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崆峒:逐梦小康绘蓝图 产业发展信心足

  • 时间:2020-07-28 17:40
  • 来源:平凉广播电视台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脱贫致富重点在产业,产业选择关键在精准。近年来,崆峒区寨河乡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和乡情实际,把精准实施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和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实施,深挖发展潜力,让更多农户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脱贫增收之路。

  近日,记者在寨河乡闫湾村藤奔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宽敞明亮的棚舍内,数百头肉牛个个膘肥体壮,马新德正在精心打扫棚舍,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自己通过养牛过上了好日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积极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让闫湾村的贫困户在奔小康的路上没有掉队。

  崆峒区寨河乡闫湾村党支部书记 马新德:

  我们现在养的牛多是西门塔尔和夏洛莱,这两个品种抗病强、长势快、肉质好,比起其它的品种可以多卖两三千块钱,现在圈里牛存栏180多头,每年大概能出售300多头,合作社每年能为村里带来4万多元的经济效益。

  今年45岁的兰永生在发展养牛产业之前,他和媳妇常年在家务农,也养了一两头牛,但依然没能摆脱贫困。穷则思变,兰永生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奋斗致富,申请到5万元“扶贫贷”资金,购买了6头母牛。靠着精打细算,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崆峒区寨河乡闫湾村村民 兰永生:

  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帮扶下,我现在养了10头牛,现在我家每年都有几万元进账,学生上学的费用也有了保障,生活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寨河乡紧盯出行不便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实施村组道路硬化工程,让村民们真正享受到了硬化路带来的便捷。

  崆峒区寨河乡鄢铺村村委会主任 任智科:

  我们这一条路修成,七八十户人受益着呢。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寨河乡始终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的原则,紧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谋划长远增收渠道,将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全面推进以牛产业为核心的畜牧产业扶贫工作,通过“扶贫牛”助力贫困户脱贫。全乡牛存栏量1.1万头,有476户贫困户通过牛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崆峒区寨河乡党委书记 裴浩:

  今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决胜之年,在聚力做好“3+1”冲刺清零行动后续的同时,我们加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的工作,实现了在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增收上的新突破、大提升。

  如今的寨河乡,村民们通过牛产业过上了好日子,好日子也让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行走在寨河乡村街道,处处鲜花盛开,道路硬化、民俗文化村等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望山看水忆乡愁,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在寨河大地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崆峒:逐梦小康绘蓝图 产业发展信心足
时间:2020-07-28 17:40

  脱贫致富重点在产业,产业选择关键在精准。近年来,崆峒区寨河乡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和乡情实际,把精准实施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和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实施,深挖发展潜力,让更多农户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脱贫增收之路。

  近日,记者在寨河乡闫湾村藤奔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宽敞明亮的棚舍内,数百头肉牛个个膘肥体壮,马新德正在精心打扫棚舍,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自己通过养牛过上了好日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积极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让闫湾村的贫困户在奔小康的路上没有掉队。

  崆峒区寨河乡闫湾村党支部书记 马新德:

  我们现在养的牛多是西门塔尔和夏洛莱,这两个品种抗病强、长势快、肉质好,比起其它的品种可以多卖两三千块钱,现在圈里牛存栏180多头,每年大概能出售300多头,合作社每年能为村里带来4万多元的经济效益。

  今年45岁的兰永生在发展养牛产业之前,他和媳妇常年在家务农,也养了一两头牛,但依然没能摆脱贫困。穷则思变,兰永生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奋斗致富,申请到5万元“扶贫贷”资金,购买了6头母牛。靠着精打细算,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崆峒区寨河乡闫湾村村民 兰永生:

  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帮扶下,我现在养了10头牛,现在我家每年都有几万元进账,学生上学的费用也有了保障,生活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寨河乡紧盯出行不便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实施村组道路硬化工程,让村民们真正享受到了硬化路带来的便捷。

  崆峒区寨河乡鄢铺村村委会主任 任智科:

  我们这一条路修成,七八十户人受益着呢。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寨河乡始终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的原则,紧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谋划长远增收渠道,将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全面推进以牛产业为核心的畜牧产业扶贫工作,通过“扶贫牛”助力贫困户脱贫。全乡牛存栏量1.1万头,有476户贫困户通过牛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崆峒区寨河乡党委书记 裴浩:

  今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决胜之年,在聚力做好“3+1”冲刺清零行动后续的同时,我们加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的工作,实现了在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增收上的新突破、大提升。

  如今的寨河乡,村民们通过牛产业过上了好日子,好日子也让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行走在寨河乡村街道,处处鲜花盛开,道路硬化、民俗文化村等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望山看水忆乡愁,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在寨河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