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信息 > 政府部门 > 市林草局

【2023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七】——争建并举提质效 林草项目助力生态建设显成效

  • 时间:2024-01-05 17:36
  • 来源:平凉市林草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今年以来,市林草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林草局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战略,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项目之建,蓄创新之势,聚发展之力,多维度推动林草“项目质量提升年”落实走深,助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争资立项赋能绿色发展。紧盯中央、省市投资导向,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深挖细研,提前谋划储备了一批切实保障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项目。全年共争取到位中央、省市林草项目资金5.37亿元,较上年增长14.74%,为全市林草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其中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到位资金1.52亿元,较上年增长59.33%;造林补贴和退耕还林类项目4个1.15亿元;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类项目5个0.19亿元;资源管护类项目5个1.35亿元;乡村振兴类项目7个701万元;科技推广和林草领域防灾减灾类项目5个432.25万元;其他类项目7个1.05亿元。


提质增量稳固林草生机。依托陇中、森林植被恢复费等造林绿化项目,全市新增造林7.27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2.11万亩、封山育林0.92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9个、全省乡村绿化示范村7个,打造生态园林式单位60个,有效提升林分质量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关山林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点,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任务1.1万亩,被列为全国试点单位,在全省现场会上交流经验。


高质量修复筑牢“生态屏障”。立足林草资源“监管保护”活动,依托资源管护类项目,完成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样地调查341个,开展森林火险普查和防灭火专项整治,建立野生动物信息网络平台,在重点林区建成视频监测点16个、救助站3处。组织实施外来入侵物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松材线虫普查,普查面积187万亩,防治有害生物37.6万亩;普查古树名木3.5万株、古树群21处,提升了全市生态保护领域基础保障能力,加强自然生态资源和重大工程建设监测监管,有效防控综合型生态灾害,保障了全市森林资源安全。


聚力产业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护林员、草管员项目帮助全市1.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生态扶贫的互促共赢。林业贴息贷款等产业类项目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9亿元,建成林木良种(海棠、银杏、松槐类及苹果)基地11248亩,种植木本油料林4600亩,完成经济林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提质增效建设97890亩,带动全市林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增收2.8亿元;扶持培育产业合作社16个、家庭林场2个。

(撰稿:马颢榴  审核:陈海军  编辑:景悦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3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七】——争建并举提质效 林草项目助力生态建设显成效
时间:2024-01-05 17:36

今年以来,市林草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林草局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战略,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项目之建,蓄创新之势,聚发展之力,多维度推动林草“项目质量提升年”落实走深,助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争资立项赋能绿色发展。紧盯中央、省市投资导向,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深挖细研,提前谋划储备了一批切实保障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项目。全年共争取到位中央、省市林草项目资金5.37亿元,较上年增长14.74%,为全市林草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其中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到位资金1.52亿元,较上年增长59.33%;造林补贴和退耕还林类项目4个1.15亿元;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类项目5个0.19亿元;资源管护类项目5个1.35亿元;乡村振兴类项目7个701万元;科技推广和林草领域防灾减灾类项目5个432.25万元;其他类项目7个1.05亿元。


提质增量稳固林草生机。依托陇中、森林植被恢复费等造林绿化项目,全市新增造林7.27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2.11万亩、封山育林0.92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9个、全省乡村绿化示范村7个,打造生态园林式单位60个,有效提升林分质量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关山林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点,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任务1.1万亩,被列为全国试点单位,在全省现场会上交流经验。


高质量修复筑牢“生态屏障”。立足林草资源“监管保护”活动,依托资源管护类项目,完成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样地调查341个,开展森林火险普查和防灭火专项整治,建立野生动物信息网络平台,在重点林区建成视频监测点16个、救助站3处。组织实施外来入侵物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松材线虫普查,普查面积187万亩,防治有害生物37.6万亩;普查古树名木3.5万株、古树群21处,提升了全市生态保护领域基础保障能力,加强自然生态资源和重大工程建设监测监管,有效防控综合型生态灾害,保障了全市森林资源安全。


聚力产业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护林员、草管员项目帮助全市1.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生态扶贫的互促共赢。林业贴息贷款等产业类项目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9亿元,建成林木良种(海棠、银杏、松槐类及苹果)基地11248亩,种植木本油料林4600亩,完成经济林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提质增效建设97890亩,带动全市林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增收2.8亿元;扶持培育产业合作社16个、家庭林场2个。

(撰稿:马颢榴  审核:陈海军  编辑:景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