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平凉 > 非遗文化

西王母信俗

  • 时间:2024-07-23 09:03
  • 来源:平凉市文旅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西王母是中国古文化的优秀遗产,关于西王母的传说已流传3000多年,在我国乃至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千百年来,泾川回山已成为西王母后裔朝觐的圣地,农历三月二十日,是泾川回山西王母庙会,现存宋开国元老陶谷碑记载,开宝年间重修王母宫,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相沿成习,至今已传承1049届。

“西王母信俗”是千百年来,在泾河流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西王母祭祀仪式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是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祭祀活动分道场,朝觐、祭坛、和采圣水四个程序进行,法师携带法器,身着法衣,登赴祭坛,高唱道号,读涌经文,呈现出吉祥、长寿、团圆、祈福、穰安的和谐氛围。庙会期间,来自方圆周边市、县朝拜的群众每年多达10万人(次),回山和县城常出现人流蜂拥、水泄不通的空前盛况。

近十年来,西王母民俗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参加人数愈来愈多,已成为当地一大民俗盛会,颇受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宗教人士的关注。回山王母宫被两岸信众尊为“天下王母第一宫”,每年都有许多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侨胞及国际友人,千里迢迢来朝拜西王母。中国民俗学会专家乌丙安、陶立璠等评价说,在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泾川西王母庙会是最早最大的。2008年,泾川西王母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西王母信俗
时间:2024-07-23 09:03

西王母是中国古文化的优秀遗产,关于西王母的传说已流传3000多年,在我国乃至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千百年来,泾川回山已成为西王母后裔朝觐的圣地,农历三月二十日,是泾川回山西王母庙会,现存宋开国元老陶谷碑记载,开宝年间重修王母宫,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相沿成习,至今已传承1049届。

“西王母信俗”是千百年来,在泾河流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西王母祭祀仪式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是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祭祀活动分道场,朝觐、祭坛、和采圣水四个程序进行,法师携带法器,身着法衣,登赴祭坛,高唱道号,读涌经文,呈现出吉祥、长寿、团圆、祈福、穰安的和谐氛围。庙会期间,来自方圆周边市、县朝拜的群众每年多达10万人(次),回山和县城常出现人流蜂拥、水泄不通的空前盛况。

近十年来,西王母民俗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参加人数愈来愈多,已成为当地一大民俗盛会,颇受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宗教人士的关注。回山王母宫被两岸信众尊为“天下王母第一宫”,每年都有许多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侨胞及国际友人,千里迢迢来朝拜西王母。中国民俗学会专家乌丙安、陶立璠等评价说,在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泾川西王母庙会是最早最大的。2008年,泾川西王母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