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泾川:“四个注重”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干部人才支援工作
今年以来,泾川县紧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机遇,积极与天津市武清区加强对接,高质量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干部人才支援工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是注重常态长效,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甘肃省与天津市签订的《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责任书》及省市委组织部要求,精心制定《泾川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干部人才支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干部双向挂职,接收1名县级干部挂任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2名科级干部分别挂任政府办副主任和扶贫办副主任,选派6名党政领导干部到武清区挂任相应级别职务,全面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工作。完善组织领导和常态联系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两地主要领导互访对接活动3次,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困难,共同推动任务落实落地,增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实效。
二是注重人才交流,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按照全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安排部署,选派教育、卫生等领域20名专业技术人才赴天津市武清区挂职交流,组织38名教师和47名医护人员到武清区开展短期跟岗培训。根据武清区支援人才的专业特长、熟悉领域、工作经历,精心安排武清区支援我县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柔性引进武清区蔬菜专家肖建中为我县急需紧缺人才,在王村镇建立肖建中名师工作室,从人才工作经费中列支两万元,用于住房生活等服务保障。邀请全国名中医陈宝贵教授到我县开展学术指导,先后两次举行全国名中医陈宝贵传承工作室泾川工作站招收学术传承人活动,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带队赴武清区对接柔性引进全国名老中医崔乃强教授和在县人民医院建立工作室有关事宜,有效促进双方人才互动、能力互促、资源互通和信息互享。
三是注重学习培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不断加强与天津市武清区沟通联系,健全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天津市武清区资源优势,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组织乡(镇)党政正职、县直部门、乡(镇)优秀年轻干部50人赴天津市武清区举办优秀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全面提升年轻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水平。举办教育、卫生专业技能人才交流培训班,邀请武清区教育、卫生方面等专家授课讲座,培训教育、卫生系统专业人才3期150人次。按照2020年第一批天津帮扶资金项目计划,组织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办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1期80人次,进一步启迪思路、开拓眼界,提升能力素质。
四是注重服务保障,优化扶贫协作环境。按照“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的要求,积极为挂职干部提供必要的办公和食宿条件。确定专人负责挂职干部协调、服务和管理等工作,建立结对联系和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履行协调管理职责,严格挂职干部人才管理服务,全面落实工作季报制度和请销假制度,狠抓挂职干部人才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表现突出的,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并将支援干部的现实表现及时反馈给天津市武清区有关方面,使援助人才有更多的荣誉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