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平凉 > 非遗文化

华亭安口陶瓷制作工艺

  • 时间:2024-07-23 09:02
  • 来源:平凉市文旅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华亭安口陶瓷具有悠久历史,且在西北地区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我国第一部陶瓷名著《陶说》中,有“平凉华亭,宋元皆有窑址”的记载,在《中国陶瓷史》宋、辽、金陶瓷窑址分布图上,甘肃区域仅标有“华亭”一处,当时的兴旺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明清时期华亭是名驰天下的“陇上窑”所在地,以烧制青瓷器物最具盛名,这是华亭陶瓷的鼎盛时期,产品供不应求,行销西北五省及全国各地。到了民国时期,华亭安口窑成了重要的制瓷基地,当时有瓷窑50余座。建国后,华亭陶瓷取得了很大发展,并一度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一代代制陶大师用把宗关系授徒传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使华亭陶艺得以延续。现在除保留手工粗瓷、细瓷、等传统产品外,还研制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瓷、艺术瓷等新产品,继续行销省内外,且成为陶瓷收藏家的珍品。

华亭安口陶瓷手工技艺流程复杂,工序要求严格,一般现代机械难以替代,只能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摸索并掌握,是一笔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8年,华亭安口陶瓷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华亭安口陶瓷制作工艺
时间:2024-07-23 09:02

华亭安口陶瓷具有悠久历史,且在西北地区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我国第一部陶瓷名著《陶说》中,有“平凉华亭,宋元皆有窑址”的记载,在《中国陶瓷史》宋、辽、金陶瓷窑址分布图上,甘肃区域仅标有“华亭”一处,当时的兴旺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明清时期华亭是名驰天下的“陇上窑”所在地,以烧制青瓷器物最具盛名,这是华亭陶瓷的鼎盛时期,产品供不应求,行销西北五省及全国各地。到了民国时期,华亭安口窑成了重要的制瓷基地,当时有瓷窑50余座。建国后,华亭陶瓷取得了很大发展,并一度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一代代制陶大师用把宗关系授徒传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使华亭陶艺得以延续。现在除保留手工粗瓷、细瓷、等传统产品外,还研制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瓷、艺术瓷等新产品,继续行销省内外,且成为陶瓷收藏家的珍品。

华亭安口陶瓷手工技艺流程复杂,工序要求严格,一般现代机械难以替代,只能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摸索并掌握,是一笔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8年,华亭安口陶瓷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