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信息 > 政府部门 > 市林草局

【2023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五】——规范管理夯基础 多措并举促提升 平凉市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 时间:2024-01-05 15:49
  • 来源:平凉市林草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近年来,平凉市林草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国家及省级主管部门对生态护林员管理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在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上夯基础、抓规范、严监管、促提升,使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保护区域林草资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市林草局督导各县(区)成立了由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林草、财政、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护林员工作领导小组,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定期互通信息,凝聚工作合力,形成联动工作机制,确保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规范选聘,严格监管。市林草局严格按照《甘肃省生态护林员管理细则(暂行)》相关规定,精心部署,主动靠前,及时下达生态护林员年度选聘任务计划,督促县( 区 )制定《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规范选聘程序,健全档案台账,及时发放劳务报酬,严格资金管理,确保项目管理系统高效运行。同时,定期不定期采取“线上+线下”双结合的形式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制度执行到位,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加强考核,提高质效。督导县( 区 )制定《生态护林员管理考核办法》,建立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监督考核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细化实化考核工作方案,明确生态护林员职责任务,严格日常监管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奖优罚劣,激发生态护林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争当森林资源的“巡护员”“保卫者”,切实提高管护质效。


强化保障,完善机制。强化生态护林员巡林安全保障机制,督促县(区)采取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为生态护林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购买率达100%,定制发放巡护日志及巡山护林标志服装,配备简易巡护装备,切实解决护林员巡山后顾之忧。

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年初制定培训计划,由市、县对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确保精准施策;乡镇负责对辖区生态护林员开展岗前林草法律法规、林草资源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灭火、安全防护等技能培训,提高生态护林员的思想认识、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全年共开展生态护林员项目相关市级培训7次,县(区)及乡镇级培训265次,累计培训人数30940余人,使全市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更趋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完善系统,提高巡护上线率。从强化思想转变、强化培训指导、强化考核奖惩、强化调度通报四个方面入手,针对系统信息录入更新和巡护上线率提升工作开展了“日统计,周提醒,月通报”专项行动,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信息录入率100%;督导县(区)及乡镇充分运用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狠抓巡护上线率,生态护林员巡护APP上线率提高到了50%左右,排名位居全省前三,提升了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了系统规范高效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共选聘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8319名,年发放劳务报酬6655.2万元。生态护林员履职充分,全年共进行巡林巡护99.83万余次,上报自然灾害、违法行为等事件365个,处置完成365个,在全市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中发挥着“前哨”和“探头”的作用。

(撰稿:赵刘敏  审核:王伟  编辑:景悦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3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五】——规范管理夯基础 多措并举促提升 平凉市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时间:2024-01-05 15:49

近年来,平凉市林草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国家及省级主管部门对生态护林员管理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在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上夯基础、抓规范、严监管、促提升,使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保护区域林草资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市林草局督导各县(区)成立了由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林草、财政、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护林员工作领导小组,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定期互通信息,凝聚工作合力,形成联动工作机制,确保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规范选聘,严格监管。市林草局严格按照《甘肃省生态护林员管理细则(暂行)》相关规定,精心部署,主动靠前,及时下达生态护林员年度选聘任务计划,督促县( 区 )制定《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规范选聘程序,健全档案台账,及时发放劳务报酬,严格资金管理,确保项目管理系统高效运行。同时,定期不定期采取“线上+线下”双结合的形式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制度执行到位,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加强考核,提高质效。督导县( 区 )制定《生态护林员管理考核办法》,建立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监督考核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细化实化考核工作方案,明确生态护林员职责任务,严格日常监管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奖优罚劣,激发生态护林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争当森林资源的“巡护员”“保卫者”,切实提高管护质效。


强化保障,完善机制。强化生态护林员巡林安全保障机制,督促县(区)采取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为生态护林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购买率达100%,定制发放巡护日志及巡山护林标志服装,配备简易巡护装备,切实解决护林员巡山后顾之忧。

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年初制定培训计划,由市、县对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确保精准施策;乡镇负责对辖区生态护林员开展岗前林草法律法规、林草资源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灭火、安全防护等技能培训,提高生态护林员的思想认识、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全年共开展生态护林员项目相关市级培训7次,县(区)及乡镇级培训265次,累计培训人数30940余人,使全市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更趋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完善系统,提高巡护上线率。从强化思想转变、强化培训指导、强化考核奖惩、强化调度通报四个方面入手,针对系统信息录入更新和巡护上线率提升工作开展了“日统计,周提醒,月通报”专项行动,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信息录入率100%;督导县(区)及乡镇充分运用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狠抓巡护上线率,生态护林员巡护APP上线率提高到了50%左右,排名位居全省前三,提升了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了系统规范高效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共选聘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8319名,年发放劳务报酬6655.2万元。生态护林员履职充分,全年共进行巡林巡护99.83万余次,上报自然灾害、违法行为等事件365个,处置完成365个,在全市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中发挥着“前哨”和“探头”的作用。

(撰稿:赵刘敏  审核:王伟  编辑:景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