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住建局聚焦社会关切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见效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平凉市住建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深化理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抓实检视整改的同时,立足部门职能,锁定目标任务,聚焦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城市建设管理短板弱项,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习教育厚植民生情怀,以措办实事体现责任担当,用民生温度检验教育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一是补齐短板顺民意。顺应人民群众对整洁有序、方便舒适人居环境的期盼,紧盯“十大行动”42项重点任务,纵深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年内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20项、完成投资149亿元,拆除各类违法违规和重大安全隐患建筑14.4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9条60公里、街头游园25处、便民市场9个、公厕30座,新增停车场15处、停车泊位3935个,中心城区天门塬4条道路全段通车。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质效并重建设海绵城市,开工实施项目138项、建成97项,完成海绵化投资8.7亿元,新建海绵型道路52条56公里、带状海绵公园11万平方米、健身步道19公里,改造居民小区43个,打造形成6个示范片区、36个典型项目,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座谈会交流我市经验,平凉市入选“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城市典范案例,3项工程入选项目典范案例。
二是专项整治解民难。坚持“靶向思维”,回应群众关切,部署开展城市集中供热、城镇燃气安全、建筑工程质量、房产市场乱象、物业矛盾纠纷5个专项整治。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21亿元,新建供热管网64公里、改造老旧管网31公里,“访民问暖”8.6万户,实地解决问题2.8万件,供热信访投诉同比下降68%;召集16个部门组建城镇燃气安全整治专班,聚集6类突出问题,开展7轮拉网排查,查处违规企业148户,消除各类隐患871条;核查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劳务企业401户,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523份,停工整改项目32项,屏蔽惩处企业35户;核查房地产企业125户、房地产中介机构155户,下发限期整改书132份,清理整顿21户;整治物业企业89户,督促整改问题1635件,追缴维修资金5320万元,化解信访投诉3700多件,创建“红色物业”党建品牌示范点25个。
三是“四下基层”化民怨。针对污水垃圾、扬尘治理、道路开挖、城市环卫等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生态环保的矛盾突出领域,由县级干部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分片包抓县(市、区),深入一线推动项目实施和问题整改。7县(市、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扩容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84处,连续6年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雨污管网分流改造任务;庄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主体,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域生活垃圾闭环处理,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政府充分肯定;对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每周现场督查,查处违规企业19户、渣土运输车辆1779辆,管控措施达标率92.4%;对城区道路挖掘和施工围栏坚持现场核查、联合审批、跟踪监管,查处整改违规行为48起,拆除影响交通围挡18起,有效杜绝了随意围挡、任性开挖行为;持续推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大整治,七县(市、区)城市环境面貌大幅改善。
四是措办实事暖民心。全力办好市列为民实事,全面完成21个小区3187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任务,争取中省补助资金1089万元实施农房抗震设防改造974户。攻坚解决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争取中央“保交楼”专项借款1.85亿元,10个住宅小区交付率达到92.8%,国有土地已售4.85万套城镇住宅“登记难”问题全部化解,妥善解决5年以上信访积案7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项目审批“掌上办”,审批时限由90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水、气、暖报装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
撰稿:杨俊 编辑:何龙 审核: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