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灵台:夯基蓄能促发展 向新而行谱新篇

  • 时间:2025-08-01 11:11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盛夏时节,灵台大地山峦叠翠、生机盎然。矿井下,“黑色乌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地面;电厂里,灵台“绿能”跨越山海输向齐鲁大地;什字塬上,高原夏菜青翠欲滴、瓜果飘香……今年以来,灵台县全力抓项目、兴产业,破瓶颈、夯基础,惠民生、守底线,全县上下处处涌动着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夯基蓄能、向新而行的发展热潮。

扩煤电强工业 助力县域绿色崛起

近日,位于灵台县的西北矿业邵寨煤业公司成功突破自动斜切进刀割三角煤技术,成为该公司产能核增的“强引擎”。在公司的智能管控中心的电子屏上,记者看到,在1201工作面进行生产作业的采煤机沿着预定曲线自动截割,截割后的煤块通过无人值守皮带运输至地面,整个过程高效协同。“采煤机记忆截割、中部自动跟机移架、井上井下可视化集控等智能化应用,让我们煤矿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西北矿业邵寨煤业综采工区技术员何智虎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邵寨煤业累计生产原煤128.52万吨,实现产值5.72亿元。

图片

在达溪河畔,作为新能源地标的灵台电厂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期工程于6月份成功并网发电。山东能源集团灵台火力发电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刘强介绍道:“灵台电厂堪称‘陇电入鲁’的心脏起搏器。一期2台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kwh,能够满足4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全部电量将通过陇东至山东高压直流线路直送山东。”

今年以来,灵台县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煤电一体化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崛起。邵寨煤矿产能核增试点即将完成;安家庄煤矿完成采矿许可证办理,即将全面开工建设,唐家河煤矿10月份可开工建设;灵北、后安两矿年内可取得核准,路家沟勘查区年内可完成出让;灵台化工园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及四项支撑性论证报告已编制完成,批复设立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增效益强农业 聚力打造区域标杆

牛声哞哞,歌声悠扬。走进灵台县上良镇杨家庄村,昊康农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气势恢宏,目前该基地牛存栏8300头。项目的建成运营,已成为当地平凉红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片

与昊康公司遥相呼应的,是位于百里镇的平凉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百里高产奶牛牧场,这个存栏6000头全群高产奶牛的牧场目前满栏运营。

昊康和优然公司的规模化发展,成为灵台县牛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今年以来,灵台县坚定不移推进牛果菜农业产业提质创牌增效,聚力打造区域标杆。全县牛饲存栏达10.97万头;新植改造果园1.1万亩,矮化果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灵台苹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齐头并进,规模扩张和链条延伸两手齐抓,全县种植蔬菜2.78万亩,产量3.96万吨,实现产值1.57亿元。

今年以来,灵台县持续巩固全省冬小麦建制单产提升示范县成果,抓建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20万亩,播种玉米36.05万亩,预计夏粮产量6万吨以上。

抓城建夯基础 着力打造宜居之城

“前几天的大雨过后,街道再没有出现积水现象,生活在这里我们感到很舒心。”时下,走进灵台县城东西大街,街道路面宽阔平整,交通标线清晰醒目,人行道干净整洁,看到这一切,市民们赞不绝口……这一切,都源于灵台县对老城区市政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

这是一场由“面子”向“里子”的幸福升级,更是一次“微改造”托底“大民生”的安全守护!

今年以来,灵台县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在‘拆、建、管’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精致精美、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之城、投资创业新城。坚持管老城、建新城两手齐抓,计划实施城市建设类项目10大类31项,完成投资9亿元。截至目前,灵台县在城市建设方面已开复工24项,完成投资4.2亿元,县城老城区市政管网更新改造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灵台老街、达溪河县城过境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抓实机关单位包区域、店铺门前“五包”等责任制,大力整治各种乱象,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蓄动能抓项目 多点发力赋能续航

长王铁路灵台段林王隧道斜井施工现场,机械轰鸣、焊花飞溅。“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斜井段施工,我们配足资源确保进度。”中铁一局长王铁路项目负责人黄涛表示,这条铁路建成后,将加速灵台矿区开发,助力陇东能源基地建设。

6月底,新集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年底可实现蓄水验收。“水库将彻底解决企业用水难题,为产业发展奠定资源基础。”灵台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

此外,该县依托丰富的古商周文化及皇甫谧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中,皇甫谧中医针灸传承创新示范中心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艾草加工基地高效运转,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新兴文旅业态,有效激活消费市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04项,完成投资 44.5亿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在灵台县现代包装科技产业园内,自动化生产线以每分钟120转的节奏高速运转,这座总投资1.83亿元、占地100亩的产业园,是灵台县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今年上半年,该县实施招商项目14个,协议引资216.3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40.13亿元,同比增长50.64%,近两年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达70.72%。这组数据不仅彰显了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更见证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增福祉惠民生 殷实生活惠及万家

“校车马上就要到了,快点出门。”每天早晨7点30分,灵台县西屯镇店子村村民柳云燕准时让女儿乘校车去镇中心小学上学。今年6月份,灵台县在北部塬区西屯镇开展教育改革试点,用校车将偏僻村社的学生接入资源丰厚的镇域中心小学就读。“校车接送,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更好的教学资源,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做家务、干农活。”柳云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图片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增福祉惠民生的一个重要基点。在新开乡寺底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建设现场,一排排崭新的房屋整齐排列,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村道绿化、美化。不久后,该村临水、临崖、临沟而居的“三临户”将在此安家。今年以来,灵台县深入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在近三年完成2420户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搬迁506户,目前已开工425户,开工率84%,10月份可全部搬迁入住。

“以前找工作要么靠熟人推荐,要么一家家去询问,现在有了劳务工程集日,找工作变得既方便又高效。”说起家门口的劳务工程集日,灵台市民杨兰竖起了大拇指。杨兰口中的“劳务工程集日”即灵台县每周五开展的“金桥地企互惠”行动劳务工程集日活动。今年上半年,累计举办周五劳务工程集日活动20场次,摸排县内用工企业235家,提供就业岗位8400多个,实现7300名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灵台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共谋划民生实事项目18项,计划投资2亿元,目前已开工16项。扎实推进灵台职业中专与省内高校联合办学;全力加快普惠性民生项目建设进度,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重点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及村级互助幸福院等项目进展顺利;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灵台”工程建设;打好群众“脚底下的幸福”行动收官战;常态化开展“幸福夕阳”留守老人关爱行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逐梦新时代,奋进向未来。一个个谋求发展的有力举措,凝聚起振奋人心的强大力量;一张张跨越赶超的宏伟蓝图,在不懈追求中愈发清晰。展望未来,按下项目“快进键”、打出落实“组合拳”、跑出推进“加速度”的新灵台,正朝着更高目标向新而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灵台:夯基蓄能促发展 向新而行谱新篇
时间:2025-08-01 11:11

盛夏时节,灵台大地山峦叠翠、生机盎然。矿井下,“黑色乌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地面;电厂里,灵台“绿能”跨越山海输向齐鲁大地;什字塬上,高原夏菜青翠欲滴、瓜果飘香……今年以来,灵台县全力抓项目、兴产业,破瓶颈、夯基础,惠民生、守底线,全县上下处处涌动着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夯基蓄能、向新而行的发展热潮。

扩煤电强工业 助力县域绿色崛起

近日,位于灵台县的西北矿业邵寨煤业公司成功突破自动斜切进刀割三角煤技术,成为该公司产能核增的“强引擎”。在公司的智能管控中心的电子屏上,记者看到,在1201工作面进行生产作业的采煤机沿着预定曲线自动截割,截割后的煤块通过无人值守皮带运输至地面,整个过程高效协同。“采煤机记忆截割、中部自动跟机移架、井上井下可视化集控等智能化应用,让我们煤矿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西北矿业邵寨煤业综采工区技术员何智虎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邵寨煤业累计生产原煤128.52万吨,实现产值5.72亿元。

图片

在达溪河畔,作为新能源地标的灵台电厂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期工程于6月份成功并网发电。山东能源集团灵台火力发电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刘强介绍道:“灵台电厂堪称‘陇电入鲁’的心脏起搏器。一期2台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kwh,能够满足4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全部电量将通过陇东至山东高压直流线路直送山东。”

今年以来,灵台县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煤电一体化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崛起。邵寨煤矿产能核增试点即将完成;安家庄煤矿完成采矿许可证办理,即将全面开工建设,唐家河煤矿10月份可开工建设;灵北、后安两矿年内可取得核准,路家沟勘查区年内可完成出让;灵台化工园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及四项支撑性论证报告已编制完成,批复设立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增效益强农业 聚力打造区域标杆

牛声哞哞,歌声悠扬。走进灵台县上良镇杨家庄村,昊康农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气势恢宏,目前该基地牛存栏8300头。项目的建成运营,已成为当地平凉红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片

与昊康公司遥相呼应的,是位于百里镇的平凉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百里高产奶牛牧场,这个存栏6000头全群高产奶牛的牧场目前满栏运营。

昊康和优然公司的规模化发展,成为灵台县牛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今年以来,灵台县坚定不移推进牛果菜农业产业提质创牌增效,聚力打造区域标杆。全县牛饲存栏达10.97万头;新植改造果园1.1万亩,矮化果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灵台苹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齐头并进,规模扩张和链条延伸两手齐抓,全县种植蔬菜2.78万亩,产量3.96万吨,实现产值1.57亿元。

今年以来,灵台县持续巩固全省冬小麦建制单产提升示范县成果,抓建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20万亩,播种玉米36.05万亩,预计夏粮产量6万吨以上。

抓城建夯基础 着力打造宜居之城

“前几天的大雨过后,街道再没有出现积水现象,生活在这里我们感到很舒心。”时下,走进灵台县城东西大街,街道路面宽阔平整,交通标线清晰醒目,人行道干净整洁,看到这一切,市民们赞不绝口……这一切,都源于灵台县对老城区市政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

这是一场由“面子”向“里子”的幸福升级,更是一次“微改造”托底“大民生”的安全守护!

今年以来,灵台县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在‘拆、建、管’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精致精美、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之城、投资创业新城。坚持管老城、建新城两手齐抓,计划实施城市建设类项目10大类31项,完成投资9亿元。截至目前,灵台县在城市建设方面已开复工24项,完成投资4.2亿元,县城老城区市政管网更新改造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灵台老街、达溪河县城过境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抓实机关单位包区域、店铺门前“五包”等责任制,大力整治各种乱象,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蓄动能抓项目 多点发力赋能续航

长王铁路灵台段林王隧道斜井施工现场,机械轰鸣、焊花飞溅。“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斜井段施工,我们配足资源确保进度。”中铁一局长王铁路项目负责人黄涛表示,这条铁路建成后,将加速灵台矿区开发,助力陇东能源基地建设。

6月底,新集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年底可实现蓄水验收。“水库将彻底解决企业用水难题,为产业发展奠定资源基础。”灵台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

此外,该县依托丰富的古商周文化及皇甫谧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中,皇甫谧中医针灸传承创新示范中心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艾草加工基地高效运转,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新兴文旅业态,有效激活消费市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04项,完成投资 44.5亿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在灵台县现代包装科技产业园内,自动化生产线以每分钟120转的节奏高速运转,这座总投资1.83亿元、占地100亩的产业园,是灵台县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今年上半年,该县实施招商项目14个,协议引资216.3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40.13亿元,同比增长50.64%,近两年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达70.72%。这组数据不仅彰显了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更见证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增福祉惠民生 殷实生活惠及万家

“校车马上就要到了,快点出门。”每天早晨7点30分,灵台县西屯镇店子村村民柳云燕准时让女儿乘校车去镇中心小学上学。今年6月份,灵台县在北部塬区西屯镇开展教育改革试点,用校车将偏僻村社的学生接入资源丰厚的镇域中心小学就读。“校车接送,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更好的教学资源,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做家务、干农活。”柳云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图片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增福祉惠民生的一个重要基点。在新开乡寺底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建设现场,一排排崭新的房屋整齐排列,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村道绿化、美化。不久后,该村临水、临崖、临沟而居的“三临户”将在此安家。今年以来,灵台县深入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在近三年完成2420户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搬迁506户,目前已开工425户,开工率84%,10月份可全部搬迁入住。

“以前找工作要么靠熟人推荐,要么一家家去询问,现在有了劳务工程集日,找工作变得既方便又高效。”说起家门口的劳务工程集日,灵台市民杨兰竖起了大拇指。杨兰口中的“劳务工程集日”即灵台县每周五开展的“金桥地企互惠”行动劳务工程集日活动。今年上半年,累计举办周五劳务工程集日活动20场次,摸排县内用工企业235家,提供就业岗位8400多个,实现7300名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灵台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共谋划民生实事项目18项,计划投资2亿元,目前已开工16项。扎实推进灵台职业中专与省内高校联合办学;全力加快普惠性民生项目建设进度,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重点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及村级互助幸福院等项目进展顺利;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灵台”工程建设;打好群众“脚底下的幸福”行动收官战;常态化开展“幸福夕阳”留守老人关爱行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逐梦新时代,奋进向未来。一个个谋求发展的有力举措,凝聚起振奋人心的强大力量;一张张跨越赶超的宏伟蓝图,在不懈追求中愈发清晰。展望未来,按下项目“快进键”、打出落实“组合拳”、跑出推进“加速度”的新灵台,正朝着更高目标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