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崆峒: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群众精气神
迎着初秋的暖阳走进麻武乡月明村,放眼望去,绿水青山环绕四周,乡村特有的静谧之下,道路通畅、村舍亮丽,房前屋后绿树繁花、环境怡人,整个村庄都在阳光的照耀下肆意展现着自己的精致与整洁。
近日,记者来到麻武乡月明村,随意走进路边的一个小商店,看到村民马俊青和家人正在把新进的货品摆置规整。老马家店铺虽小,里面的物品却一应俱全,不时有村民进来购买东西,生意很是不错。

说起月明村的变化,八十岁老马最有发言权:“原来住在山窝窝里,没有路,修的土路只能走三轮车,就这么一条土路碰上下雨天就没法走咯。平常吃水就靠山里那点泉水,磨个面还得走好几十里......现在不一样啦,搬到这里来水电路都给通上了,天一下雨不用跷烂泥,吃水也不用担了,你们看看,自家院子里就有自来水,真是好哇,我老汉现在享幸福着呢。”
村里环境大变样,麻武乡的旅游产业也越来越火,很多人节假日或者闲暇时期都爱来这里散心郊游,老马家的小商店生意也越来越兴隆,积蓄多了起来,今年老马决定把房屋重新装修一番,“家里的小娃娃要上学了,房子装一装,让娃娃住地更舒坦,好好学习,以后才有出息。”老马看着小重孙满眼都是笑意。

如今在月明村,像老马一样在人居环境改善后,走上致富路的贫困户共有100余户。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养殖产业缺乏销路,月明村成为了崆峒区贫困面宽、程度深,扶贫任务重的贫困村,村民们戏称这里“山清水秀人很穷”。近年来,崆峒区围绕脱贫攻坚主要目标,把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麻武乡月明村围绕“生态立村、旅游强村”的工作思路,按照“一年净两年绿三年美”的整治要求,结合移民搬迁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从卫生改厕、垃圾清理到荒山绿化、种花种树,鼓励群众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全程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振群众参与美好家园建设的精气神,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经过移民搬迁以后,月明村进行了细致地规划设计,在环境治理方面,栽植多种树木近万株,种植花草10亩多,村上整体环境看起来好多了。”麻武乡月明村党支部书记杨凤德说。
随着2019年底102户339人全部脱贫退出,月明村终于脱下了昔日贫瘠小村庄的帽子,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乡村。
“住的房子也好了,环境也好,人干活起来心情都好。”月明村村民张又香说。

让村民们有新居不是终极目标,使百姓获得发展技能,在整洁、文明、富足的环境下奔小康,才是奋斗的初心。为增强集中居住区的发展后劲,月明村积极帮助群众找准致富门路,以产业的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以前路不通,牛养得再好也买不上好价钱,如今的村庄水电通畅,月明村的杨贵荣一家通过养殖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卖牛犊,一年至少能挣三万余元。
村支书杨凤德告诉记者,现在全村养牛户共有48户,养牛数量逐年增多,到今年已经达到了347头,村民们彻底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