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坚持市区一体凝聚合力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 时间:2024-07-01 16:11
  •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针对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波动反弹不利局面,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靶向施策,市区一体,合力攻坚,聚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高位部署抓“。先后制定印发《2024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考核办法》及机动车、臭氧、烟花爆竹污染防治等多个专项方案,实施机动车、燃煤、工业企业、扬尘、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攻坚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市区一体确保完成中心城区2024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就进一步抓好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8次专题研究部署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队开展现场督导检查,高位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科学治污抓“准”。市区环委办积极发挥牵头抓总、监督指导作用,联合中心城区“一市一策”研究团队,按日发布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日分析调度报告,动态跟踪月度、年度指标达标情况,提出管控要求;邀请省厅技术团队,利用大气移动综合监测车,对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开展组分监测分析;围绕2个国控监测站点周边区域,利用VOCS走航车巡查、六参数无人机航拍,精准查找污染高值点位;聘请3名专家现场会诊,联合市气象局、平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及“一市一策”团队,每周组织召开周研判会议对中心城区大气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判,测算管控浓度,研究提出阶段性管控措施和工作建议。针对组分分析发现的机动车尾气占比较高问题,专门部署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印发《平凉市移动源环境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4个方面8项治理措施,扎实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

三是紧扣关键抓“实”。严格执行重点路段禁限行措施,累计劝返工程车、渣土车、三轮车800余辆,处罚违规车辆285辆5.7万元,查验非道路移动机械170台(次)。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三个必须”要求,对中心城区46个片区87项在建工程多轮次“过筛子”,查处抑尘不到位行为154起。督促崆峒区扩大道路湿法吸尘清扫和洒水喷雾范围,加大国道312线(四十里铺段)和海螺水泥专线湿法清扫频次。加快柳湖镇居民小火炉清洁取暖改造进度,完成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居民洁净煤用户摸底4331户,制定印发《2024年崆峒区洁净型煤配送工作方案》,目前已开展洁净煤入户试配、试用工作;在全市煤炭经营领域开展煤质抽检102批次,合格率99%。积极争取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目前已完成申报方案编制,正在修改完善。拉网式排查平凉工业园区和峡门建材集中区涉气企业,对42户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措施,逐户开展治理。持续加大汽修、餐饮、油品等行业治理力度,累计检查汽修门店131户、餐饮企业530户、加油站16户。

四是健全机制抓“常”。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市环委办分解下达月度管控指标任务,落实“日分析指导、周研判找欠、月调度表态、季通报约谈、半年督办问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调度会部署任务清单》等多个工作台账,清单化调度推进落实。强化现场督查,推进各级各部门责任、任务有效落实。市级成立1个综合督查组和8个专项督查组,由市委、市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任组长,每周至少开展1次现场督查,掌握工作情况,解决突出问题。市生态环境局成立4个执法检查组,由县级领导带队,抽组市县精干力量,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针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由6名县级领导带队包抓,精细化推进措施落实。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398户,交办整改问题483个,发现违法线索36个,正在立案调查24件。

五是追责问效抓“严”。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三抓三促”行动督办重点,灵活运用随机抽查、暗访摸排、举报监督等方式开展督查调度,严格落实“一通报、二约谈、三问责”措施。5月11日,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平凉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反思约谈会,传达市委、市政府及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关于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批示精神,对崆峒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约谈,进一步压紧夯实属地、行业管理责任。市环委办对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向行业主管部门交办并限期整改,目前共交办整改问题42个,移交违法线索5个,在平凉日报和平凉电视台公开曝光13批次25件。

截至6月27日,平凉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PM10平均浓度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7.9%。尽管我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省上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仍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精准开展散煤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面源污染等专项治理,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坚决打好空气质量翻身仗。

大气科供稿,撰稿人:高红丽  审核人:曹景宜   责编:朱瑞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市坚持市区一体凝聚合力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时间:2024-07-01 16:11

针对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波动反弹不利局面,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靶向施策,市区一体,合力攻坚,聚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高位部署抓“。先后制定印发《2024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考核办法》及机动车、臭氧、烟花爆竹污染防治等多个专项方案,实施机动车、燃煤、工业企业、扬尘、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攻坚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市区一体确保完成中心城区2024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就进一步抓好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8次专题研究部署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队开展现场督导检查,高位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科学治污抓“准”。市区环委办积极发挥牵头抓总、监督指导作用,联合中心城区“一市一策”研究团队,按日发布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日分析调度报告,动态跟踪月度、年度指标达标情况,提出管控要求;邀请省厅技术团队,利用大气移动综合监测车,对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开展组分监测分析;围绕2个国控监测站点周边区域,利用VOCS走航车巡查、六参数无人机航拍,精准查找污染高值点位;聘请3名专家现场会诊,联合市气象局、平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及“一市一策”团队,每周组织召开周研判会议对中心城区大气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判,测算管控浓度,研究提出阶段性管控措施和工作建议。针对组分分析发现的机动车尾气占比较高问题,专门部署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印发《平凉市移动源环境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4个方面8项治理措施,扎实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

三是紧扣关键抓“实”。严格执行重点路段禁限行措施,累计劝返工程车、渣土车、三轮车800余辆,处罚违规车辆285辆5.7万元,查验非道路移动机械170台(次)。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三个必须”要求,对中心城区46个片区87项在建工程多轮次“过筛子”,查处抑尘不到位行为154起。督促崆峒区扩大道路湿法吸尘清扫和洒水喷雾范围,加大国道312线(四十里铺段)和海螺水泥专线湿法清扫频次。加快柳湖镇居民小火炉清洁取暖改造进度,完成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居民洁净煤用户摸底4331户,制定印发《2024年崆峒区洁净型煤配送工作方案》,目前已开展洁净煤入户试配、试用工作;在全市煤炭经营领域开展煤质抽检102批次,合格率99%。积极争取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目前已完成申报方案编制,正在修改完善。拉网式排查平凉工业园区和峡门建材集中区涉气企业,对42户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措施,逐户开展治理。持续加大汽修、餐饮、油品等行业治理力度,累计检查汽修门店131户、餐饮企业530户、加油站16户。

四是健全机制抓“常”。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市环委办分解下达月度管控指标任务,落实“日分析指导、周研判找欠、月调度表态、季通报约谈、半年督办问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调度会部署任务清单》等多个工作台账,清单化调度推进落实。强化现场督查,推进各级各部门责任、任务有效落实。市级成立1个综合督查组和8个专项督查组,由市委、市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任组长,每周至少开展1次现场督查,掌握工作情况,解决突出问题。市生态环境局成立4个执法检查组,由县级领导带队,抽组市县精干力量,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针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由6名县级领导带队包抓,精细化推进措施落实。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398户,交办整改问题483个,发现违法线索36个,正在立案调查24件。

五是追责问效抓“严”。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三抓三促”行动督办重点,灵活运用随机抽查、暗访摸排、举报监督等方式开展督查调度,严格落实“一通报、二约谈、三问责”措施。5月11日,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平凉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反思约谈会,传达市委、市政府及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关于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批示精神,对崆峒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约谈,进一步压紧夯实属地、行业管理责任。市环委办对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向行业主管部门交办并限期整改,目前共交办整改问题42个,移交违法线索5个,在平凉日报和平凉电视台公开曝光13批次25件。

截至6月27日,平凉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PM10平均浓度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7.9%。尽管我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省上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仍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精准开展散煤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面源污染等专项治理,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坚决打好空气质量翻身仗。

大气科供稿,撰稿人:高红丽  审核人:曹景宜   责编:朱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