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职情况

  • 时间:2025-01-14 09:55
  •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为牵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年度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按照《平凉市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实施方案》要求,现将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职情况予以公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环境空气质量112月份,平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比率88.8%PM2.5平均浓度26.8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

(二)水环境质量112月份,全市13个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全部达标,优良(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类标准)水体断面比例为100%14个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稳定达标。

(三)土壤环境质量:112月份,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按计划落实,安全利用率100%,完成16个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审查评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31.7%

(四)生态环境安全112月份,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重大及以上辐射事件。

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紧盯主要指标,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聚焦重点强化大气污染防治,部署开展机动车、燃煤、工业企业、扬尘、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攻坚行动,查处违反限行机动车1300余辆,淘汰报废机动车8252辆;全市13户涉气企业安装清洁运输门禁系统并联网检测,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中心城区小火炉清洁能源改造3307户,整治四烧问题51起,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水污染治理,组织开展葫芦河沿线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排查排污单位50家,查处涉水违法案件16起。审批入河排污口12个,建立排污口责任主体、整改问题和依法审批三张清单,推动一口一策和规范化建设。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督查,实施规范化建设项目2个,水源地保护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严格落实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13宗土地用途发生变更的重点建设用地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完成3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和1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华亭市、崇信县、静宁县3个整乡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均已建成。

(二)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制定印发了《平凉市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召开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会,对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反馈我市13项整改任务,完成整改2项,达到整改进度的11项。组织开展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群众举报问题整改回头看95件群众举报件已全部办结。2023年国家黄河流域警示片披露的葫芦河流域堆砂采砂问题已完成整改,整治堆砂采砂点40处,恢复土地298.62亩,正在按程序申请销号。

(三)坚持项目支撑,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树牢以项目抓保护促治理理念,多渠道、多途径谋划实施生态环保项目,提升项目竞争水平和落地能力。共争取到位生态环保专项资金6132万元,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27个;谋划储备生态环保项目50174.4亿元,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竞争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已完成实施方案初稿编制,正在对接细化项目实施内容。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运用,印发《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重点任务清单》,形成覆盖全域、部门协同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方式,落实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提升环评各环节、各要素审批效能,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25个,灵台安家庄煤矿、崇信宏泰热电联产、平庆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四)严格执法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制定印发《平凉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集中排查整治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开展辐射环境安全督查检查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全市170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完成年度防护评估,8家放射源使用单位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1.48万吨、医疗废物817.33吨。统筹市县两级执法力量,推行“1+3”执法监管新业态,扎实开展两打专项行动、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和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整治环境问题810个,立案办理生态环境违法案件90件。

(五)坚持绿色低碳,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塬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五大工程”实施,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多投资,实施生态环保产业链项目79个,完成投资23.23亿元。积极推动产业链招商引资,产业链链长先后带队赴河北、云南等地开展产业推介和招商考察活动,共签约项目16项,总投资38.7亿元。同时,持续加强对全市生态环保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调度,至目前各县(市、区)已签约生态环保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32个,签约资金累计97.1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20个,到位资金11.33亿元。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为总牵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美丽平凉建设。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推进美丽平凉建设。对标省委赋予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发展定位,围绕推动八大行动”26项具体任务,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巩固提升平凉市、崇信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成果,扎实落实《平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方面,PM2.5控制为主线,持续开展“六大攻坚行动”,精细化推动指标管控,切实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碧水保卫战方面,持续推动葫芦河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庄浪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开展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巩固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持续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净土保卫战方面,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整乡镇推进完成2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三是扎实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剩余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对中央前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和各年度国家黄河流域警示片披露以及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全面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严防问题反弹。持续开展辖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自查自纠,全力保障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加快推进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紧扣国省投资导向,精准谋划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全力抓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项目竞争申报,力争获得国家支持;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小火炉清洁能源改造、庄浪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实施,尽快建成投运发挥生态效益,新建静宁威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湿地、华亭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改造提升和灵台星火、庄浪岳堡、静宁城川3个整乡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等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项目,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五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要求,对固定污染源企业实行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严肃查处偷排偷放、私设暗管、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六是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按照国家和省上指导意见,推动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执法能力建设,推动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调整布设,深化葫芦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完善泾河流域环境应急工程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职情况
时间:2025-01-14 09:55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为牵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年度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按照《平凉市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实施方案》要求,现将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职情况予以公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环境空气质量112月份,平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比率88.8%PM2.5平均浓度26.8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

(二)水环境质量112月份,全市13个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全部达标,优良(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类标准)水体断面比例为100%14个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稳定达标。

(三)土壤环境质量:112月份,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按计划落实,安全利用率100%,完成16个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审查评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31.7%

(四)生态环境安全112月份,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重大及以上辐射事件。

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紧盯主要指标,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聚焦重点强化大气污染防治,部署开展机动车、燃煤、工业企业、扬尘、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攻坚行动,查处违反限行机动车1300余辆,淘汰报废机动车8252辆;全市13户涉气企业安装清洁运输门禁系统并联网检测,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中心城区小火炉清洁能源改造3307户,整治四烧问题51起,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水污染治理,组织开展葫芦河沿线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排查排污单位50家,查处涉水违法案件16起。审批入河排污口12个,建立排污口责任主体、整改问题和依法审批三张清单,推动一口一策和规范化建设。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督查,实施规范化建设项目2个,水源地保护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严格落实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13宗土地用途发生变更的重点建设用地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完成3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和1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华亭市、崇信县、静宁县3个整乡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均已建成。

(二)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制定印发了《平凉市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召开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会,对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反馈我市13项整改任务,完成整改2项,达到整改进度的11项。组织开展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群众举报问题整改回头看95件群众举报件已全部办结。2023年国家黄河流域警示片披露的葫芦河流域堆砂采砂问题已完成整改,整治堆砂采砂点40处,恢复土地298.62亩,正在按程序申请销号。

(三)坚持项目支撑,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树牢以项目抓保护促治理理念,多渠道、多途径谋划实施生态环保项目,提升项目竞争水平和落地能力。共争取到位生态环保专项资金6132万元,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27个;谋划储备生态环保项目50174.4亿元,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竞争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已完成实施方案初稿编制,正在对接细化项目实施内容。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运用,印发《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重点任务清单》,形成覆盖全域、部门协同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方式,落实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提升环评各环节、各要素审批效能,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25个,灵台安家庄煤矿、崇信宏泰热电联产、平庆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四)严格执法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制定印发《平凉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集中排查整治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开展辐射环境安全督查检查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全市170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完成年度防护评估,8家放射源使用单位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1.48万吨、医疗废物817.33吨。统筹市县两级执法力量,推行“1+3”执法监管新业态,扎实开展两打专项行动、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和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整治环境问题810个,立案办理生态环境违法案件90件。

(五)坚持绿色低碳,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塬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五大工程”实施,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多投资,实施生态环保产业链项目79个,完成投资23.23亿元。积极推动产业链招商引资,产业链链长先后带队赴河北、云南等地开展产业推介和招商考察活动,共签约项目16项,总投资38.7亿元。同时,持续加强对全市生态环保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调度,至目前各县(市、区)已签约生态环保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32个,签约资金累计97.1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20个,到位资金11.33亿元。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为总牵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美丽平凉建设。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推进美丽平凉建设。对标省委赋予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发展定位,围绕推动八大行动”26项具体任务,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巩固提升平凉市、崇信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成果,扎实落实《平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方面,PM2.5控制为主线,持续开展“六大攻坚行动”,精细化推动指标管控,切实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碧水保卫战方面,持续推动葫芦河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庄浪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开展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巩固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持续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净土保卫战方面,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整乡镇推进完成2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三是扎实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剩余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对中央前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和各年度国家黄河流域警示片披露以及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全面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严防问题反弹。持续开展辖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自查自纠,全力保障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加快推进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紧扣国省投资导向,精准谋划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全力抓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项目竞争申报,力争获得国家支持;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小火炉清洁能源改造、庄浪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实施,尽快建成投运发挥生态效益,新建静宁威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湿地、华亭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改造提升和灵台星火、庄浪岳堡、静宁城川3个整乡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等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项目,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五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要求,对固定污染源企业实行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严肃查处偷排偷放、私设暗管、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六是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按照国家和省上指导意见,推动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执法能力建设,推动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调整布设,深化葫芦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完善泾河流域环境应急工程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