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画笔”勾勒绿色平凉美丽图景——喜迎市第五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生态篇

  • 时间:2021-11-25 18:36
  • 来源:平凉日报 刘英娜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今年11月10日,我市首个风电项目成功完成第1台风机叶片吊装,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清洁电力2.5亿度,节约标煤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8万吨。

  新能源产业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今年我市启动了多个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预计2022年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可达65万千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风光”支撑。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回答好的生态环境课题。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产业支撑,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平凉天蓝、地绿、水清;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构建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生态福利;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绿色平凉的美丽图景正在拉开帷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进入供暖季,平凉依旧蓝天高远,空气清新。

  既保证温暖过冬,又保留蓝天白云,是市民群众的基本诉求,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

  “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1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090万吨,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市供热办主任吕广辉介绍,中心城区先后关停拆除分散燃煤供暖锅炉291台1546蒸吨,实现了供热覆盖范围内分散燃煤供暖锅炉“全清零”。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为了保护好头顶这片“平凉蓝”,我市持续开展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和生活面源污染治理,2020年,平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4天,比2015年增加39天,优良天数比率提高了10.4个百分点;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28.6%、45%,六项主要指标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近五年,我市实施华能平凉电厂和中电建崇信电厂共8台燃煤机组382.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超低排放改造,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郭永宏介绍,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这一年平凉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葫芦河是平凉境内仅次于泾河的第二大河流。长期以来,由于频发的自然灾害、常年的水土流失,以及污染排放和人为破坏,葫芦河污染严重。2017年4月,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指出:“葫芦河水质持续为劣V类。”

  怎么办?只有下硬手整改!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下,流域内的静宁、庄浪两县在葫芦河流域划定畜禽禁养区,关停非法砂场,整改排污企业,建成污水处理厂,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建立巡河监管制度……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出了实效。

  2019年,葫芦河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得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的肯定。“河道里垃圾不见了,芦苇生长起来了。”摄影爱好者王春辉发现,这两年,葫芦河已出现赤麻鸭、白鹭的身影。

  数据显示,目前平凉辖区内6个国控和7个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均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全部达标,流域内群众也享受到水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生态红利,水清、岸绿、景美。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污染防治攻坚重点领域,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平凉市、崇信县被分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示范县,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许可工作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表彰。

  全面构筑生态屏障

  雄踞平凉中心城区泾河北岸的虎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一道护佑平凉百姓安危的天然屏障。但是,因长期干旱和水土流失形成的沟壑陡坡,使得这座平凉人熟悉的北山草木稀疏。十多年前,往北山望,山上还多是裸露的黄土。

  为了在陡坡山体及裸露崖面上植树,林业人员在腰间绑上绳索,被吊在陡坡上挖出育林坑,再用滑索把树苗运下去,一棵棵贴着坡植入坑中……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油松、云杉、柳树落了脚,山毛桃、山杏、刺槐开了花。如今的北山,变绿了、变美了,再次成为守护平凉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植绿这件事,平凉人是认真的。

  全市启动实施城区增绿添景、面山生态屏障、林果产业发展、绿色廊道建设、美丽乡村绿化、生态文化建设“六大工程”,因景植绿,因绿配景,“点、线、面”相互融合,打造有层次、有色彩、有厚度的城乡绿色风景线,每年造林绿化50万亩以上,年均造林面积和资金均比之前翻了一番,建成万亩以上绿化工程37处48.8万亩,千亩以上绿化工程241处65.89万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平凉作为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不仅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而且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树”。

  金秋十月,站在静宁县城川镇东山梁上远眺,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挂满红彤彤的苹果,果农们正在紧张采摘,客商们穿梭于田间地头订购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种苹果树不但能挣钱,还能改气候,你看现在满山满川都是苹果树,连雨都下得比往年多了。”静宁县贾河镇果农杨文辉是有名的种果能手,今年他家的苹果以每公斤9元的高价被客商预订一空,收入达40余万元。

  “小苹果”推动“大产业”。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年产量210万吨,产值95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果品收入6000元以上,全市20万农家子弟依靠苹果圆了大学梦,70万贫困人口依靠苹果实现脱贫致富。

  2017年以来,我市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造林绿化五年行动计划,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的33.1%提高到如今的33.98%,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6.47%提高到42.98%,创建命名省级森林小镇6个、国家森林乡村20个,市域生态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这一绿色愿景在平凉大地随处可见。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2021年11月18日,5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在华亭开工,为推动我市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简单来说,就是把华亭60万吨甲醇厂外排的低甲尾气进行提纯,生产出二氧化碳产品。”项目建设方华亭九星碳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小坤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利用低甲尾气57.6万吨,制取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50万吨,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根据省委的安排部署,2018年以来,我市精心培育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循环农业、中医中药等十大生态产业,产业占比不断提升,发展效应逐步显现。

  2020年2月,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市筹建了甘肃蓝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从企业注册设立、设备安装到正式生产仅用了不到10天时间,创造了“平凉速度”和“甘肃速度”,填补了全省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空白。

  绿水青山并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而是需要一个转化的路径。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找到了乡村旅游这一路径,依托关山大景区,打造景观花海、特色民宿,建成省级乡村旅游样板村,吸引周边众多游客。韩店镇刘河村村民徐芳明也搭上了乡村旅游这趟快车,年近50的他放弃做了十多年的门窗生意,来到石桥村,投资建设两个娱乐项目,轻轻松松吃上了“生态饭”。

  近几年,我市充分挖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自然、文化、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情小镇、网红打卡地,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带动绿色生态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我市围绕扩煤、强电、延链,积极推进现有矿井绿色化改造,加快聚丙烯及其下游产品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引进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平凉工业园区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大力发展红牛、果蔬等循环农业产业,坚定不移做精文旅融合等新业态新产业……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结合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综合考虑全市产业布局、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搭建形成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至2020年底,全市实施十大生态产业项目401项,总投资1276.6亿元以上,生态产业增加值103.0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21.7%,居全省第2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生态画笔”勾勒绿色平凉美丽图景——喜迎市第五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生态篇
时间:2021-11-25 18:36

  今年11月10日,我市首个风电项目成功完成第1台风机叶片吊装,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清洁电力2.5亿度,节约标煤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8万吨。

  新能源产业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今年我市启动了多个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预计2022年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可达65万千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风光”支撑。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回答好的生态环境课题。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产业支撑,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平凉天蓝、地绿、水清;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构建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生态福利;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绿色平凉的美丽图景正在拉开帷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进入供暖季,平凉依旧蓝天高远,空气清新。

  既保证温暖过冬,又保留蓝天白云,是市民群众的基本诉求,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

  “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1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090万吨,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市供热办主任吕广辉介绍,中心城区先后关停拆除分散燃煤供暖锅炉291台1546蒸吨,实现了供热覆盖范围内分散燃煤供暖锅炉“全清零”。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为了保护好头顶这片“平凉蓝”,我市持续开展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和生活面源污染治理,2020年,平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4天,比2015年增加39天,优良天数比率提高了10.4个百分点;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28.6%、45%,六项主要指标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近五年,我市实施华能平凉电厂和中电建崇信电厂共8台燃煤机组382.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超低排放改造,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郭永宏介绍,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这一年平凉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葫芦河是平凉境内仅次于泾河的第二大河流。长期以来,由于频发的自然灾害、常年的水土流失,以及污染排放和人为破坏,葫芦河污染严重。2017年4月,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指出:“葫芦河水质持续为劣V类。”

  怎么办?只有下硬手整改!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下,流域内的静宁、庄浪两县在葫芦河流域划定畜禽禁养区,关停非法砂场,整改排污企业,建成污水处理厂,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建立巡河监管制度……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出了实效。

  2019年,葫芦河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得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的肯定。“河道里垃圾不见了,芦苇生长起来了。”摄影爱好者王春辉发现,这两年,葫芦河已出现赤麻鸭、白鹭的身影。

  数据显示,目前平凉辖区内6个国控和7个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均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全部达标,流域内群众也享受到水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生态红利,水清、岸绿、景美。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污染防治攻坚重点领域,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平凉市、崇信县被分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示范县,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许可工作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表彰。

  全面构筑生态屏障

  雄踞平凉中心城区泾河北岸的虎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一道护佑平凉百姓安危的天然屏障。但是,因长期干旱和水土流失形成的沟壑陡坡,使得这座平凉人熟悉的北山草木稀疏。十多年前,往北山望,山上还多是裸露的黄土。

  为了在陡坡山体及裸露崖面上植树,林业人员在腰间绑上绳索,被吊在陡坡上挖出育林坑,再用滑索把树苗运下去,一棵棵贴着坡植入坑中……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油松、云杉、柳树落了脚,山毛桃、山杏、刺槐开了花。如今的北山,变绿了、变美了,再次成为守护平凉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植绿这件事,平凉人是认真的。

  全市启动实施城区增绿添景、面山生态屏障、林果产业发展、绿色廊道建设、美丽乡村绿化、生态文化建设“六大工程”,因景植绿,因绿配景,“点、线、面”相互融合,打造有层次、有色彩、有厚度的城乡绿色风景线,每年造林绿化50万亩以上,年均造林面积和资金均比之前翻了一番,建成万亩以上绿化工程37处48.8万亩,千亩以上绿化工程241处65.89万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平凉作为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不仅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而且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树”。

  金秋十月,站在静宁县城川镇东山梁上远眺,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挂满红彤彤的苹果,果农们正在紧张采摘,客商们穿梭于田间地头订购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种苹果树不但能挣钱,还能改气候,你看现在满山满川都是苹果树,连雨都下得比往年多了。”静宁县贾河镇果农杨文辉是有名的种果能手,今年他家的苹果以每公斤9元的高价被客商预订一空,收入达40余万元。

  “小苹果”推动“大产业”。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年产量210万吨,产值95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果品收入6000元以上,全市20万农家子弟依靠苹果圆了大学梦,70万贫困人口依靠苹果实现脱贫致富。

  2017年以来,我市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造林绿化五年行动计划,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的33.1%提高到如今的33.98%,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6.47%提高到42.98%,创建命名省级森林小镇6个、国家森林乡村20个,市域生态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这一绿色愿景在平凉大地随处可见。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2021年11月18日,5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在华亭开工,为推动我市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简单来说,就是把华亭60万吨甲醇厂外排的低甲尾气进行提纯,生产出二氧化碳产品。”项目建设方华亭九星碳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小坤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利用低甲尾气57.6万吨,制取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50万吨,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根据省委的安排部署,2018年以来,我市精心培育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循环农业、中医中药等十大生态产业,产业占比不断提升,发展效应逐步显现。

  2020年2月,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市筹建了甘肃蓝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从企业注册设立、设备安装到正式生产仅用了不到10天时间,创造了“平凉速度”和“甘肃速度”,填补了全省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空白。

  绿水青山并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而是需要一个转化的路径。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找到了乡村旅游这一路径,依托关山大景区,打造景观花海、特色民宿,建成省级乡村旅游样板村,吸引周边众多游客。韩店镇刘河村村民徐芳明也搭上了乡村旅游这趟快车,年近50的他放弃做了十多年的门窗生意,来到石桥村,投资建设两个娱乐项目,轻轻松松吃上了“生态饭”。

  近几年,我市充分挖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自然、文化、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情小镇、网红打卡地,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带动绿色生态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我市围绕扩煤、强电、延链,积极推进现有矿井绿色化改造,加快聚丙烯及其下游产品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引进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平凉工业园区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大力发展红牛、果蔬等循环农业产业,坚定不移做精文旅融合等新业态新产业……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结合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综合考虑全市产业布局、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搭建形成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至2020年底,全市实施十大生态产业项目401项,总投资1276.6亿元以上,生态产业增加值103.0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21.7%,居全省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