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崆峒:“立体种植”一地多产促增收

  • 时间:2020-10-30 09:20
  • 来源:凤凰网甘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眼下正是瓜果丰收的时节,记者来到崆峒区索罗乡西李村三社的苹果园,枝叶繁茂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村民们正在忙碌着收西葫芦籽,地里的西葫芦与树上的苹果相得益彰,绘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乡村田园画卷。

 

  “我现在有270多亩果园,属于幼龄果园,为了提升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在果园里套种了130多亩籽用西葫芦,今年秋收亩产达到350斤,效益挺好的。”索罗乡西李村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乐乐笑呵呵地说道。张乐乐是陕西省绥德县人,以前是一名果商,2016年秋季在西李村收苹果时,萌发了承包果园的想法。“我当时投资200多万元,流转了24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苹果。”说着,他便随手摘了一颗苹果吃了起来“这里的苹果果质非常好,皮薄、汁多、甜度高,销路很好,这也是当时我决定承包果园的原因。”果树在挂果前不仅没有收益,还要不断投资,这给初次当“果农”的张乐乐出了不小的资金难题。为此他外出多方考察,决定用“以地养地”的方式,在自家农场里发展立体高效农业。“我们计划在果树进入盛产期前,种植一些农作物,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籽用西葫芦亩收入最高可达到2600元,一年下来收益就有30多万元,我把西葫芦籽的收益全部投到了果园里,资金上有保证,才能把果园管理的更好,现在果园四年就挂果了。”他用耙子翻着正在晾晒的西葫芦籽继续说道,“现在西葫芦籽的销路很好,尤其在内蒙那边,我的西葫芦籽每年都被提前预定,不用自己跑销路。”立体种植,实实在在地见到了成效,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留守人员就近务工问题。据了解,在张乐乐的种养殖家庭农场里,来务工的当地村民有23人,每人每天工资70元,生产旺季时,务工人员接近40人。55岁的西李村村民李自浩告诉记者,“我是2017年4月开始到农场务工的,每月在农场务工收入1800元,家里流转出去的土地每亩收入2200元,全年算下来能收入6万多元。”西李村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自强,通过在农场务工顺利脱贫。“现在,我觉得只要自己好好干,可能还有机会奔小康呢。”李自强信心十足地说。“我们每年除支付土地租金10.8万元之外,还要支付务工人员工资25万元。”张乐乐说,“带动村民致富,也是我发展产业的初衷,今后我还要扩大产业规模,让更多的村民来农场务工,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到抱团致富中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崆峒:“立体种植”一地多产促增收
时间:2020-10-30 09:20

  眼下正是瓜果丰收的时节,记者来到崆峒区索罗乡西李村三社的苹果园,枝叶繁茂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村民们正在忙碌着收西葫芦籽,地里的西葫芦与树上的苹果相得益彰,绘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乡村田园画卷。

 

  “我现在有270多亩果园,属于幼龄果园,为了提升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在果园里套种了130多亩籽用西葫芦,今年秋收亩产达到350斤,效益挺好的。”索罗乡西李村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乐乐笑呵呵地说道。张乐乐是陕西省绥德县人,以前是一名果商,2016年秋季在西李村收苹果时,萌发了承包果园的想法。“我当时投资200多万元,流转了24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苹果。”说着,他便随手摘了一颗苹果吃了起来“这里的苹果果质非常好,皮薄、汁多、甜度高,销路很好,这也是当时我决定承包果园的原因。”果树在挂果前不仅没有收益,还要不断投资,这给初次当“果农”的张乐乐出了不小的资金难题。为此他外出多方考察,决定用“以地养地”的方式,在自家农场里发展立体高效农业。“我们计划在果树进入盛产期前,种植一些农作物,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籽用西葫芦亩收入最高可达到2600元,一年下来收益就有30多万元,我把西葫芦籽的收益全部投到了果园里,资金上有保证,才能把果园管理的更好,现在果园四年就挂果了。”他用耙子翻着正在晾晒的西葫芦籽继续说道,“现在西葫芦籽的销路很好,尤其在内蒙那边,我的西葫芦籽每年都被提前预定,不用自己跑销路。”立体种植,实实在在地见到了成效,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留守人员就近务工问题。据了解,在张乐乐的种养殖家庭农场里,来务工的当地村民有23人,每人每天工资70元,生产旺季时,务工人员接近40人。55岁的西李村村民李自浩告诉记者,“我是2017年4月开始到农场务工的,每月在农场务工收入1800元,家里流转出去的土地每亩收入2200元,全年算下来能收入6万多元。”西李村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自强,通过在农场务工顺利脱贫。“现在,我觉得只要自己好好干,可能还有机会奔小康呢。”李自强信心十足地说。“我们每年除支付土地租金10.8万元之外,还要支付务工人员工资25万元。”张乐乐说,“带动村民致富,也是我发展产业的初衷,今后我还要扩大产业规模,让更多的村民来农场务工,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到抱团致富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