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信息 > 政府部门 > 市住建局

2023年平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系列盘点之三:
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成势见效

  • 时间:2023-12-25 11:57
  • 来源:平凉市住建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产业链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盯《平凉市绿色建材产业链实施方案》和三张清单任务,全力抓项目增投资、广对接促产销、真帮扶解难题,加快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建材产业完成产值23.3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93亿元,同比增长9.4;预计全年绿色建材产业链完成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增加值9.24亿元,同比增长9%。全市初步构建形成了崆峒峡门、华亭安口、 泾川汭丰、静宁八里4个绿色建材产业园。

一是系统部署抓推动敏锐把握绿色建材产业市场动态,制定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产业政策清单》及《项目清单》,明确水泥制品、环保石灰、新型墙材、区域石料、装配式建筑5项主攻方向,确定项目支持、产能释放、精准招商、“三化”改造、市场开拓、党建引领、考核评价7项推进措施,逐项细化到具体县(市、区)、部门和企业,形成了合力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聚焦项目抓调度。严格落实领导包抓、专班协调、按周调度、定期会商措施,推动项目快开快建。至目前,计划实施的59个绿色建材项目开复工37个,开复工率74%,完成投资15.88亿元。华亭市腾金来3D打印新型建材项目等23个项目建成投产,海螺30万吨尾料资源综合利用等12个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平凉乐驭新正公司年产45万吨商品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年产60万吨水稳料拌合站等6个项目进行设备安装。



三是内联外引抓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部门和县区联动,优化绿色建材招商计划和招引措施,精心策划推介,26届“兰洽会”签约绿色建材项目22项,概算总额17.2亿元,泾川县年产8000吨不锈钢生产与加工等2个项目落地实施,平凉融硕建材公司钙基新材料产品加工、碳化硅先进陶瓷结构件生产线等6个项目正在加快前期论证。21个绿色建材招商引资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海螺水泥公司SCR脱硝技术改造、矿山石灰石输送提产改造和5G智慧工厂等12个项目全面建成。



四是“三化”改造抓提升。发挥新世纪建材研究院创新平台牵引支撑作用,推动45项专利技术加速转化,PC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海绵元素新产品实现量产。引导传统建材企业抢抓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政策机遇,加快设备更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实施“三化”改造项目11项,完成投资4.9亿元,海螺1#窑提升改造等8个项目全面建成。指导15家绿色建材企业取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编号,培育推荐高新技术企业2家,取得知识产权8项、科技成果2项。平凉新世纪建材等7户企业被认定为全省2023年创新型中小企业。


五是培育实体抓帮扶。扎实开展包抓联企“六必访”活动,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和助企纾困,甘肃裕金诚公司完成入规审批,全市规上建材企业达到45户。与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预计全年完成产业链融资22.8亿元;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水泥、石灰等建材企业开拓周边市场。组织开展新型墙体材料下乡活动,推广使用市内海绵元素建材产品42.1万平方米,各县(市、区)工程项目所需建材产品90%以上均由市内企业保供。


六是党建引领强保障。先后召开2次绿色建材产业链党委会议,把党建工作与产业链规划制定、项目实施、招商选资、服务保障等有效协同。举办全市绿色建材产业链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和企业负责人全力破解企业在项目谋划、难题破解、招商引资、融资贷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为促进绿色建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提供人才保障。培优建强企业党组织19个、企业党员达到238名,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各类人才1720人,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



2024年,市住建局将切实发挥绿色建材产业链链长工作专班办公室牵头抓总职能,抢抓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机场铁路建设等重大机遇,着眼大局,担当用力,创新思维,攻坚克难,培育企业扩体量、强化调度抓项目、跟踪对接强招商、科技创新赋动能、平台支撑优布局、纾企解困促发展,实施市列绿色建材产业链47个,力争建成投产22个,完成投资15亿元;年内培育入规企业5户以上,规上企业数量达到50户;建材产业产值达到43.1亿元,增加值突破10亿元,以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加快建设。

撰稿:郑小金    编辑:何龙      审核:于鹏     杨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3年平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系列盘点之三: 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成势见效
时间:2023-12-25 11:57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产业链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盯《平凉市绿色建材产业链实施方案》和三张清单任务,全力抓项目增投资、广对接促产销、真帮扶解难题,加快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建材产业完成产值23.3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93亿元,同比增长9.4;预计全年绿色建材产业链完成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增加值9.24亿元,同比增长9%。全市初步构建形成了崆峒峡门、华亭安口、 泾川汭丰、静宁八里4个绿色建材产业园。

一是系统部署抓推动敏锐把握绿色建材产业市场动态,制定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产业政策清单》及《项目清单》,明确水泥制品、环保石灰、新型墙材、区域石料、装配式建筑5项主攻方向,确定项目支持、产能释放、精准招商、“三化”改造、市场开拓、党建引领、考核评价7项推进措施,逐项细化到具体县(市、区)、部门和企业,形成了合力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聚焦项目抓调度。严格落实领导包抓、专班协调、按周调度、定期会商措施,推动项目快开快建。至目前,计划实施的59个绿色建材项目开复工37个,开复工率74%,完成投资15.88亿元。华亭市腾金来3D打印新型建材项目等23个项目建成投产,海螺30万吨尾料资源综合利用等12个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平凉乐驭新正公司年产45万吨商品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年产60万吨水稳料拌合站等6个项目进行设备安装。



三是内联外引抓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部门和县区联动,优化绿色建材招商计划和招引措施,精心策划推介,26届“兰洽会”签约绿色建材项目22项,概算总额17.2亿元,泾川县年产8000吨不锈钢生产与加工等2个项目落地实施,平凉融硕建材公司钙基新材料产品加工、碳化硅先进陶瓷结构件生产线等6个项目正在加快前期论证。21个绿色建材招商引资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海螺水泥公司SCR脱硝技术改造、矿山石灰石输送提产改造和5G智慧工厂等12个项目全面建成。



四是“三化”改造抓提升。发挥新世纪建材研究院创新平台牵引支撑作用,推动45项专利技术加速转化,PC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海绵元素新产品实现量产。引导传统建材企业抢抓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政策机遇,加快设备更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实施“三化”改造项目11项,完成投资4.9亿元,海螺1#窑提升改造等8个项目全面建成。指导15家绿色建材企业取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编号,培育推荐高新技术企业2家,取得知识产权8项、科技成果2项。平凉新世纪建材等7户企业被认定为全省2023年创新型中小企业。


五是培育实体抓帮扶。扎实开展包抓联企“六必访”活动,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和助企纾困,甘肃裕金诚公司完成入规审批,全市规上建材企业达到45户。与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预计全年完成产业链融资22.8亿元;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水泥、石灰等建材企业开拓周边市场。组织开展新型墙体材料下乡活动,推广使用市内海绵元素建材产品42.1万平方米,各县(市、区)工程项目所需建材产品90%以上均由市内企业保供。


六是党建引领强保障。先后召开2次绿色建材产业链党委会议,把党建工作与产业链规划制定、项目实施、招商选资、服务保障等有效协同。举办全市绿色建材产业链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和企业负责人全力破解企业在项目谋划、难题破解、招商引资、融资贷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为促进绿色建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提供人才保障。培优建强企业党组织19个、企业党员达到238名,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各类人才1720人,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



2024年,市住建局将切实发挥绿色建材产业链链长工作专班办公室牵头抓总职能,抢抓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机场铁路建设等重大机遇,着眼大局,担当用力,创新思维,攻坚克难,培育企业扩体量、强化调度抓项目、跟踪对接强招商、科技创新赋动能、平台支撑优布局、纾企解困促发展,实施市列绿色建材产业链47个,力争建成投产22个,完成投资15亿元;年内培育入规企业5户以上,规上企业数量达到50户;建材产业产值达到43.1亿元,增加值突破10亿元,以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加快建设。

撰稿:郑小金    编辑:何龙      审核:于鹏     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