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泾川:强化产业培育 夯实增收基础

  • 时间:2020-09-11 08:46
  • 来源:平凉广播电视台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今年以来,泾川县太平镇聚焦精准扶贫“一号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逐步形成了产业扶贫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群雁高飞头雁领。记者采访当天,太平镇朱家沟村寨子洼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海军正在牛棚忙碌着,一头头身健体壮的肉牛正低头吃着草料,该养殖场占地6.5亩,建成双列式标准化牛舍2幢800平方米,青贮池2个1600立方米,沼气池200立方米,至目前,共出栏肉牛1000多头,每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

  泾川县太平镇朱家沟村寨子洼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海军:

  目前牛存栏160多头,主要以平凉红牛,红安格斯和育肥牛为主,吸纳社员90多户,其中贫困户60户,主要采取的模式有投牛还犊,配股分红,每年年底为贫困户分红1500元,大大提高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盘口村是泾川县太平镇美丽乡村建设和蔬菜产业发展的样板村,全村按照“生态奠定基础、产业增加收入、居住提升文明、文化丰富内涵”的思路,依托项目支撑,盘口村修建组团式小康屋42户,完成危房改造49户,硬化村内主干道路2.5公里,衬砌排洪渠2.5公里。并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占地127亩的集垂钓、花海观光、采摘园、儿童游乐中心为一体的生态游园。同时,强化产业培育,夯实增收基础。将产业培育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资1143万元,建成日光温室65座,钢架大棚104座,蔬菜园区主要种植西红柿、西葫芦等品种,并与县城及周边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拓宽了销售渠道,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泾川县太平镇党委副书记吕志厚:

  至目前,全镇12个村2190户8722人全部实现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泾川:强化产业培育 夯实增收基础
时间:2020-09-11 08:46

  今年以来,泾川县太平镇聚焦精准扶贫“一号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逐步形成了产业扶贫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群雁高飞头雁领。记者采访当天,太平镇朱家沟村寨子洼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海军正在牛棚忙碌着,一头头身健体壮的肉牛正低头吃着草料,该养殖场占地6.5亩,建成双列式标准化牛舍2幢800平方米,青贮池2个1600立方米,沼气池200立方米,至目前,共出栏肉牛1000多头,每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

  泾川县太平镇朱家沟村寨子洼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海军:

  目前牛存栏160多头,主要以平凉红牛,红安格斯和育肥牛为主,吸纳社员90多户,其中贫困户60户,主要采取的模式有投牛还犊,配股分红,每年年底为贫困户分红1500元,大大提高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盘口村是泾川县太平镇美丽乡村建设和蔬菜产业发展的样板村,全村按照“生态奠定基础、产业增加收入、居住提升文明、文化丰富内涵”的思路,依托项目支撑,盘口村修建组团式小康屋42户,完成危房改造49户,硬化村内主干道路2.5公里,衬砌排洪渠2.5公里。并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占地127亩的集垂钓、花海观光、采摘园、儿童游乐中心为一体的生态游园。同时,强化产业培育,夯实增收基础。将产业培育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资1143万元,建成日光温室65座,钢架大棚104座,蔬菜园区主要种植西红柿、西葫芦等品种,并与县城及周边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拓宽了销售渠道,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泾川县太平镇党委副书记吕志厚:

  至目前,全镇12个村2190户8722人全部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