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朱家涧村:“小兔拔拔”拔富路
深秋时节,来到王村镇朱家涧村,68岁的老党员朱仁录一家正忙着采收萝卜。
“来,尝尝!这可不比普通萝卜,它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叫‘小兔拔拔’,是从天津引进的品种,好吃着呢,来尝尝。”热情的老朱打开了话匣子。
这是什么萝卜?
说到此,还得从一个工作室说起。
2020年6月19日,天津市武清区名师肖建中泾川工作室在朱家涧移民新村正式成立。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蔬菜专家肖建中来啦……
68岁的老支书朱存录看到了群众致富的新希望。
9月中旬,由肖建中工作室率先推广种植的“小兔拔拔”萝卜因其水果味、香脆汁多口感佳,广受青睐,一车车穿梭于平凉新阳光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送上都市餐桌……
好产品受青睐。因其卖到每斤1.3元,比普通萝卜价格高出一半多,成了朱家涧人的“宝贝疙瘩”。
朱家涧人很留恋肖建中。缘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特殊使命,快退休的肖建中带着团队来到泾川,在村子一驻就是三个多月,陪着果蔬见证脱贫,这里的甜瓜、辣椒和萝卜都离不开他了。
肖老师烈日下的奔走,解决了朱家涧人一直学不到的新技术,实现了不懂蔬菜到蔬菜能手的转变。
朱仁录正在起萝卜,乖巧的孙子和爷爷一起洗萝卜,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他这辈子,还是头一次见这么种萝卜,种了9个大棚,今年收入已经超过8万元。
借力发力,朱家涧村探索出了把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品牌树在产业链的“四链”模式,把党员、干部、群众和技术人才紧紧地链在一起,托起全村群众的“致富梦”。
据悉,王村镇朱家涧村是全市剩余两个未脱贫村之一,2014年以来累计识别贫困人口91户273人,贫困发生率72.8%。
如今全村,125户群众全部搬到了位于王村镇街道的安置楼,配套了水电、道路、天然气、绿化等基础设施,下山上楼开启了新生活。
今年,剩余的28户71人如期脱贫。
10月10日,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挂牌督战的深度脱贫村──朱家涧村退出贫困村序列,正式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