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信息 > 政府部门 > 市人社局

健全制度体系 强化结果运用——以高质量考核激励保障公务员担当作为

  • 时间:2025-07-14 09:54
  • 来源:平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公务员管理部署要求,通过构建和落实全链条、多维度考核体系,有效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活力,为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系统谋划,构建“全链条”考核机制。健全制度机制。及时修订完善平时考核办法,突出过程管理,按季度评价公务员日常表现;根据年度重点任务变化情况制定年度考核方案,综合平时考核结果、民主评议和党组评价情况实行量化打分,确保考核导向鲜明、内容科学、程序严密、结果精准。细化考核标准。制定“共性+个性”考核指标体系,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列为共性指标,各项业务工作按科室(单位)职责纳入个性指标开展差异化评价,避免“一锅烩”“一刀切”。坚持分层分类。分科级领导和职级公务员两个层面考核,按照各层级参加考核人数同比例确定“优秀”等次名额并适当向窗口一线倾斜。2024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中,职级公务员6名,占54.5%,35岁以下公务员4名,占36.4%,扭转了科长、主任占据绝大多数“优秀”名额的局面,激发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严密实施,推动“全过程”落地落细。坚持抓在日常。平时考核实行个人总结、日常评判与领导评鉴相结合,公务员按季度填写备案表,分管领导根据量化指标完成数据、日常表现和服务满意度开展审核评鉴,将“好”等次的比例严格控制在40%以内。定期通报反馈。建立“季度反馈—整改提升”闭环机制,每季度末由分管领导通报平时考核结果,对科室及个人开展点评,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要求,做到平时考核与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公平公正评价。年度考核采取科室(单位)组织全员述职、负责人点评,分管领导组织评议,开展大会测评、党组终评“三段式”递进实施,最后根据年度量化得分确定考核等次,确保考核结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强化运用,激发“全周期”干事活力。建立“奖优+罚劣”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成长、奖惩激励相挂钩,力求“考用结合、以考促干”。注重在考核中识别干部。局党组把平时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公务员作为重点培养,抽调到综合性、集中性工作中锻炼提升,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岗位调整时优先使用。2024年提拔、转任、晋升职级的公务员中,上年度平时考核中均有2个以上的“好”等次,近三年年度考核中至少有一个“优秀”等次;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2名干部向市委推荐提拔使用、4名干部调整到办公室等综合岗位锻炼培养。注重在考核中管理干部。通过差异化考核措施,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都有责任感,2024年对4名平时考核“一般”的公务员开展了提醒谈话,调整了2名公务员的工作岗位,较好解决了个别不思进取年轻干部、年龄较大职级干部的“躺平摆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谁能干、谁多干;不想干、就不干;干与不干一个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注重在考核中激励干部。对平时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局党组在相关会议上及时通报表扬,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干部,在年终总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向省、市推荐先进典型时,全部从平时考核“好”等次、年度考核“优秀”的干部中推荐,不断提升“优秀”公务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在全局上下树立了向优秀学习、向优秀看齐的良好氛围。通过科学化、精准化、系统化的考核管理,全局公务员队伍呈现出干事热情、创新活力、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廉政风险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市人社局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人社重点工作评价先进集体,局领导班子2024年被考核为优秀等次。


(撰稿:姚瑶  编辑:王虎虎  审核:邓翔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健全制度体系 强化结果运用——以高质量考核激励保障公务员担当作为
时间:2025-07-14 09:54

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公务员管理部署要求,通过构建和落实全链条、多维度考核体系,有效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活力,为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系统谋划,构建“全链条”考核机制。健全制度机制。及时修订完善平时考核办法,突出过程管理,按季度评价公务员日常表现;根据年度重点任务变化情况制定年度考核方案,综合平时考核结果、民主评议和党组评价情况实行量化打分,确保考核导向鲜明、内容科学、程序严密、结果精准。细化考核标准。制定“共性+个性”考核指标体系,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列为共性指标,各项业务工作按科室(单位)职责纳入个性指标开展差异化评价,避免“一锅烩”“一刀切”。坚持分层分类。分科级领导和职级公务员两个层面考核,按照各层级参加考核人数同比例确定“优秀”等次名额并适当向窗口一线倾斜。2024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中,职级公务员6名,占54.5%,35岁以下公务员4名,占36.4%,扭转了科长、主任占据绝大多数“优秀”名额的局面,激发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严密实施,推动“全过程”落地落细。坚持抓在日常。平时考核实行个人总结、日常评判与领导评鉴相结合,公务员按季度填写备案表,分管领导根据量化指标完成数据、日常表现和服务满意度开展审核评鉴,将“好”等次的比例严格控制在40%以内。定期通报反馈。建立“季度反馈—整改提升”闭环机制,每季度末由分管领导通报平时考核结果,对科室及个人开展点评,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要求,做到平时考核与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公平公正评价。年度考核采取科室(单位)组织全员述职、负责人点评,分管领导组织评议,开展大会测评、党组终评“三段式”递进实施,最后根据年度量化得分确定考核等次,确保考核结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强化运用,激发“全周期”干事活力。建立“奖优+罚劣”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成长、奖惩激励相挂钩,力求“考用结合、以考促干”。注重在考核中识别干部。局党组把平时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公务员作为重点培养,抽调到综合性、集中性工作中锻炼提升,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岗位调整时优先使用。2024年提拔、转任、晋升职级的公务员中,上年度平时考核中均有2个以上的“好”等次,近三年年度考核中至少有一个“优秀”等次;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2名干部向市委推荐提拔使用、4名干部调整到办公室等综合岗位锻炼培养。注重在考核中管理干部。通过差异化考核措施,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都有责任感,2024年对4名平时考核“一般”的公务员开展了提醒谈话,调整了2名公务员的工作岗位,较好解决了个别不思进取年轻干部、年龄较大职级干部的“躺平摆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谁能干、谁多干;不想干、就不干;干与不干一个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注重在考核中激励干部。对平时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局党组在相关会议上及时通报表扬,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干部,在年终总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向省、市推荐先进典型时,全部从平时考核“好”等次、年度考核“优秀”的干部中推荐,不断提升“优秀”公务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在全局上下树立了向优秀学习、向优秀看齐的良好氛围。通过科学化、精准化、系统化的考核管理,全局公务员队伍呈现出干事热情、创新活力、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廉政风险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市人社局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人社重点工作评价先进集体,局领导班子2024年被考核为优秀等次。


(撰稿:姚瑶  编辑:王虎虎  审核:邓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