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崆峒:用情用心真帮扶 点亮致富新希望
初秋时节,走进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郁郁葱葱的丛山围绕着这个小村庄,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曾经的贫困村能有如此光景,不仅依靠村民的勤劳肯干,更有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倾力帮扶。
麻武村共有9个村民合作社270户1205人,是一个以养殖和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村民收入较低,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650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为53.9%。崆峒区司法局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这里时,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当好群众小康路上的“领路人”,让贫困群众富起来,动员有过餐饮工作经验的贫困户曹红一家,在自己的院落中经营起了农家乐,让村民们在家门口致富奔小康。
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村民
曹红:
“当时我们家条件也不好,供两个孩子上学,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直到工作队来了,看着给我们把房子也改造了,想方设法一直帮助我们。”
房子改造好了,曹红又勤劳能干,每天早起和面摘菜,遇到生意好的时候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虽然辛苦但心里美滋滋的,说起现在农家乐里的生意,曹红乐得合不拢嘴。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村民
曹红:
“到节假日的时候人多,人基本上能坐满,生活也改善了,也有收入了。”
除了发展生态旅游业,这里的农民多年来靠养殖为生。这几年麻武村的萌牛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说是村里的明星产业,很多村民都在合作社里入了股,跟着合作社养牛挣了钱。村民董天明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入股投了钱,工作队还帮忙安排他在合作社里打工,一年下来既拿分红又领工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小“股东”。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村民
董天明:
“给我安排了打工,春季给牛种草,秋季是割草、腌草,有啥活就干啥活。”
驻村帮扶以来,工作队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鼓励着村民们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