业生通过考录聘用找到心仪工作,49名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50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者注入动能。“从部队退伍后,政府帮我申请了创业贷款,开了这家小超市,现在每月收入稳定。”退伍军人李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家门口的公益性岗位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又能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郑河乡上寨村村民王彦平说。今年,庄浪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8053个,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2.5亿元,让劳动力“出得去、挣得多、留得住”。

养老医疗保障同样坚实有力。2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建成投用,让老人安享晚年;“三重保障”报销医药费用4.3亿元,2.3亿元社会救助资金、5.3亿元养老金足额发放,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庄浪县工业集中区。

民生账单更见温度。80%以上财力投向民生,29件实事全部办结。恒温热源厂让2万多户居民告别“忽冷忽热”,引洮二期供水工程通水,40万人即将喝上甘甜洮河水。县医院跻身全国县级医院500强,72个无物业小区有了“管家”,“两项政策”并轨试点经验获民政部推广。

从孩子的欢声笑语到老人的安心笑容,从就业者的踏实奋斗到安居者的幸福满足,庄浪县用实打实的民生成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站在云崖寺远眺,梯田如金色五线谱,村庄似跳动的音符,工厂的烟囱与风电的扇叶共同奏响发展乐章。这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正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旋律,在陇东大地续写更加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