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平凉 > 非遗文化

打花鞭

  • 时间:2024-07-23 09:04
  • 来源:平凉市文旅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流传在静宁县的打花鞭,在民间又称“霸王鞭”、“金钱棍”、“打花棍”、“打莲湘”。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中华舞蹈志》(宁夏卷)记载:“该舞源于甘肃,属汉族地摊舞蹈,一般与地摊社火插花演出。”

传说项羽每每攻城拔寨之后,便站立马上舞钢鞭、高歌劲舞庆胜利,其激昂之状、动魄之情,引得当地百姓纷纷效仿,这种即兴舞蹈形式传播到民间,演变为一种传统的舞蹈节目,霸王鞭由此而得名。花鞭以木或竹棍制成,分单鞭和双鞭,鞭头栓挂五六枚铜钱或铁环(现在用小铜铃),鞭身饰以各色花纹,两头缀红穗。伴奏、伴唱的乐曲有《快八步》,《慢八步》,《洞宾曲》,《对花曲》,《十杯子酒曲》,《扬燕麦》等。

打花鞭集舞蹈、武术、体育竞技于一身,随着时代的变迁,由最初的两人表演发展为群体舞,表演时在器乐曲的伴奏下“夹扇”走“十字步”上场,边唱边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地面。整个舞蹈快慢结合,高低错落,刚柔相济,轻重有别,富于变化,表现出欢庆、祥和、热烈的艺术魅力,深受民间老百姓的喜爱,普及率极高。2011年,打花鞭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花鞭
时间:2024-07-23 09:04

流传在静宁县的打花鞭,在民间又称“霸王鞭”、“金钱棍”、“打花棍”、“打莲湘”。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中华舞蹈志》(宁夏卷)记载:“该舞源于甘肃,属汉族地摊舞蹈,一般与地摊社火插花演出。”

传说项羽每每攻城拔寨之后,便站立马上舞钢鞭、高歌劲舞庆胜利,其激昂之状、动魄之情,引得当地百姓纷纷效仿,这种即兴舞蹈形式传播到民间,演变为一种传统的舞蹈节目,霸王鞭由此而得名。花鞭以木或竹棍制成,分单鞭和双鞭,鞭头栓挂五六枚铜钱或铁环(现在用小铜铃),鞭身饰以各色花纹,两头缀红穗。伴奏、伴唱的乐曲有《快八步》,《慢八步》,《洞宾曲》,《对花曲》,《十杯子酒曲》,《扬燕麦》等。

打花鞭集舞蹈、武术、体育竞技于一身,随着时代的变迁,由最初的两人表演发展为群体舞,表演时在器乐曲的伴奏下“夹扇”走“十字步”上场,边唱边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地面。整个舞蹈快慢结合,高低错落,刚柔相济,轻重有别,富于变化,表现出欢庆、祥和、热烈的艺术魅力,深受民间老百姓的喜爱,普及率极高。2011年,打花鞭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