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信息 > 政府部门 > 市林草局

【2023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六】——党建引领激活力 凝心聚力促发展

  • 时间:2024-01-05 17:10
  • 来源:平凉市林草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2023年,市林科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遵循,积极探索将党建与科研创新、科技推广、驻村帮扶等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新局面,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切实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林果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项目支撑提升“新效能”。聚焦全市林果业发展规划,集体研究重点科研任务,在项目库储备、项目申报、项目实施等工作中严格把关,充分发挥决策作用,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积极谋划科研项目,针对我市老旧果园改造、自然灾害防控、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等问题,主动申请实施科研项目,向省林草局、市科技局申报了《平凉市核桃种质资源调查及优选保护》、《重茬苹果幼园早果丰产栽培试验研究与示范》、《多种苹果新优品种免套袋品质评价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和《苹果不同方式辅助授粉试验示范及推广》4项项目申请书,争取资金12万元,《苹果不同方式辅助授粉试验示范及推广》项目已被市科技局正式列项。

队伍建设展现“新面貌”。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省市组织的各种学习考察和技术交流机会,组织科技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开展技术交流,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把先进技术和经验带回来,及时应用到今年的林(果)草各项工作之中。今年以来,共计组织7名同志分别赴贵州、陇南、张掖、兰州等地,就核桃产业发展、黄河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培训,极大的提高了科技人员专业水平,为全市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林科所指导哈林梅等3人撰写的《林业碳汇项目研究与开发》荣获第二届甘肃省青年生态文明创新创业大赛科研组三等奖。


技术培训迈出“新步伐”。紧紧围绕“技术惠民我先行”党建品牌,强化科技服务,助推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殷切嘱咐,以“三区”人才服务、科技“三下乡”、科技特派员和科研项目为载体,将“三抓三促”行动与科技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林(果)草科技培训,广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技术,助力果农增产增收。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12场,培训果农600多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余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林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覆盖率和转化率。


示范推广树立“新标杆”。狠抓典型培育示范点建设,建成庄浪县朱店镇南部山区苹果防冻害100亩示范点和华亭市神峪乡张家磨村核桃低产园高接换优改造100亩示范点2处。苹果防冻害示范点通过实施科学化保花保果技术,推广增施有机肥、喷施防冻剂、建设防冻设施、栽植授粉树、人工授粉等技术,解决苹果生产中的抗寒防冻问题,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果实风味,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皮的光滑度,增大果个,提高果实的商品价,辐射带动周边果园预防果树冻害;核桃低产园高接换优改造示范点对挂果差、品质劣的核桃树进行高接换优,嫁接辽核4和香玲等品种,全面落实各项嫁接后管护措施,开展了土壤深翻、增施基肥、整形修剪、间作套种等技术。


产业振兴取得“新成效”。聚焦乡村振兴主旋律,在定点帮扶静宁县司桥乡上马村乡村振兴工作中,与上马村党支部充分对接,深入调研帮扶工作,结合村产业发展形成针对性、计划性帮扶方案。组织实施“三区”科技人才服务项目,定期开展果农技术培训,增强练兵比武实效,共计培训果农25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10余份;认真研究申报实施了“上马村森林植被恢复项目”,项目资金10万元,争取驻村帮扶资金2万元;组织技术人员采取“村集体农资扶持、帮扶队技术指导、果农投劳”的运作模式,指导建设苹果标准化示范园6亩,亩产值达5000余元,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助推了帮扶村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撰稿:曹永华  审核:陈海军  编辑:景悦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3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六】——党建引领激活力 凝心聚力促发展
时间:2024-01-05 17:10

2023年,市林科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遵循,积极探索将党建与科研创新、科技推广、驻村帮扶等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新局面,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切实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林果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项目支撑提升“新效能”。聚焦全市林果业发展规划,集体研究重点科研任务,在项目库储备、项目申报、项目实施等工作中严格把关,充分发挥决策作用,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积极谋划科研项目,针对我市老旧果园改造、自然灾害防控、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等问题,主动申请实施科研项目,向省林草局、市科技局申报了《平凉市核桃种质资源调查及优选保护》、《重茬苹果幼园早果丰产栽培试验研究与示范》、《多种苹果新优品种免套袋品质评价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和《苹果不同方式辅助授粉试验示范及推广》4项项目申请书,争取资金12万元,《苹果不同方式辅助授粉试验示范及推广》项目已被市科技局正式列项。

队伍建设展现“新面貌”。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省市组织的各种学习考察和技术交流机会,组织科技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开展技术交流,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把先进技术和经验带回来,及时应用到今年的林(果)草各项工作之中。今年以来,共计组织7名同志分别赴贵州、陇南、张掖、兰州等地,就核桃产业发展、黄河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培训,极大的提高了科技人员专业水平,为全市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林科所指导哈林梅等3人撰写的《林业碳汇项目研究与开发》荣获第二届甘肃省青年生态文明创新创业大赛科研组三等奖。


技术培训迈出“新步伐”。紧紧围绕“技术惠民我先行”党建品牌,强化科技服务,助推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殷切嘱咐,以“三区”人才服务、科技“三下乡”、科技特派员和科研项目为载体,将“三抓三促”行动与科技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林(果)草科技培训,广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技术,助力果农增产增收。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12场,培训果农600多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余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林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覆盖率和转化率。


示范推广树立“新标杆”。狠抓典型培育示范点建设,建成庄浪县朱店镇南部山区苹果防冻害100亩示范点和华亭市神峪乡张家磨村核桃低产园高接换优改造100亩示范点2处。苹果防冻害示范点通过实施科学化保花保果技术,推广增施有机肥、喷施防冻剂、建设防冻设施、栽植授粉树、人工授粉等技术,解决苹果生产中的抗寒防冻问题,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果实风味,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皮的光滑度,增大果个,提高果实的商品价,辐射带动周边果园预防果树冻害;核桃低产园高接换优改造示范点对挂果差、品质劣的核桃树进行高接换优,嫁接辽核4和香玲等品种,全面落实各项嫁接后管护措施,开展了土壤深翻、增施基肥、整形修剪、间作套种等技术。


产业振兴取得“新成效”。聚焦乡村振兴主旋律,在定点帮扶静宁县司桥乡上马村乡村振兴工作中,与上马村党支部充分对接,深入调研帮扶工作,结合村产业发展形成针对性、计划性帮扶方案。组织实施“三区”科技人才服务项目,定期开展果农技术培训,增强练兵比武实效,共计培训果农25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10余份;认真研究申报实施了“上马村森林植被恢复项目”,项目资金10万元,争取驻村帮扶资金2万元;组织技术人员采取“村集体农资扶持、帮扶队技术指导、果农投劳”的运作模式,指导建设苹果标准化示范园6亩,亩产值达5000余元,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助推了帮扶村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撰稿:曹永华  审核:陈海军  编辑:景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