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锚定“双碳”目标 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 时间:2025-03-11 17:02
  •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近年来,平凉市坚持将实现“双碳”目标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是制度政策执行见实见效。制定《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全市“双碳”领域重点政策文件18个,全市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制定全市“两高”项目清单和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积极落实存量“两高”项目常态化技术提升,不断挖掘节能降碳空间。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清洁生产改造,2024年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备案14户,推动11户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验收。

二是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按照稳步扩煤、加快转电、突破化工、布局新能源的发展路径,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煤炭与煤电联营、煤电与新能源联营的优势,推动电源规模、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衔接协同,建成砚北和邵寨煤矿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大力推动“陇电入鲁”工程配套电源建设,聚焦“梯级化利用”,统筹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平凉电厂等3户火电企业机组全部实施热电联产改造和工业余热综合利用。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有序替代,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全市建成光伏、风电42万千瓦。

三是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发挥资源循环利用的协同减碳和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快构建全市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持续开展建章立制,制定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实施意见》《平凉市贯彻落实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积极推动全市再生水利用、矿井水保护利用工作;加快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和节水型企业创建,庄浪鑫喜淀粉公司获评2024年度甘肃省绿色制造名单。全市累计认定绿色工厂8户(其中国家级5户)、省级绿色设计产品3个、节水型企业2户。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市13户矿山企业完成了绿色矿山建设,2户获“国家绿色矿山”命名。

四是交通运输结构加速调整。加大路警联合治超执法工作力度,采取错时错峰随机检查的方式在货运源头单位集中路段开展不定时路警联合执法。加强对所监管行业领域货运源头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货物装载、车辆放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公共领域清洁能源车辆替代,中心城区公共领域清洁能源车辆超过80%。促进铁路积极、主动地向市场靠近,引导水泥熟料、煤炭、淀粉等大宗货物通过铁路集装箱发运,持续推进公转铁运输,2024年全市铁路货物发到量完成1710万吨,同比增长5%。


(撰稿:史若馨  编辑:朱瑞祥  审核:朱耀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市锚定“双碳”目标 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时间:2025-03-11 17:02

近年来,平凉市坚持将实现“双碳”目标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是制度政策执行见实见效。制定《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全市“双碳”领域重点政策文件18个,全市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制定全市“两高”项目清单和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积极落实存量“两高”项目常态化技术提升,不断挖掘节能降碳空间。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清洁生产改造,2024年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备案14户,推动11户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验收。

二是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按照稳步扩煤、加快转电、突破化工、布局新能源的发展路径,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煤炭与煤电联营、煤电与新能源联营的优势,推动电源规模、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衔接协同,建成砚北和邵寨煤矿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大力推动“陇电入鲁”工程配套电源建设,聚焦“梯级化利用”,统筹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平凉电厂等3户火电企业机组全部实施热电联产改造和工业余热综合利用。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有序替代,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全市建成光伏、风电42万千瓦。

三是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发挥资源循环利用的协同减碳和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快构建全市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持续开展建章立制,制定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实施意见》《平凉市贯彻落实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积极推动全市再生水利用、矿井水保护利用工作;加快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和节水型企业创建,庄浪鑫喜淀粉公司获评2024年度甘肃省绿色制造名单。全市累计认定绿色工厂8户(其中国家级5户)、省级绿色设计产品3个、节水型企业2户。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市13户矿山企业完成了绿色矿山建设,2户获“国家绿色矿山”命名。

四是交通运输结构加速调整。加大路警联合治超执法工作力度,采取错时错峰随机检查的方式在货运源头单位集中路段开展不定时路警联合执法。加强对所监管行业领域货运源头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货物装载、车辆放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公共领域清洁能源车辆替代,中心城区公共领域清洁能源车辆超过80%。促进铁路积极、主动地向市场靠近,引导水泥熟料、煤炭、淀粉等大宗货物通过铁路集装箱发运,持续推进公转铁运输,2024年全市铁路货物发到量完成1710万吨,同比增长5%。


(撰稿:史若馨  编辑:朱瑞祥  审核:朱耀强)